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你娶的不是她,她嫁的也不是你

 汉青的马甲 2016-02-12

先放一个漫画在前头。很久之前就看过这个漫画,搜了搜,在一个博客上找到了——





























 





































上海姑娘陪男友回农村过年,第一顿饭后果断决定分手的新闻,刷屏了啊。

网上的评论很多,有人批评姑娘嫌贫爱富,有人批评姑娘没有礼貌,也有人支持这位姑娘,还有人现身说法。一些农村出身的网友晒出了老家的照片,直面“贫穷”,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律,这位姑娘的遭遇,只不过是印证了“门当户对”与“自由恋爱”的千年争论罢了。

1、门户差距到底可以多大

改革开放之前,一个普通人能见到的门户差距,大致只等同于一个初入职场的白领和自己老板的差距而已。

你月收入30块,老板能收入100块。

很久之前的一部电视剧《其实不想走》把放羊循环拍了出来: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娃再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

我出生在沂蒙山革命老区,这里算是整个山东比较落后的地方了(提起来革命老区,很多人都关心我们的温饱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亲眼目睹的贫富差距有多大呢?同一个村子,有人早早买上了轿车,还有一家人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

我读研时,一位大姐讲述自己去西部某地考察,目睹几位兄弟娶同一个媳妇的境况,她的讲述刷新了我对贫穷的认识。

这还只是财富上的差距。

小的时候,我没有使用过抽水马桶,也不懂得如何用。

读小学时生了一场病,被家里人带到城里的军医院检查。在亲戚家,我内急,阿姨带我去卫生间,教我怎么用抽水马桶。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厕所可以没有味道。不会挂号,亲戚带着去挂号,我第一次知道看病原来有这么多程序……

我还记得,那一次我吃到了黑色的馒头(香米馒头),原来馒头还可以这么好吃。

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从村子到镇子,从镇子到县城,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我读高中的时候,同学里农村孩子很少,第一次上微机课,是同学手把手教会我怎么使用IE浏览器上网。

等我终于学会了,他已经熟练地开始“上网冲浪”。

我第一次高考失败的时候,其实分数也不低,放在别的省份,我的水平读一个二本甚至一本问题都不大。后来我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高考移民(这是违法的),有同学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运作,最终成功去了一所Top10 的大学。

我更是读研的时候才知道,同学里有人高中时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充实简历,本科毕业后直接去了加拿大,然后设法留在了那里。

这是见识上的差距。人生是不可逆的,偏偏你走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所谓的门户,说白了,在外人眼里就是财富和见识上的高度,以及所掌握话语权的大小。

门户差距到极端的时候,两个人的对视,其实是两个物种的对视。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古代的阶级制度,一个士大夫杀死一名贱民是不需要受到苛刻的指责(更别说惩罚)了。因为一个是社会顶层,一个是最底层。一个视对方为天人,一个视对方为草芥。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它不是上海姑娘看到的昏暗的饭桌,也不是冰冷的厕所,而是背后难以逾越的距离和鸿沟。

2、如果杰克没有死

在全球知名的爱情电影《太太你可好》中,富家女罗斯和贫民男青年杰克在邮轮上相遇,相恋,然后滚了床单。

时隔多年,很多人大概只记得他俩滚过床单了……

邮轮撞上冰山以后,罗斯和杰克经历了生离死别,杰克沉没于冰冷的大西洋,罗斯被救,年迈而终。

每一个观众都为这个结局感到惋惜,TMD为什么有情人不能成眷侣?杰克如果活着,和罗斯结为夫妻,该有多么美好?

恰恰相反,如果杰克和罗斯结为夫妻,会发生什么?真的会幸福吗?

杰克不洗澡不刷牙不换内衣,罗斯是否可以忍受?

罗斯要求杰克洗澡刷牙勤换衣,杰克是否可以做到?

罗斯品尝猫屎咖啡消费高档服饰,杰克是否可以支持?

杰克要求罗斯喝劣质咖啡穿地摊货,罗斯是否可以接受?

经济实力、眼界见识、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能否被所谓的爱情一一化解?

这个很难说。

其实中国有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凤凰男司马相如勾引了富家女、有妇之夫(寡妇)卓文君,两个人私奔后,因为家贫,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在一个热闹的地方开了小店,卓文君当街卖酒,司马相如洗涤酒器。

卓文君的父亲实在看不过去,只好捏着鼻子默认了自己这个便宜女婿,然后给了大笔的财富,两个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司马相如发达以后,有了二心,想要纳妾,卓文君就写了一首诗来挽回。

没错,就是那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很看不起司马相如,毕竟卖酒这件事明显目的就是逼迫老丈人出钱,太过于龌龊。后来的变心出轨,也对不起私奔的卓文君。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完完全全两个阶层的人,他们过的幸福吗……

3、为什么相亲这么难

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婚姻和爱情并不存在逻辑关系。思考一个问题就知道了——我们的父辈,多数是相亲认识的。再往前,我们的祖父母,相当一部分是结婚前没见过对方的!

把爱情当做婚姻的前导,大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儿了,两个人相遇,之后两个人相知,然后步入婚礼殿堂。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就在几十年前,结婚还是一件很那个的事情:媒人一张嘴决定了两个人的婚姻。甚至有“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说法,说白了,婚姻其实是经济问题。

就在前几天,我在乡村老家开车的时候还看到路边有青年男女相亲。农村的相亲仍然非常单纯——两家的家长碰个面,觉得彼此都能接受,两个年轻人也不反对,可以聊一聊,然后就订婚,成婚。

所以,在农村,自由恋爱的婚姻,其起点恰好是门当户对的相亲。

读书带给年轻人的,除了眼界的开阔,还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穿衣吃饭之外,需要有人陪着看电影(可能是小众电影),欣赏新出的唱片,聊八卦新闻或者别的文艺消息……

走出农门的男女青年,在婚姻问题上提的要求更高,传统的相亲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了。很多父母都觉得不可思议:前几天相亲的那个不是挺好吗,为什么觉得不合适?

因为父母无法理解精神上的契合度问题,所以一次次相亲都解决不了单身问题,父母着急,自己也着急。

问题就在于标准提高了——既要求门当户对,又要求精神上契合,可选择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了。家长只能理解前半截,后半截无能为力。

4、自由恋爱的悖论

结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并非单纯是两个人的问题,也是两个家庭的问题。最理想的家庭组合,应该是门第相当,地域相近的自由组合。

对于接受了大学教育,甚至出省(在大城市)工作的人来说,自由恋爱其实是一个悖论。

脱去农衣,端起咖啡,从言语习惯到生活习惯,从消费行为到思维方式,初见之下很难认出来谁是农村的谁是城里的,传统意义上的门户差距被掩盖了。

被掩盖了,就默认等于不存在了。

所以,脱离了门户判断的自由恋爱就此产生,在人群聚居(比如北京)的地方,很容易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到精神共鸣的人,这也是那位上海姑娘愿意和当事人恋爱的原因了。谁能否认他们之间没有真爱呢?

但婚姻和爱情是两码事,谈及婚姻,必然要提及双方父母,涉及到两个家庭的相处问题。

为什么先相亲后恋爱的模式流行?

相亲本身带有“门当户对”的考量,媒人一般是作为第三方考虑过双方的家庭背景等信息,才出面将两个人撮合在一起,只要两个人能看对眼,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这种自由恋爱,其实是先解决了门当户对,后解决精神需求。

脱离了这种考量,先考虑精神需求,最终情深难舍的时候,突然发现无法接受对方的家庭,这种悲伤和难过,不是外人可以理解的。

那个上海姑娘所遇见的,大概是农村长辈所渴求的一桌饭菜。我看了一下,这顿饭几乎都是“硬菜”,属于农村地区的高规格接待了。

遗憾的是,这种高规格,其实是城市地区的不入流,这不是调高亮度可以解决的问题,是两个地区、两种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带来的遗憾。

你娶的不是一个她,还有她的家庭;你嫁的不是一个他,还有他的家庭。自由迁徙让我们误以为距离不是问题,高大上的写字楼让我们误以为门第不是问题,其实都是问题,只是我们误以为而已。

这就是背后的真相,背后的问题爆发时,一个愧对父母,一个仓皇逃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