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攻击

 我的电脑c盘 2016-02-11

罗文12岁,父母离异,他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是个上进要强的人,看不惯孩子爸爸的随意拖沓,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两人经常为此争吵,最后妈妈实在对爸爸失望透顶,婚姻破裂。

离婚后,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并不容易,她在各方面都比孩子爸爸要强,所以咬牙独自承担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需要。她担心孩子爸爸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因此尽量让孩子少见爸爸,而爸爸身上懒散的基因,是妈妈最担心的事情,她害怕这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尽力让自己的勤勉监督来影响孩子,她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她又是慈母,只要孩子想吃什么,她马上去买,孩子学习,她从不让家务琐事让孩子分心。然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妈妈失望的发现,孩子越来越像爸爸了:懒散、不肯吃苦。

孩子脾气变大了,学习成绩也出现下滑,不喜欢读书,好不容易写点作业也是错题连篇,妈妈对孩子稍有点要求,孩子就大喊大叫,妈妈如果拒绝孩子的要求,孩子也会发怒,完全不是过去那个听话懂事的小男孩了。妈妈发现孩子每天在电脑前磨蹭,知道孩子想玩电脑,于是把电脑设了密码,彻底断了孩子的念头。然后孩子开始频繁的去爸爸家里住,妈妈知道孩子在爸爸家可以通宵玩电脑的时候,简直崩溃了,她哭着跟孩子说:你干脆去和爸爸过吧,他能给你要的自由,妈妈最看不惯不求上进,不爱学习,自暴自弃的人,妈妈不想看着你每天不做作业,不爱学习。

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冲突频繁发生。在妈妈看来,作业拖拉,不按时完成,就属于没有责任心,豪无通融的余地。可是孩子偏偏就是不写作业,有时候早晨起床潦草的写两笔应付差事,有时候根本就连写都不写。妈妈越希望孩子能主动学习,孩子越磨蹭懒惰。妈妈的心都要碎了,这就是自己寄托了无数期望的儿子吗?最终他还是成了他爸爸的孩子。

电脑的事情还没解决,孩子又打算要手机了。妈妈害怕孩子用手机玩游戏聊天,坚决不同意。于是孩子干脆就不回家了,直接住到爸爸家里。妈妈想着父子两一起玩游戏的样子,就头疼。

左思右想,妈妈打算和孩子签个君子协议。要求孩子能保证专心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不拖拉,等等。如果违约,妈妈有权收回手机。孩子看到妈妈拟定的协议,拒绝签字,说妈妈这是不信任自己。妈妈苦口婆心的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过了一会,再看孩子,居然无视妈妈正在讲道理,他睡着了。妈妈又伤心又生气,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协议还是签了,可是,当天,妈妈就看到协议对孩子根本就没有约束性。当天,孩子做完作业后,妈妈翻看作业的时候,发现孩子的作业就是鬼画符,一片潦草,错误连篇,根本就是糊弄了事。早晨6点,妈妈叫孩子起床重新写作业,孩子坐起来看了妈妈一眼,重新倒下睡了,不再理会妈妈。

他才12岁呀,以后怎么办呢?妈妈说现在孩子很不听话,说轻了不管用,说重了,他的脾气比妈妈的还大。

签协议的时候,要求孩子期末考试要有进步,孩子答应了,不过真的到了期末考试,孩子毫无进步,还是老样子,看着吊儿郎当的儿子,妈妈到处打听,哪里有条件艰苦的农村,可以让孩子受几天罪,吃几天苦,经受一点磨难的地方。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妈妈给孩子施加了太大的压力,为了反抗这种压力,孩子就会走向妈妈期望的相反方面。比如,罗文的妈妈希望孩子上进要强,她最看不惯的就是懒散的人,比如孩子爸爸。当她在这方面对孩子严格要求管束的时候,高强的压力容易让孩子有窒息感,为了和妈妈对抗,孩子一定会变成妈妈不希望的样子。这就如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医生的孩子爱生病,牧师的孩子犯错多,教师的孩子成绩差。通常的解释是,孩子会找到父母的最弱点,来攻击父母,并且同时,也会用此来获取父母的注意力。所以,父母越担心孩子会怎样,孩子往往就会怎样。

如果罗文的妈妈对孩子宽松一些,不要对孩子的学习太过在意,太过逼迫,罗文可能反而会更有自主性。所以,如果妈妈的行为不改变,即便把孩子送进集中营,孩子的行为也未必会有太大的起色。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经作者同意在本平台发送。欢迎各位粑麻分享到朋友圈;若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成致-青少年教育”和原作者,否则我们将究其责任。

【作者简介】

黄微: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讲师。多家亲子网站特聘专家,多家教育杂志撰稿人、国家一级培训师,著有《我最想要的亲子性格书》、《做个好妈妈其实很容易》等多部作品。资深家庭和教育咨询专家,黄微家庭&教育咨询创始人、首席咨询专家。

“晓世界部落”微信公共平台(微信号:see_do_get),关注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