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超高时,会导致塑性,即变形时的可塑性下降;同时,抗冲击韧性,即aK值也降低,或者说材料的脆性会增大。当然,硬度高了,材料刚性增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会相应提高。但,热处理的目的,经常是以同时提高材料的强韧指标为目的的,尤其是对于较大尺寸的重要结构件,服役之中韧性指标更重要些,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整体工程设施的破坏,例如大功率汽轮发电机转子轴。 硬度过低的影响主要是强度的降低,也即硬度的下降,硬度和强度以及耐磨性紧密相关,对于工具,模具,齿轮之类要求基体耐压、表面耐磨的制品,是应当保证工件机体和表面应有足够硬度的
硬度高可能塑性指标下降,耐冲击性能下降,屈服强度偏高;硬度低可能会导致塑性指标提高,耐冲击性能好转,但是屈服强度下降。不知能不能帮到你?
不同的组织状态屈强比不同,
日本人说屈服强度叫降伏点
正常的淬火情况下,回火温度越高,强度越低,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抗拉合格,就是屈服不合格。 可能是什么原因啊?
工件有硬度要求吗?可以根据淬火后的硬度确定回火温度,屈服强度也容易保证
其实屈服不合就是热处理的问题,抗拉强度和硬度是有对应关系的,而屈服和组织是有对应关系的,组织不好自然屈服不高。
提高回火温度对降低硬度和抗拉强度有帮助,我想不会提高屈服强度。所以楼主的问题还是要考虑淬火问题,尤其是加热和保温
提高淬火温度可以增大淬火时的过冷度,提高冷却速度,从而使马氏体晶粒细小,提高屈服强度;提高冷却速度,改用冷却能力较强的介质可以提高屈服强度;降低回火温度也可以提高屈服强度,但要防止回火脆性。回火冷却速度对屈服强度无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