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以谨慎的心态独立思考

 听雨小馨 2016-02-11

 

(文/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 王亚伟)
   1998年4月底,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只基金——华夏兴华基金发行,募集资金20亿份。建仓期间正值五粮液上市,鉴于当时比较看好这家公司,上市第一天我就在40元左右买进了。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五粮液就涨到了60多元,浮盈近2000万元。当时难免有点飘飘然,觉得赚钱太容易了,原来做基金投资如此简单。我定下计划,股价一到70元就开始卖出。结果五粮液的股价最高涨到69.8元就开始一路回调,计划中的70元始终未达到。三个月后,股价跌回40多元时终于痛下决心卖掉了,最后只赚了一百多万元。
这一次投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要想成功投资,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市场的演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浮躁心理是投资大忌。要了解自己、了解市场并尊重市场,随时评估市场的变化。同时还应始终保持一种谨慎的心态和独立的思考。这些投资感悟也在随后的投资历程中始终伴随着实践在进一步加深。
 
1、了解自己了解市场
   人们要认识自己往往很难,而了解自己是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人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脆弱,在市场狂热时陷入贪婪,在市场进入谷底时陷入恐惧。所以作为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知识能力及自身局限性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才能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在投资中,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法是最好的,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情况,把别人成功的方法拿来用,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巴菲特的成功是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的,他在以往投资经验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功的方法,比如通过现金流折现的方法对企业估值。但对于高科技企业,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把握高科技企业的现金流,如果仍然延续以前的做法,很可能会造成投资的巨大损失。
   了解自己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还要了解市场的变化,并结合自己的特点,不断地调整投资思路。资本市场不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规则在运转,这就像如果拿着两、三年前的地图游览北京,可能会到处碰壁,因为北京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也是一样,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投资者要不断地跟踪这个市场的变化,才能够及时地发现投资机会。
 
2、老猎手同样是小学生
在了解自己、了解市场的基础上,还要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欠缺,哪些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完善,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市场的了解。经过十年的投资经历,有朋友戏称我是投资上的老猎手,实则不然。即使是老猎手,目前面对的这个市场与以往也是完全不同的。人民币升值、制度变革、全流通、人口红利等诸多因素,已使得市场与以前大家熟悉的中国股市有着太多的不同。在如此多的新问题面前,老猎手同样是小学生。不断学习也不可一概而论,要分清哪些方面的知识是需要学习的。在市场上有很多的信息是无用的,有些知识对别人来讲可能是有用的,对自己来讲,可能超出了能力范围。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并不是所有的市场机会都可把握、所有的钱都能去赚的。只要能在特长方面做得比别人好,就具备了成功的基础,正所谓有失才有得。
 
3、追求安全边际之上的收益
在个股选择方面,我始终坚持的原则是“坚持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看似简单平常的一句话,其实越是真理往往越是平常,越是深奥的道理往往表面看起来越简单。特别是在牛市中投资,应回避资产泡沫,保持一种谨慎的心态,坚定追求“安全边际之上的收益”。
风险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大家置身市场中对风险的认识却是不尽相同的。什么是风险?什么时候风险最低?基金经理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风险偏好就是基金经理的品位,基金经理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品位,不同的人选出来的股票是不一样的,这使得基金最终在市场上的表现也不一样。风险教育是在市场的轮回中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的。
在对风险认识的基础上,业绩支持的成长投资是我一直所倡导的,而成长本身的稳定性、持续性在投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即不仅要看上市公司当年的增长,而且要看其能不能保持至少3—5年的良好增长,还要看其安全边际是不是足够大。换句话说,值得投资的是那些只输时间不输钱的股票。
 
4、独立思考才是尽职尽责
   市场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这只股票好、那只QFII已经买了,或者说所有的基金都买了,自己买也不会错。实际上这些观点的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自己并没有对投资作独立
的思考,而是把投资建立在别人思考的基础上,那么犯错误的概率将会非常大。
   专业的投资者还要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并适合自己运用的比较成熟的投资方法。投资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自己对市场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上,而不是跟别人走,失去主见。
   要想获得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必须要从充斥市场上的各种声音中冷静下来,独立思考。反之,如果跟随热点买股票,就像黄金周登黄山,春节去三亚,热闹固然热闹,却与观光休闲的目标大相径庭,除非你觉得与人斗其乐无穷,才会参与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博弈,真正想让资产安全稳定地增值一定要另辟蹊径。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必须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过滤能力,才能抓住事物的关键,不然就会迷失方向。作为基金管理人,投资者把钱交给你就是要你代替他去思考,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没有做到尽职尽责。
   一个好的基金经理还要克服情绪波动对操作的影响,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在任何市场环境中都能够冷静下来,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在买入股票之前,一定要对公司的基本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不买自己无法把握的股票,更不要把投资置于可能因一次失误而满盘皆输的境地。当然,判断错误的时候肯定是有的,但没关系,只要去改正就好了,没有谁可以永远正确。真正决定投资收益的是复利,投资成败的关键不是一年赚多少钱,而是能否十年二十年持续地赚钱,做投资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不必计较一时得失。抱有这样的心态,就能降低投资结果对情绪的影响,也能降低情绪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