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下那杯速溶,我们教你做好喝的咖啡!

 hzyingl 2016-02-13

手冲咖啡、虹吸壶咖啡和Espresso 都是怎么做出来的?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了!

放下那杯速溶,我们教你做好喝的咖啡!

图片来自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手冲咖啡

在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当时的人们在喝咖啡的时候,总是因为过滤不干净而喝到残留的咖啡渣,口感非常得差。1908 年,一位名为 Melitta Bentz 的德国妇女,在一次冲泡咖啡的时候使用了儿子的吸墨纸来过滤咖啡渣,口感意外地好。于是这位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妇女注册公司,开始研发、售卖相关产品。手冲咖啡至此诞生。

放下那杯速溶,我们教你做好喝的咖啡!

Mellitta Bentz(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制作步骤

  • 准备器具:分享壶、滤杯、滤纸、称、手冲壶

  • 称重:称取 16g 咖啡豆,粉水比为 1: 15

  • 研磨

  • 将滤纸放入滤杯中,润湿

  • 将研磨后的咖啡粉放入滤纸中

  • 倒入 93℃ 的热水进行闷蒸,约使用 32ml 热水,持续闷蒸 25 秒

  • 分三次注水,每次分别注入 70g、80g、60g 热水,将萃取后的咖啡滴入分享壶中

这种冲泡方式很简单,而且看起来非常地装 X,但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冲泡出一杯好的咖啡非常难。

虹吸壶咖啡

放下那杯速溶,我们教你做好喝的咖啡!

虹吸壶(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虹吸壶是一种利用水沸腾时产生的压力来帮助烹煮咖啡的方法,分上下两壶,中间用导管连通。制作时,水在下壶中受热变为水蒸汽,涌入上壶,萃取咖啡后,经过滤装置重新流回下壶。

放下那杯速溶,我们教你做好喝的咖啡!

虹吸壶咖啡原理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制作步骤

  • 将虹吸壶上壶挂钩挂好

  • 在下壶中放入热水(大约为制作两份咖啡的热水量)

  • 将上壶倾斜放在下壶上

  • 点燃酒精灯,对下壶进行加热

  • 准备 16g 咖啡豆,研磨

  • 当下壶的水开始冒泡时,塞紧上壶,水由下壶上升至上壶

  • 将研磨好的咖啡粉放入上壶中,分别在 0s、20s、25s 时十字下压搅拌

  • 取出酒精灯,停止加热

  • 用湿布擦拭下壶,使其降温

  • 取下上壶

Espresso

意式咖啡机分全自动和半自动两种。全自动非常简单,放好咖啡豆,然后按萃取键,一杯 espresso 就搞定了;半自动咖啡机相对麻烦些,需要自己磨粉、夯压、萃取。

如果你还分不清两种咖啡机……去咖啡店逛逛吧!几乎所有的星巴克用的都是全自动咖啡机;再拐出去看看Costa,那里用的都是半自动咖啡机。

一般来说,全自动咖啡机操作简单,工作也比较稳定,但是可调性欠缺,有点类似于流水线产品;半自动咖啡机玩法比较多,不过如果手艺不行就容易玩脱了……

制作步骤

  • 研磨咖啡豆,在手柄中布粉,夯压

  • 放出咖啡机中的一部分水

  • 放好手柄,按下萃取键,萃取大概 25s,获得 30ml espresso

私以为,半自动咖啡机制作 espresso 时最重要的就是夯压的力度。最初学的时候,是控制咖啡粉的量,然后改变夯压力度。但是后来发现夯压力度很难控制好,于是就每次都压死,然后调整其它的参数(比如萃取时间、咖啡粉量)来制作。

一杯好的 espresso 分三部分:油脂、主体、核心。如下图所示,最上面一层为咖啡的油脂,中间为主体,最下面为核心。

放下那杯速溶,我们教你做好喝的咖啡!

咖啡拿铁

星巴克管这东西叫“拿铁”——这当然是不对的。Latte 是一个意大利语单词,是指牛奶,“XX 拿铁”就是说 XX 和牛奶混在一起。我们平时喝的拿铁,全称应该是“咖啡拿铁 (Coffee Latte)”,不过星巴克将它的名字简化了,的确是一个好的营销手段;但是弊端也是大大的——当伙伴向顾客介绍抹茶拿铁 (Green Tea Latte) 时,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它是一种咖啡……

制作步骤

制作一杯咖啡拿铁只需要三步:

  • 萃取咖啡;

  • 加热牛奶并打奶泡;

  • 将牛奶和奶泡的混合物倒入咖啡中。

但是制作一杯好的咖啡拿铁,真的是个技术或活。

首先,需要一份好的 espresso——这是一杯咖啡拿铁的基础。在保证风味的同时,espresso 上面油脂要保持住。

之后,就是蒸奶和打奶泡。这一步最好使用 4℃ 左右冷藏的牛奶。将牛奶倒入奶缸中,使用咖啡机的蒸奶棒进行蒸奶。将蒸奶棒伸入牛奶中,充气,同时慢慢下移蒸奶壶,使得只有蒸奶棒头部淹没于牛奶中,在听到撕纸声音后保持几秒钟;充气的同时对牛奶进行加热,一般来说蒸至 65℃ 即可。

最后向杯中注入牛奶,先自由注入,后加速注入。

咖啡里都有什么

  • 咖啡因

放下那杯速溶,我们教你做好喝的咖啡!

咖啡因结构式(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略带苦味,含量不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促进兴奋。是咖啡风味物质之一。

  • 丹宁酸

增强咖啡的酸度。

  • 脂肪

约占咖啡豆鲜重的 16%,主要是提供咖啡香气的挥发性脂肪和漂浮在 espresso 上面的可溶性脂肪。

  • 蛋白质

约占咖啡豆鲜重的 12.6%,但是在咖啡中含量很低。在烘焙过程中,和糖类一起参与美拉德反应,产生香味。

  • 糖类

约占咖啡豆鲜重的 46%,但是在烘焙咖啡豆时焦化,形成焦糖。可增强咖啡风味。

  • 绿原酸

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约有 50% 的绿原酸会降解为奎宁酸,提供酸味。

  • 含有苯环或碳元素组成的环形化合物

提供焦香味、烧烤味、果香味等。

本文为OpenLearning 课程《咖啡概论》笔记,点击“阅读原文”看看去!(果壳评分:7.8)

放下那杯速溶,我们教你做好喝的咖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