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少爷的剑》完美诠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梦东华 2016-02-12

《三少爷的剑》好在:


一、在立意上:它是一个悲剧,完美诠释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八个字,金庸、古龙的其他作品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样的立意,是站在整个江湖的角度上,而不是站在角色个体的角度上,在立意上其境界已经很高了。(这里插一句:并不是说站在角色个体的角度就是低境界。如果你想赞颂人性的美,或是刻画人性的丑,则必然是在角色角度写的,这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世界名著,但是对于悲剧而言,最可悲的就是整个社会的可悲,面对整个社会,个体再强大也无能为力,这就意味着作者必须站在整个社会角度去写作,而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是人们满足自己的英雄主义情结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这样的作品,其就显得其境界相当高了)


二、在叙事方式上:


作者为了表现“身不由己”,用了如下角度:


1.谢晓峰的存在,本已是很汤姆苏的(剑神、山庄,以及所有女人为之倾倒),但他并不快乐——本来是作为主角已经圆满,但在这部作品里却是悲剧的开始。这是悲剧之一。


2.为了对比,用活在最底层的阿吉来代替谢晓峰,但在字里行间,让人感觉仿佛阿吉要比谢晓峰快乐——完美地主角还不如最底层的人,这是悲剧之二。


3.阿吉的生活已经很悲惨了,却有人让他想做阿吉而不可得,用种种方式迫害他周围的人,这是悲剧之三。


4.燕十三必须死,这是悲剧之四。


5.燕十三为了决斗而救了谢晓峰,把自己逼入死地,这是悲剧之五。


6.救人的行为,却引出了杀人的第十五剑,刻意寻找却不可得,放下了却得到了,此乃禅意,也是讽刺,这是悲剧之六。


7.燕十三胜了却死了,谢晓峰败了却活了,比武是有胜负,但本质上却没有真正的赢家,在某种意义上说,两边都输了。只要比武,这就是最终结局,而他们却必须这么做,这是悲剧之七。


8.全书的最后,谢晓峰看破一切,可是他依旧是谢晓峰,暗指他永远也无法抗拒这种命运,而他的儿子,却正走在似曾相识的路上——一代一代的人,就这么为了虚名厮杀着,这是整个江湖的不幸,这是悲剧之八。


这仅仅是谢晓峰和燕十三的悲剧,其他人呢?慕容秋荻爱上爱谢晓峰,因为爱而恨,不管使出怎样手段,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得到他,这也是悲剧。竹叶青最后残废,却是被他害惨了的娃娃照顾他,简传学在自己的医者之心和对他人的仁心上挣扎良久只能靠自杀求解脱,包括天尊手下其他人,他们本不愿意做那些事情,却不得不做,毫无办法……到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都是悲剧,因为整个江湖就是悲剧。


三、在语言上,风格很有古龙特点不说了,最难得的,是在描写阿吉的过程中,对最底层生活的刻画。武侠小说的主角,境遇坎坷有的是,但从方方面面根本上处于最底层的,这真的是独一无二。在这种生活的描写中,那些来之不易的,微不足道的温暖和底层人民的乐观,更加能够打动人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