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华曹氏宗祠

 曹国书馆 2016-02-13

金华曹氏宗祠

金华曹氏宗祠位于金华塘雅镇含香村西南侧,清代建筑,占地563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整个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点。

祠堂概况

本专题要介绍的金华曹氏宗祠位于金华塘雅镇含香村西南侧,清代建筑,占地563平方米,坐北朝 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祠堂建筑前后分为三进,每进面阔均为五间,第一进为大门,第二进为中厅,第三进为后堂。第三进前檐明间和第二进后檐明间之间置穿 廊,建筑两侧各置回廊三间形成院落。屋面为硬山两坡顶。一进前檐明间开设大门,做磨砖门面,后檐柱子置牛腿,斗拱,二进前檐柱子置牛腿、斗拱,牛腿、雀 替、斗拱雕刻禽兽、花鸟、回纹、龙纹图案,雕刻工艺精致,磨砖门面做工细致,整个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点。

本族名人

曹彬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北宋初大将,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人,在北宋灭亡南唐的战争中担任主要将领。

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张贵妃的外甥。后周显德五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纪。乾德二年(964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王仁赡曰:“清谦畏谨,不负陛下任使者,惟曹彬一人耳。”升宣徽南院使。

开宝七年(974年)率水陆军10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分兵三路攻契丹,他为东路军主将,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至岐沟关(今涿州西南)被契丹军击败,致宋军全线溃退,降右 骁卫上将军。后复起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复任枢密使。死后谥“武惠”。

他的孙女即是宋仁宗的曹皇后,被誉为圣后。相传还有一个后代成了女神仙,便是道家《灵源大道歌》的作者曹文逸真人。

据族谱查证,曹彬是浙江金华曹街村的祖宗。

曹不兴

曹不兴:生卒年不详,吴兴(今属浙江省)人,三国时东吴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佛像,时人称其作品为“曹家样”,与同时期擅长不同技艺的吴范、刘惇、赵达、皇象、严武、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

曹不兴为孙权画屏风,不小心将一滴墨汁掉在屏风上,他便改画墨汁成苍蝇。当送上屏风时,孙权以为是真苍蝇飞到了画上,挥挥手想把它弹走。

228年10月,孙权游青溪,相传看到一条赤龙由天而降,在水上而行。因此,便命曹不兴画其形状,因绘得出色而得到孙权的赞赏。此画一直留下,到宋文帝时,还常用这条赤龙求雨。当时大臣谢赫在秘阁中见到了曹不兴所画的龙头,还以为是真龙降临。

曹不兴擅长画龙、虎、马及人物,他曾把五十尺绢连在一起,画一人像,心明手快,运笔而成。人物头、脸、手、足、胸腹、肩背,无一毫失误,衣纹折皱紧贴身体,富有立体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称,号“曹家样”。

三国时期,相传康僧会远游至吴,孙权为他建造建初寺。曹不兴便开始画佛像画,或绘卷轴以供礼拜, 或图寺壁以助庄严。曹不兴成为中国最早的佛像画家,对佛教东传起到一定的推动。《历代名画记》载:“不兴有杂纸画《龙虎图》,纸画《青溪龙》、《赤盘 龙》、《南海监牧》等十种,《马夷子》、《蛮兽样》、《龙头样》等四种,并传于前代。”

他的画风由卫协所承,再传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

祭祀活动

古代大家族供奉祖先的祠堂叫做家庙或宗祠,所以,不定期或定期举行的祭祀活动就叫做家祭,以别于 国家层面上的盛大祭祀。有的家族将列祖列宗供奉在专门修建的祠堂、家庙、宗祠内,每到一定的季节(春节、清明或其他一定的时间)举行祭祀。进行家祭的目 的,不仅仅是为了祭祀祖先,以求得祖先的庇佑,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同姓家族的血族势力,教育子孙不要忘记祖先创业的艰辛,以便将良好的家分继续下去。” 总而言之,家祭起到了祈求祖先保佑,团结、激励家族成员的作用。

过去每年,曹氏宗祠都会举行大的祭祀活动。在正月的前几天,在祭祀的准备期间,主持祭祀的负责人会逐个打电话给各房的人,向他们询问确定来祠堂祭祀的人数,然后确定凑成的酒席的人数。

祭祀时,在祖先灵位的正前方,摆着族人准备好的祭祀物品。桌上最里边供奉着一个煮熟了的完整猪头,猪头的下面,连着排放着六盘的果品,有香蕉、桔子等水果,然后是三个摆放整齐的有着吉祥图案的年糕。三只平脚小杯被摆放在桌子的最末端,边上放在一瓶料酒。

待点上红蜡烛之后,祭祀活动就要开始了。1,上香,手握着三支香朝祖先灵位恭敬地拜了三拜。2, 敬酒,边端起料酒给祭祀桌上的三个小杯子里斟酒。3,叩首,跪在祭祀桌前的棉毯上,朝着祖先灵位磕了三个头。4,烧纸钱。5,鸣炮,在门外待命的族人马上 点燃手中的炮竹,瞬间鞭炮声震耳欲聋。6,子孙磕头,三人一组或两人一组,纷纷给祖先灵位磕头。至此,整个祭祀活动的主体部分就算完成了,然后吃酒席紧接 着就要开始了。

族谱家规

私家修谱早在宋时就例定每30年续修一次,清代民间修谱盛行时,曹姓很多支族约定每20年修一 次,20年不修谱为不仁,30年不修谱为不孝。浙江余姚道塘曹氏宗族约定10年一小修,20年一大修。清代和民国还编修合谱(联宗统谱),民国益阳曹氏议 定“合族通谱六十年一续修”。不过,关于修谱的约定因战乱、灾害或其他原因,往往很难实现。

清代一般由族长、支派房长、祠正、评事等组成,设管理、校正、分修、协修等职。民国修谱班子除了 族中权力人物,还增设了有文化的人参加。设有总修(一般由族长担任)、主修(出钱最多者担任)、撰修(文化最高者担任)、编修。还有赞修、督修、监修、同 修、补修、校阅、总理(管财务)等职员。

修谱礼仪隆重。修谱开始,要举行隆重庄严的祭开祖仪式。谱局每日早晚要烧香献供祭敬祖先。谱写完 工之日要念经拜忏,设宴待客(捐钱者吃饭)场面盛大。最后,按领谱字号将谱接回各房,接回谱牒时也要作祭,鞭炮鼓乐齐鸣,族人兴高采烈,附近的宗族乃至官 府也要送礼相庆,像节日一般。

在族谱正式印刊后,所有的老谱一律缴收,除存两册归公外,其余尽皆焚毁。各房发得的一册新谱,由房长妥善收藏。

现已有浙江金华芗溪曹氏宗谱四卷(民国)曹文彪、曹士耀等修,民国元年(1912)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续修本四册被列为文物,由浙江金华市文管(侍王府)保存管理。

浙江金华白云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白云曹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协和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协和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白云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白云曹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协和曹氏宗谱八卷、首一卷、世系图十卷、行第二十二卷,(清)曹致愉、曹蕴璋辑,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五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协和曹氏宗谱八卷、首一卷、世系图十卷、行第二十五卷,(民国)曹景儒等辑,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协和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协和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现曹氏族人正在筹备续修浙江省金华《曹宅曹氏宗谱》。

曹姓的字行辈份除布列有序井然外,还表现着报国忠贞,节俭治学的家规家训。如曹振甲所修《曹氏家谱》中江苏曹姓一支字举动:“春贤泽绶衡,善禄道耀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