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乡记 · 10】从一座空城到另一座空城

 真友书屋 2016-02-13


编者按: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故乡和家,永远是内心隐藏最深、最柔软的地方,那里有先辈的荣耀,有儿时的温馨记忆,有成年后负笈离乡的决绝与牵挂。异乡的天空,或许能承载我们的梦想与豪情,却永远包容不了我们的疲累与眼泪。不管你在新加坡,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还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基因,都在召唤着每一个看得懂这段文字的人对故乡的眷恋。上亿的人口,数千里的跨越,忍受排队的艰辛,路途的颠簸,为的,只是家里那一口温热的米饭,那一张张温情的脸。不管在路途上遇到的各种不便,还是在家里看到的各种变化,都值得我们去记录,分享,这是格隆汇与你的共同回忆。我们一路同行,一起,归乡。



人生的前二十几年,我守着生我养我的北京,从未有春节返乡的烦恼。然而去年,我来到深圳工作,终于在年关之时第一次加入了春运大军,有了游子归乡的体验。

 

早早订好机票,提前几天就和公司请了假,下班后我提着已经带到公司的行李,坐上了去往机场的地铁。

 
这是下班高峰期的地铁一号线,离除夕还有三天,地铁里就已经少了很多人。我轻松地找到了座位,完全没有平时左顾右盼、健步如飞的必要。

 

去过深圳机场的人都知道,新机场启用之后却没有配套的地铁线路,只好从地铁再转专门的接驳公交车到机场。费用和时间都增加了,乘客“体验”则是差得多了。据说新的地铁线已经在修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得上。在新地铁没来之前,大家只能挤在接驳车上,度过焦急又无聊的短暂时光。

 


到了机场,意外地人并不是很多,想必真正的高峰应该是除夕前一天吧,现在还没到时候。从人们的装扮举止上,可以看出归乡的比例比往常高了很多。

 


登机口早早地排起了长队,都是心急回家的人。

 


起飞-降落。三个小时后,到北京了。

 


我快步从拖家带口的人群中穿过,走到候机楼外面。那种熟悉的、北方的寒冷在迎接我。如果说南方是丝丝入扣深入骨髓的冷,那么北方就是说一不二刀刀见血的冷。然而冷是在外面,身体是温暖的。

 


北京的夜已深,我打了个的,回家睡觉。

 

第二天一觉睡到中午,北京的阳光着实给了我一个惊喜。回家帮首都人民“人肉吸尘”的愿望落空了。

 


意料之中的是,北京和深圳一样冷清。一样冷清的街道,一样稀少的行人和车辆。偶尔在路上见到别人,十有八九拎着行李箱,显然已在返乡的路上。只有街上挂起的大红灯笼勉强支撑起一点热闹。

 


这就是北京的春节。我回来了。从深圳到北京,我从一座空城回到了另一座空城,似乎不是惯常的归乡模式。我见到的,其实是中国通常的归乡旅途的一半。我只看到人们“衣锦还乡”的前半部,至于乡里发生了什么,我未曾见到过,也很少去想。

 

我想的是另一个问题:中国大城市中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究竟是不是合理?春节返乡的社会成本是不是太高?北京有800万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40%,深圳有700万,占到70%。如此高比例的外来人口,必然会对原住民的生活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我的母亲——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都和我有不同的看法。

 

在我母亲的眼里,外地人太多导致了北京的种种乱象:房价高——外地人抬起来的;看病难——外地人把号都挂走了;城市拥挤——外地人太多;治安问题——外地人太多;尾气污染——外地人太多……说到这里,我母亲总是忿忿不平:有本事别来!我最看不惯享受着北京的好条件又说北京不好的外地人。

 

表面上看起来,这确实有些道理。人口增长过快是导致大城市病的重要诱因,而北京人口的内生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增长都来源于外部流入。然而我们不得不问这样几个问题:

 

谁是北京人?往上数三辈,没有几个是北京人。我姥姥姥爷都是后来进京的,那我母亲还是北京人么?她算不算是后来进入北京、分享了北京的发展机会的外地人呢?

 

外地人做了什么?外地人不是来白吃白喝白住的,他们也把自己的劳动留在了北京:房子是谁盖的?医生都是北京人?有多少公司的职位都是北京人不愿干或没有外地人优秀的?北京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外地人的贡献,不能只看谁切蛋糕,而看不到蛋糕是由谁做出来的。往大了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是“外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深圳在这一点上就要好得多。在深圳,大家都是外地人,也都是本地人。“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口号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深圳做到了。它拥有全国几乎最开放包容的城市心态,拥抱一切有活力的新兴事物,拥抱一切愿意在深圳拼搏的人。这也是我为什么离开了传统氛围浓重的北京、只身来到深圳的重要原因(当然,还因为雾霾)。

 

城市里的年味也许不是那么浓,但城市本身是各种矛盾的交汇场所,也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因此,无论在城市里发生了什么,或是没发生什么,都有值得细细思考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