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期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危机及社会根源

 tuzididie 2016-02-11
      【摘要】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人格发展阶段面对的任务。自我同一性危机成为当前多数青春期学生发展问题的心理根源。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 危机 表现 根源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基于生物本能视角理论不同,而是一种社会化视角下人格发展理论体系。强调个体人格发展重点在个体的社会经验上,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在本能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成长过程中与社会进行互动,完成社会化过程,实现人格发展。社会化过程对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表现为不同阶段的不同“危机”。
“危机”只是每个阶段的特征性标准,并不表示只有负面意义;因为个体受到危机感的压力,他必须学习如何调适自我,从而符合社会对他的要求;调适自我之后,使危机得以化解,就等于个体的自我获得了进一步的成长,也表示个体的人格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青春期是埃里克森人格阶段划分的人生第五个发展阶段,从12岁开始,至20岁左右。这个阶段是儿童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的矛盾,为进入成人期打下基础。此一阶段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危机”。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呢?
通过前4个阶段的发展,儿童懂得了他是谁,具有什么特点和能力,了解了自己在不同的场合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例如在家里是父母的孩子,在外面是同伴的朋友,在学校里是学生。此时,儿童要把这些特征和以往的经验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一贯如此,将来也如此”的“我”的形象,这就是自我同一性。它既包括了受到正向鼓励自己接受的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的自我,也包括接受过惩罚或批评的、失败的和无能的自我。
自我同一性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1)对个人未来的方向和个人独特性的意识;(2)对个人以往各种身份,各种自我形象的综合感;(3)一种对异性伴侣和爱的对象能做出明智选择的意识;(4)一种对未来理想职业的向往和作为社会负责任成员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已经是什么,我们想成为什么和我们应该成为什么。
艾里克森认为,此时青年人若不能形成自我同一性,则产生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这样的青年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有哪些特点,属于哪个阶层、哪个群体,过去怎样、今后向哪个方向发展——不能选择生活的角色,或在选择生活的角色上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对未来没有信念。为此,他们体验到比以往更多的痛苦、焦虑、空虚和孤独。他们感觉自己要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明确选择,但他们做不到,又觉得家庭社会逼迫他做出选择,于是他们以各种形式反抗,以保护自尊心不受伤害。许多青少年犯罪都与同一性危机有关,这些青少年的逻辑是,与其做个不伦不类的人,不如做个臭名昭著的人。
艾里克森总结的同一性危机的症状是:
1. 回避选择、麻木不仁。
2. 对人距离失调,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空虚、孤独,迫切感、充实的时间意识消失。
4. 勤勉性的扩散,不能专注于工作或学习。
5. 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以病态的防御抵抗他人的批评。
6. 自我否定的同一性选择,破坏、攻击或自毁、自灭。
艾里克森认为就青年人内在的倾向来讲,每个青年均可克服危机,达到自我同一性。但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所带来的价值观方面的矛盾使青年人无法适应,因而导致内部的冲突与危机。另一方面,父母和其他老一辈人本身缺乏牢固的信念基础,因而无法给青年人提供适当的指导,也是造成青年人同一性危机的原因之一。
上述表现,在我国青春期学生都有相应表现。结合目前国内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社会改革二十年来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快速发展背景,当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所面对的自我同一性危机,有着独特的根源。
1. 溺爱及专制等不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造成的儿童自由选择机会的缺乏,造成回避选择、责任感缺失。从而缺少对自我价值认定的机会及指标,空虚、孤独在所难免。因缺少自我评价指标,对成人的评价不自觉地产生认同,又不甘于接受消极自我,于是出现种种自我价值保护现象,对他人的评价敏感,抗拒。所谓逆反,就是把对自我的不接受转而投射到家长、教师身上。
2. 认知发展高于一切的教育观,智力发展取代一切的学生观造成儿童行为能力的降低,缺乏面对未知情境、面对生活挑战的适应能力。从而造成大事做不来、小事不会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处事模式,存在感缺失,失败感增强,于是出现自我逃避或自我毁灭。轻则“宅”“啃老”“厌学”,重则铤而走险。
3. 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价值取向造成儿童将个人价值指标归结在外在因素上,行动归因易于以外部因素进行不可控归因,行动动力不足,勤勉性扩散。对未来无所用心,无所设计,更不采取行动。
4. 教育目标单一,生活环境单一造成人际互动缺乏,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会有效协调、沟通。因介入现实生活机会少,眼界窄,盲从与偏执与冷漠表现不同,但背后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投入程度差是共同的。
人格发展的前五个阶段发展水平如何,依赖于儿童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中得到的发展空间与机会。家庭、学校及社会,为儿童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及机会,又与各自的教育理念、文化背景、价值取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有危机的儿童背后,都应有一些茫然无知的家长、老师等成年人。
【参考文献】
[1]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学生协会组织编写.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民族出版社,2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