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书画境——陈忠康书《自珍画笺》 序/钱伟强 世之论诗之与画与书,辄尝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则曰“君谟书如子美诗,苏、黄书如太白诗”,其意盖谓诗由景达情者也,其景或通乎书画之境,至于取用一途,可以相发明辅翼也。然以予观之,是则离而三之,未达一本之原,犹浅乎其视也。何者?夫画之所见,非气韵与笔墨乎?托笔墨以显气韵,涵气韵以行笔墨,斯非即诗之为欤?书之所成,非风神与法度乎?藉法度以敷风神,爽风神以摄法度,斯讵非诗之用欤?故予尝谓诗即是画,书即是诗,洞达真荄,又何必论其间之有无哉? 品图阁邱君藏丰子恺先生《自珍画笺》,而乐与天下同怀共领其韵,乃倩陈忠康先生书录古人诗章以颜其端。出以示予,拜览心赏之馀,喟乎其能合诗书画而一之也。今观陈先生之书也,遒妍端雅,萧散虚和,古韵时时溢乎毫素间,其结法精密,腕力细劲,而一以无意出之,绝得晋人心印,故儇逸姿态,栩栩有林下之风,兹非右丞、襄阳之诗乎?是其书即诗也。而丰先生之画也,缣缃菀翰,意趣勃勃,若徐熙之野逸,妙出丹青蹊径之外,时一晤对,觉天地一种生气出翰墨间,使人有尘襟如洗之感,兹非香山、诚斋之诗乎?是其画即诗也。今二妙相得,超超无间,而诗之与书与画,不待一而一之矣! 昔戴文节跋其画曰“世间凡事当存画意”,其画意云者,非诗意之谓乎?书此以问教于陈先生。而丰先生梦中或闻,当必莞尔许我,为浮一大白云。
吴兴钱弱侯识 ◆◆◆◆◆◆◆◆◆◆◆◆◆◆◆◆◆◆ 陈忠康书《自珍画笺》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唐·桐庐神《与徐兵曹酬献》。永嘉陈忠康。 钤印:大吉、陈氏之印、忠康、大通堂书笺 释文:忽然湖上片云飞,不觉舟中雨湿衣。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叶盖头归。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宋伯仁《农家》。陈忠康。 钤印:大吉、陈、忠康、大通不惑、大通堂书笺 释文:茅屋三间槿作篱,白头婆子葺冬衣。儿童饱饭黄昏后,短笛横吹唤不归。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杜牧《清明》。乙未冬,永嘉陈忠康。 钤印:大吉、陈氏、忠康、大通堂书笺 释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高鼎《村居》。永嘉陈忠康。 钤印:大吉、陈氏、忠康、大通堂书笺 释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陈忠康。 钤印:大吉、忠康、大通堂书笺 释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辛稼轩《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陈忠康。 钤印:大吉、陈氏忠康、忠康、大通堂书笺 释文: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袁枚《偶作》。永嘉陈忠康。 钤印:大吉、陈、忠康、大通不惑、大通堂书笺 释文: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清人吴文溥诗句。乙未十二月,陈忠康。 钤印:大吉、陈氏、忠康、鸿雪楼、大通堂书笺 释文:底事春风欠公道,儿家门巷落花多。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孙光宪《竹枝词》。永嘉陈忠康。 钤印:大吉、陈氏忠康、忠康、鸿雪楼、大通堂书笺 释文:门前春水白萍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
材质:自珍画笺(七十年代玉版笺所制) 尺寸:27cm×21cm 款识:缘缘堂主诗。陈忠康。 钤印:大吉、陈、忠康、大通堂书笺 释文:香饵自香鱼不食,钓竿只好立蜻蜓。与客泛轻舟,容与在中流,一鲤跃出水,向客怀中投,客心甚惊异,我知鲤所求。我作护生画,尚未将汝收,今当多绘写,劝人勿垂钩,客喜纵鲤鱼,好去莫回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