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在国际上仅次于法国巴黎和南希,而在国内是绝对的大哥。目前在哈尔滨历史建筑中,省博物馆、马迭尔宾馆、省社科联、南岗展览馆、红军街38号住宅、文昌街2号住宅、公司街78号住宅等都是这一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已经拆掉的,且非常有影响的这一风格的历史建筑有元哈尔滨火车站和哈尔滨游泳馆等,哈工大博物馆和中央大街85号建筑原本也是这一风格的佼佼者,但经过改造后,有的连立面都与最初的模样大不相同。 哈尔滨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大多是从法国拷贝过来的,方底穹顶、孟莎屋顶、异型老虎窗等法式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如今依然泛着贵族范儿,比如,哈尔滨市少年宫、原华俄道胜银行、省外办、南岗秋林、道理妇儿商店等。 哈尔滨的巴洛克风格,首推中央大街教育书店,即如今的哈尔滨游客服务中心,其次还有民益100号的省邮政博物馆。教堂中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当属革新街教堂。教育书店是哈尔滨历史建筑中保存相对完好、内部格局扩建程度较小的建筑,曾是中央大街建筑博物馆的当家花旦,被誉为“绑住的新娘”。 哈尔滨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有东北烈士纪念馆、颐园街1号革命领袖时差黑龙江纪念馆、黑龙江省美术馆、中行哈尔滨分行、交通银行。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曾作为刘老根大舞台的剧场,部分也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寨堡式风格建筑给人的印象是童话和浪漫,哈尔滨历史建筑中,有三个建有寨堡的,分别是银行街街上的哈医大四院院部,红霞街上的原红霞幼儿园和中山路和平邨宾馆的贵宾楼,即马忠骏公馆。不过,原红霞幼儿园的建筑风格是融汇了寨堡风格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当年,哈尔滨的犹太人大多居住在经纬街、通江街、中央大街一带。目前,现存的带大卫星标志的犹太建筑有通江街上的犹太老会堂、经纬街上的犹太新会堂和通江街上的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哈尔滨市眼科医院,通江上的税务局等,都是犹太风格建筑。 出于对美的无极限追求,折衷主义建筑应运而生,博采众长是折衷主义建筑的显著特点。哈尔滨铁路文化宫和道里文化馆,即哈尔滨铁路车辆厂文化宫是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哈尔滨在欧式建筑盛行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中式传统风格建筑。现存的三中、极乐寺、文庙和哈市市委、哈医大、哈工程、哈医大二院等。其中,文庙在全国同类建筑等级比较中也能名列前茅。 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在哈尔滨的很多,比如斯大林公园餐厅、铁路江上俱乐部等,再比如,散落在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民居,都是俄罗斯建筑风格。 哈尔滨的拜占庭式风格建筑大多是教堂,比如,索菲亚、帡幪教堂和伊维尔教堂。 哈尔滨的哥特式风格建筑也大多是教堂,比如,呼兰区的天主教堂、东大直街上的尼埃拉依教堂。 道里通街上的土耳其清真寺,方形主体上凸起的高高的宣礼塔,红白相间的墙面,尖券拱形高窗,表现了伊斯兰建筑的特征。 ![]() 哈尔滨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大多是上在世纪30年代后出现,最出名的要数哈尔滨国际饭店。此外,地段街上的布鲁斯酒吧楼经纬街新阳路广场周边的三栋建筑均是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 ![]() 哈尔滨的斯大林哥特风格建筑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民族建筑风格,是政府部门日前给出的新提法。这类建筑在哈尔滨很多,如,哈工大主楼、黑大主楼、东北林大主楼、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主楼等均是这一风格。 ![]() 来源:网络 整理:哈尔滨潮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