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高分的关键是理解

 资源868 2016-02-13

要想考试拿高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每次考试的时候的错题弄清楚。

这不是说你知道答案是什么就完了,而是要搞清楚为什么你会做错。当时你选那个错误答案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是知识点不知道还是说你对题干理解的有问题。然后在以后答题的时候要回避你错误的思考方式和对题干的理解。这才是真正的举一反三。

其实这个办法对不仅仅对历史考试有效,对地理考试的效果尤为显著,因为地理关于气候洋流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变化的考点非常有限,换汤不换药,考来考去就那么点东西,总结个两三次考试就齐全了。

这个办法的便捷之处在于直接过滤掉你会的知识,把学习的时间让给有问题的地方。非常高效实际。

 

在接着上文说之前,我给大家举个个所谓的“理解”的例子:


中国古代史

(1)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政治制度

(2)经济政策

(3)科技与生产力(农业,水利,医学,天文,地理……)

(4)封建思想

(5)民族关系

这5条中,前面4个都是我上文提到过的,考试不但考它们的内容,还考它们的成因和意义。

如我上文所述,不管什么朝代什么地方的历史,考查的都是这些知识,只是换个说法而已。到了中国近现代就是:

(1)清王朝内部改革与资本主义革命

(2)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程度

(3)对西方高新技术的学习

(4)当时的各种思想

(5)国际关系 

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历史考察的东西,就是这些了。理解了这些客观要素之间互相作用的规律,你就自然而然就了解考试的内容了。

之后我们再来说说具体运用时的一些技巧。这里面有几个规律: 

1.成因和意义互相对应

所谓的成因和意义互相对应,就是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它的原因和它的结果一定是相对应的。

以新航路开辟为例:

欧洲当时经济发展,对金银货币的需求。可以对应欧洲经济生活发生变化,市场扩大到世界范围,促进海外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

同时资本的原始积累海外扩张也对应西班牙和葡萄牙较早开始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

这个规律其实很好理解,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是有其原因决定的。历史事件是为了它出现的原因服务,故以它的结果就是原因的反应。

所以大家在寻找所有历史事件的成因和结果时,都可以遵循这个原理来理解。

2.天时地利人和造就历史

这一点是说,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偶发事件。它们都是由发生时的客观原因组成的。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它不可能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也不会晚于汉朝建立。同时,这个政权的所有政策,都是紧紧地和当时的社会形势联系在一起的。例如:

郡县制是为了废除从前的分封制

商鞅变法决定了秦国会有比其他六国更强的实力

严刑峻法是为了更好地稳定政权,因为毕竟秦始皇开创了一个新的制度

统一度量衡和文字是由于从前六国的文字货币之类的都不一样

而焚书坑儒直接对应了之前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的言论自由

所以,大家若是想要了解每一个时间点当时政府的行为,不论中外,都要和当时这个时间这个国家的国情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反过来,你只要知道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你就会知道当时这个国家具体的国情。你知道它的国情,你也就知道它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这件事将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样一来,又和我上一条规律联系起来了。

3.好的制度决定好的社会

这一点意味着,几乎所有的改革或者革命,都是对社会发展有利的。

不信大家可以看看:明治维新,资产阶级革命,商鞅变法,管仲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等一切,都是为了当时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变法以后的这个国家,不是国立增强就是经济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