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行车时应急情况的处理 高速公路上的行车紧急情况是指在行车时出现的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如转向失控、制动失灵和行车过程中失火等。在这些情况下,驾驶员如不能正确处理,所引发的事故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只有掌握一定的紧急情况处理常识,才能在关机时刻,最大限度地保证车辆及自身安全。 (1)高速公路应急处理原则 高速公路行车,除掌握安全行车方法外,还必须有应急情况处理的准备。为防止避险不当加重事故后果,驾驶者遇有行车险情时,应遵循以下处理原则: 1.沉着冷静。当险情突发,驾驶者应保持头脑冷静,操作准确及时,而不应该手忙脚乱。 2.先人后物。车辆物品可以补偿,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遇到险情,首先保证人身安全。 3.避重就轻。为了避开造成较大的损失,可不受某些交通规则的限制,以减轻事故的损失后果。 4.先减速后打方向。遇到紧急情况后,应该先减速,只有在制动距离内将导致不可避免的碰撞的情况时,才采取打方向的避让措施。 5.先人后己。 (2)紧急情况处理 1.转向失控的处理。转向机构失控常常突然发生而没有前兆,在这种情况下,高速行驶的车辆的危险性要比制动失灵还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尽快制动停车,而无别的办法。问题是发现转向失控时,驾驶员不能慌乱。在空间和时间允许条件下,应先向别的车辆发出信号,如打开紧急闪烁灯,开前照灯,鸣喇叭并打手势等,然后再对车辆实施制动。切记,非不得已不能使用紧急制动,因为高速公路上的紧急制动具有同样的危险性。 2.制动失灵的处理。现代车辆制动系设计时都采用多管路制动的形式,以减少整个系统全部失灵的可能性。大部分车辆当制动系失灵车辆的仪表板上的警告灯就会闪烁。当灯亮时,应减速,在路边等安全地带按有关要求停好车,直到解决问题后,才能继续行车。由于是多管路制动系统,这就有可能灯亮后,制动还有一些制动力,但这时可能需要更大的制动力或者要求有一段较大的距离才可停车。 车辆的制动全部失灵,虽然在现代汽车中很少见,这种情况极其危险。高速公路上了,车辆制动全部失灵的危险相对一般混合交通的公路上要小一些。这是因为,高速公路上高速度、全封闭、分道行驶等特点要求车辆在行驶时避免或是减少使用制动,这样在高速公路上制动失灵的车辆就有充分时间和空间使速度将下来。正确的停车方法是:发动机熄火,利用车辆的惯性,驶离高速车道;不摘挡,利用发动机制动使车辆减速,当车速下降到50KM/h一下时,在较开阔的路肩上滑行,同时用灯光和手势等提醒后车注意;当车速下降到15KM/h时,用驻车制动将车辆停在路肩上。然而,高速公路上最为可怕的是车辆将要驶离出口时,才发现车辆的制动失灵,而此时的车速又不能迅速下降。这种情况驾驶员不要慌乱,更不要勉强采取一些制动措施,较为理想的方法是驶过出口,在较为开阔的地段上减速停车。 3.行车火灾的处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火灾的事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车辆时候的原因有:电线短路、燃烧系统起火、吸烟、排气管过热等,当然,严重的撞车、翻车时也会引起火灾。火灾的危害是毁灭性的,每个驾驶员都应具有一定的消费观念,防止行车时火灾的发生。 防止火灾的措施是:消灭起火原因;提高车内装备的耐火性;改善消防装置。 具备以下条件: a.应注意防止在车身锐角部分及排气管附近电线短路。 b.多用保险器、断电器等线路保护装置。 c.以不燃材料蒙覆内饰件。 d.适当地安装防火壁,如在发动机室或货舱内发生火灾可避免燃烧到车厢内。 e.配置消防设备。 高速公路上行车失火时,若不懂扑救及自救的方法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般在发生火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尽一切可能将车辆停靠在路肩上。 b.设法使乘客和驾驶员本身离开车辆或驾驶室。 c.灭火的同时要做好邮箱的防爆工作,,尽可能早地切断油源。 d.将车辆尽可能地远离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服务区和停车场等公共场所,以防引起更大的损失。 发生因撞车、翻车等车祸而引起的火灾时,应首先抢救伤员,并对汽车采取有效的扑救措施。当汽车着火危及周围房屋、电线电缆以及易燃物品时,应隔离火场,采取措施以防火焰蔓延,减少损失。在扑救时,驾驶员及其他人员,应脱去身上穿的化纤衣服;注意保护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不要张嘴呼吸或高声呐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要沉着、勇敢、发扬不怕牺牲和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积极迅速扑灭火灾,抢救受伤人员的财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