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直耦电路
2016-02-13 | 阅:  转:  |  分享 
  
如果您对直耦电路非常反感,认为容耦就是天经地义绝对正确的朋友,可以不用看,也不用扔砖!大致说一下想法,用词尽量简洁信号电压从CD机(音源)出来,如果容耦则要经过一级容阻(栅漏电阻),这个前级电容一般为0。022UF,栅漏电阻就不太好确定了,因为要看管子的特性和CD机输出电流的大小,以免造成不平衡衰减从而影响音色一般的烧友可以说很难去计算每个管子,栅漏电容和耦合电容之间的关系式,对频率的影响等,做出来的声音音色肯定不是标准的,通透的,,最后肯定要摩机,花这个精力,时间和金钱又是何必呢??直耦机器则不同,音量电位器其本身就是个对地栅漏电阻,其阻值一般取100K,这里的100K不是为了和胆功放的前级管配合而是和标准的CD输出标准配合,100K比较合适,当然你用50K或200K也行啊,没问题的不管前面的音源输出是电容输出还是电阻输出,一般在CD机内部就都已经在输出端子上对地接了一个220K左右的电阻,我见过的CD机都是这样的,除非你的是胆输出CD机,否则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直耦的前级放大,其前级电子管栅级接收的是CD直接输出的信号,其音质由管子和CD机本身决定,CD输出的电压在直耦的前级电路上就是一个和音量电位器分压的作用,一般的CD都是运放输出,供电都是+-5V或+-10V,运放的特性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玩艺儿都能带动喇叭和耳机,对于灵敏的前级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容耦则不同了,输出的信号要经过一级“多余”的耦合电容,为保证音质电容取值一般很小为0.022U,为了避免电荷累积和对电容后面的电压衰减,又不得不把栅漏电阻取得较大,一般为330K~1M。。。这种RC电路本身就是一个音染源对这个“音染源”,当然是换电容如换机啦!!!你试试换栅漏电阻,也是换电阻如换机,SHIT!这是前级电路,拿二级放大来说(直耦其推动电压不会被衰减,其推动力够大整个合并功放只需二级即可)末级功放管,不管是KT88,EL34还是6P3P,其栅负压一般都在十几V左右如果用容耦来让前级胆去推动这个末级功率管,则同理,因为电荷累积效应、米了效应(功率管极间电容一般较大),所以这个耦合电容的容量更不好去确定,连同栅漏电阻一起,是最难调整的电路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耦合电容大了的话会失真,小了的话会造成高频弱,推动力不够,电压衰减历害,所以容耦的机器一搞就是!!!要知道多一级电路就多一层失真和音染,SHIT,SHIT!!!而直耦机器就不同,其电压放大级的管直接推动功率管的栅级,并且功率管栅接可以不接栅漏电阻接地,为什么?因为前级管子本身就是个通道,前级的屏阻也是个通道,那里还需要栅漏电阻这个“多余”的零件呢?没有了这层音染和衰减,直耦的机器可以把频响做的非常宽!增益做的非常大,大到你相象不到,细节表现力和音场非常的好,好到你不去作一台就无法体会!!!这么大的增益和频宽,搭栅和屏必做不好的话,有点自激或声音发粗是正常的当然,尽量不要用负反馈,说到负反馈,又不得不扯上容耦用电容倒相或用输出牛次级引出来形成负反馈电路,我本身是深勿痛决!!!那是无知的垃圾做法!!电容本身就对频响有影响,加上电容对交流电有相位移后,所以负反后的效果可想而知而输出牛同样的有磁移后现象,用输出牛次级负反馈,中频是好了,高频是不是蒙了??声音是不是不鲜了??还有什么阴极跟随器那纯碎是异想天开的理想派设计出来的,,管个屁用呢??好听吗??所以负反馈也得用直耦,尽量用直耦,尽量取馈点要得到完整的频谱,尽量不要做成音染和相移负反馈和整个电路一样的重要,在直耦机器里,我把负反馈仅仅是当成拉直频响的一个功能,根本就不是把负反馈当成减少失真的作用!!!所以在引负反馈之前就一定要把机器的声音调成完美,如果觉得频响不平则可拉一点点负反馈,但不能太深!!再说说管子寿命和功率效率功率效率我不想说了,直耦机器末级功率管一般要接个大电阻,电源电压也比较高,不过无所谓各位即然用那么多的银子去买所谓的“发烧电容”,还怕多那么一点点的电费吗??至于管子寿命,直耦机器一般也是用自给偏压,但这里由于末级功率管栅是和前级放大管的屏接一起,当前级屏压决定了后,就可以决定末级功率管的阴阻也就是说只要前面电压放大管的工作点稳定了后,末级管的电路是非常好设计的并且,直耦机器,当末级功率管因老化,造成发射能力下降——屏流减小——阴压降低——栅(前级屏)压相对阴压来说升高——屏流增加——工作点稳定也就是说直耦机器的末级功率管会自已调整其工作状态,一直到管子不能发射电子,阴栅电压一致为止,中途只不过栅偏压慢慢变小而已。。。。。。。这个过程相信容耦机也会有吧,没什么理由比容耦废管子吧!!管子用到废为止!!说了这么多直耦的优点,那么缺点呢??或者说不太好的地方呢?一:直耦机太灵敏,对搭栅要求高,对电子基础要求高,否则容易自激二:直耦机也被电容限制影响,末级滤波电容,二个管子的阴极电容,这三路电容是调音的重点三:直耦机要制做高压延时电路,一般的烧友可能对这个不是很熟也做不好说了这么多,直耦的机器是那么的好,现在理论和实际都证明它是个好东西,可惜矿坛和牛坛上,几乎找不到喜欢直耦的!是不敢尝试,还是听惯了电容的那种音染呢??还是技术不行做不好???如果认为容耦是经典的是正确的,那么想一想,为什么好多高档石机用的都是直耦再看看那些被烧友称之为运放之王的运放芯片,看看里面的电路,是不是直耦????????如果连直耦都无法理解,无法体会无法制做,那还称什么“烧友”呢?另外:象2A34512B4A300B等这类的三极管,其线性好,更能体会出直耦那一尘不染的音色如果把这些管子做成容耦,那要多好的电容和设计基础才能做出好声,“正确的声音”呢??如果音质音色不行,请换管子,换输出牛换CD机换音源,直耦胆功放做好了就是一个标准,不要想用电容来校声,那是SHIT!!喜版,作为资深版主,你该考虑把你的2A3制做成直耦机器了!!如果延时电路不好做,我可以用好零件好继电器制做一个送你!!!!!!!!!!!Re:讨论下直耦电路的优缺点,和最几天摩机心得!

补充几点:一:正因为我追求真实的声音,认同直耦,我才和直热胆兄成为好朋友,而不是被他“拉上船”二:我做了三台机器:直耦EL34,直耦6P3P,直耦6K6,都是单端,用容耦试验的也不知多少了三:我是用二套音箱,一个后倒相,一个密封,一幅飞利薄的耳机来试音的我力推直耦,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听上好的声音,而不去害大家去误导大家,如果我一个人或跟直热胆二个人独享也不是不行啊直热胆兄热情大方,寄了我很多烧级管和电容,我实在是无以回报,我只想让大家了解直耦,放弃掉古老的电路,放弃掉对“前辈”们的盲目信任!音响是做给自已听的!!所以一定要自已设计,理解电路,才知道自已听的到底是好还是坏!!!说句难听招骂的话:很多年长者(40岁以上)的耳朵已经不行了,根本对高频分析力是想当然的,容耦和软失真的那种蒙,慢,软,他们觉得非常对味,仿佛回到了收音机!直耦的机器频响宽,高频亮丽,可惜在他们的耳膜上那是刺耳的噪声(生理原因,可以在网上查得),他们当然不喜欢!!而且那些资深胆机烧友却偏偏是年长者,他们推出的电路图,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合适我们年青人吗??合适所有的音乐吗?不要说这几年新出来的NEWAGING音乐,就是听钢琴都不合适了!!!!强烈BS那些把300B做得蒙,松,软的人,,浪费管子!!喜版最多30吧,牛哥也最多40吧,年青着呢,千万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电路图或“经典”的电路图!希望我说的这么多不是白说! Re:讨论下直耦电路的优缺点,和最几天摩机心得!

回牛哥这是牛哥说的:1、你实验的电路根本就不是直耦,毕竟还有一个相位、品响都影响很大的输出变压器在。2、阴极旁路电容本身存在的意义也有损直藕的意义了。3、你根本就不理解电源对于功放的意义。4、你的电路永远是最完美的,把几乎全世界的音响师和音响爱好者都当什么了?回第一点:我的电路肯定不是完全的直耦,只是相对容耦胆机的“直耦”,那来的直正完全的直耦呢??您见过吗?二点:阴极电容确实对直耦理念来说,是个冲击,我正在想办法解决,还有朋友也在想办法解决,但不要忘了,阴极电容是工作在大电流功率状态(相对于耦合电容的弱电信号),其构成的失真远小于耦合电容!三点:或许如您所说,我不了解胆机电源对功放的意义,胆机我玩少了。但我觉得用内阻小的电池供电最好,您认同吗??电流流过扼流圈,经过滤波电容流放电也就那点知道,闭上眼想想就知道,何难之有??????????!!四点:直耦电路不是我发明的,也不是最完善的,但绝对是目前来说最正确的??真正称得上音响师的,去录音栅里找,可惜,那些人都喜欢无音染的监听系统,绝不会把失真的“胆味”称之为高保真!只是听着舒服而已,,,至于商业音响,商业胆机,那是什么???那是骗人钱的玩艺而已!!!!!!!!!!!!!!!!!! Re:讨论下直耦电路的优缺点,和最几天摩机心得!

说个故事给大家听我们小区里有一个阿姨,家里彩电坏了,是TCL的,,,,,坏了有一年了其中厂家派人来修过二次,我们小区里的专门修家电的修过一次,以前的一位修家电的老师付修过一次都没有修好,那阿姨准备买个新的了。。。。后来我妈叫我去帮忙看看我去了后:听那阿姨说故障就是:时不时的乱跳,滚动,,但一拍就好!发现:那电视机从行电路,到电源电路,到一些分立件,被焊的一塌胡图!!!甚至电路板上都被人标出了电压值!!可见这电视把那些维修人员头都烦大了!!!!我修,我什么电路都不检查,也不看电路图,我就一边用螺丝刀拍,一边看图象,半小时后终于发现场集成芯片边上的一只电阻,轻微虚焊,很轻微根本看不出来,拍才拍出来的!!!!修好,至此没听那阿姨说再坏过!!!!!!!!!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有些东西是很简单的事实!!!拿功放来说:多一个电容多一份音染,就是这么简单!!不必要的零件全部省了去最好!!如果你想复杂了,反而适得其反,知道那么多电路有什么用呢?几十年的经验又有什么用呢?我们是在造音响啊,又不是在造飞船。能直实还原声音就是行了!!!功放就是还原前面的声音,如果非把功放造成一个艺术通道我也无话可说,把声音加音染艺术化,调成一种人们喜欢的味道,或许更能受人们拥护吧!!再一次BS那些把300B做的蒙蒙,软软,甜得过了头的家伙们!! Re:讨论下直耦电路的优缺点,和最几天摩机心得!

唉,回牛哥我只是说直耦电路这个电路模式比容耦好,并没有说我造的机器就是极品,我造的机器很垃圾的,除了几个管好点,其它零件很差,这个大家不要误会啊!!!!还有回喜版:二级直耦机,只要把第一次的工作点调好了,第二级功率级是随着第一级工作点变动而变的,只要保证电源供给余量,二级放大,工作点那能漂得那么很啊。。。。我那机器,6P3P和EL34随便插着听,没听出音色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倒是听出6P3P和EL34间的明显不同。。。延时电路是延时2分钟才通高压的。凭良心说:曙光的6P3P在听感上,比EH的EL34还要好。。。。。。。。。不知为什么! Re:讨论下直耦电路的优缺点,和最几天摩机心得!

宁静兄,不要争啦,各人有各人的口味,而且直耦的技术性比较高,不是每个人都会去实验的.但我可以对各位说直耦线路如果工作点取得对的话,其工作稳定性是很高的,我的几态直耦机器工作了几年,工作点都没变,而且是经常用的,12AV7直耦12B4A每晚至少开4-5个小时,12au7直耦EL84每天开8到9小时,这些全直耦机器都工作了超过两年,没问题.但口味来说这就是见人见智,我知道很多人是不能接受高贵纯正的声音,喜欢听电子音染.有人喜欢喝清水,有人喜欢喝汽水,玩音响是让器材去表达自己心里喜欢的音乐,这样才是玩得其所,宁静兄的口味他利用他亲手做出来的机器对上了,那是值得他兴奋的.他是希望把他的看法和感受与大家共享,我很欣赏,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发烧精神.论坛上各位大哥也可以发表一下通过自己经过曲折的实验所得出的经验,所感受到的各种甜酸苦辣与大家分享,大家觉得这是否大家聚到该论坛的原意吗?世界之大,网络更大,各位高手能聚到这论坛上来其实是一件很有缘分的事情.如果通过论坛大家互相提高,共享大家的感受那该是一件多好的事呀.....讲多啦....不要见笑,纯个人看法... Re:讨论下直耦电路的优缺点,和最几天摩机心得!

不讨论声音,楼主的直耦观念有两点是有一定问题的第一是密勒效应的存在.密勒效应是共阴电路所共有的,不因为没有耦合电容而不存在.它是系统较高频率极点的主要成因.而系统主要极点是由输出变压器决定的.这点上,三极功率管多数由于内阻较低,配合对应的输出变压器,容易把频响做宽现在的电容一般其高频上限不会对音频信号产生影响,声音朦胧多是由于电容的极化效应和介质吸收效应所造成.较好的电容可以把这点降到很低.相对于相移和失真较大的输出变压器,远可以不用在耦合电容上多计较,当然能不用耦合电容自然最好.而阴极旁路电容由于多采用电解电容,高频上限较低,其对信号的劣化不会比耦合电容小.第二是耦合电容容量的确定.耦合电容同下一级输入电阻构成了RC高通电路,其低频下限是有严格的计算公式的,合理的配置好整个系统的低频下限即可.而高频方面,下一级的等效对地输入电容和耦合电容是串连关系,耦合电容对高频基本不产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具体取值上也没有问题.现在的电子管功放主要频宽受到输出变压器的限制.正确合理的匹配输出功率管和输出变压器是主要问题.而直耦共阴电路的高频问题和RC耦合共阴电路的高频问题其实是一样的,努力降低密勒电路对高频特性的影响.这点,在晶体管电路设计里是十分注意的,晶体管电路中的共射共基电路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 Re:讨论下直耦电路的优缺点,和最几天摩机心得!

楼上说的有理,但是请问做一台好声的胆机,是做直耦来的容易还是做容耦来的容易?另外:直耦比容耦,对下一级来说,其推动力更好,更容易把频响推平直了。为什么推动力更好?其实很简单,打个非常简单的比方:你用手直接去摸220V市电,和用手拿着一只0。022UF的电容的一极,另一极去碰市电,那个电的历害???找到这个比喻的答案,就知道为什么直耦的推动力好,推动效果好!阴极电容确实如楼上所说,对声音效果有很大影响,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尽量用好点的吧!还有,耦合电容的容量,不象楼上的所说的那么的简单。。。。呵呵,胆机可能由于栅级高阻,还好点,石机的要求就严格多了!!这个你不要不承认!!多说无用,做台直耦做台容耦,比一下即知。。那来用这么多的理论来描述音响呢?如果在目前的音响界管用的话,那造仪器的公司出极品音响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问题是:要造好音响,除了电子技术和经验要丰富,更重要的是:制作者本人,要对音乐和音频的听感,非常准确!这可就难了!受主观、环境、教育、心理暗示等因素太多了,就算有好技术也不一定能造出好的音响系统!又有何用?就算找对了数值,出了好声,然制作者头一摇说了句:“不对,这声音不对”,一切都是枉然!!!!!!!!

献花(0)
+1
(本文系蜡烛传奇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