家园导读 每年有超过50万吨的电子垃圾——电脑、电视、手机、家用电器——被丢弃在发达国家。这其中的75%来自于合法的垃圾回收,它们被非法地运往印度、中国和非洲。非法回收与废物处理需要耗资数百万美元,并且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伤害不可估量。 时长:53分钟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欧洲电子垃圾回收带来的悲剧》纪录片 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按照每单位GDP的能耗指标来衡量,来区分什么是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或者绿色产业。信息产业曾经被认为是绿色GDP产业,效益高、能耗低。但当你真正走入到信息产业的第一线,你就会发现:在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后,在创造了巨大产值的同时,电子产业也给地球留下了多达数十亿乃至数百亿件的电子垃圾,而这些电子垃圾中,汞、铬、铅等重金属人类和环境都有着强烈危害。 在广东贵屿等地,一些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普通村民,在用露天焚烧、强酸浸泡等野蛮而原始方式在回收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大量有毒物质严重污染当地的环境,也导致了周围村民的健康遭到了严重损害,其景象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图注:这是在广东某地原始提炼回收电子垃圾的场景,当地民众在焚烧提炼电子垃圾后,二恶英等有害产物导致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以我亲身的见闻,我国现今受电子垃圾之害已深入肌肤,如果现在还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那么很可能治理的速度远远不及新增的污染速度,结果只能像一些治理了多年的干流一样:越治越污。我们在电子垃圾回收立法与技术方面还处于幼童阶段,就已经自满自大,在现今日益功利化的学术和科研氛围中,自诩掌握了电子垃圾回收的核心技术,如果认识不到与先进国家在技术和意识方面已经存在的巨大差距,我们只能被越拉越远。
绝大多数人可能都忘了2011年元旦正式生效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当它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至今极少再被人提及,更莫谈落实了。 如需了解更多固废资讯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添加“hczhangyan”为好友,进行互动学习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