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面具】创伤性面具:迫害者

 Radinca 2016-02-14

心理创伤会在受害者心中留“受害者面具”,同时,受害者也会把迫害者印在脑子里,形成“迫害者面具”。受害者面具是主体面具,迫害者面具是客体面具。受害者面具是自己的感受、情绪和行为的记录,迫害者面具是迫害者的外貌、言谈举止和话语的记录。

迫害者面具一旦形成,将会对当事人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迫害者面具的第一个作用是识别迫害者。当他再次遇到迫害者时,就能一眼把他识别出来,以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如果迫害者面具很强,可能会引起“错认”,把一个跟迫害者长得有点像,甚至一点儿也不像的人当成迫害者,不由自主地做出“过度”反应。这样的人往往草木皆兵,把很多人当成假想敌,甚至虚构出一个阴谋集团,专门针对自己,演变成“迫害妄想”。

每个人都有迫害者面具,每个人的迫害者面具都是不同的。有一次在督导班上做观想迫害者的练习,有人看到的迫害者是外国电影里的监狱长,有人看到的是小流氓,有人看到的是自己的父亲,有人看到的是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没有出现超自然现象。其实,超自然的迫害者也是很常见的,譬如妖魔鬼怪,外星人,机器人,“异形”等。

由于在当事人看来,迫害者是不好的,所以经常出现反向认同,刻意使自己跟迫害者不一样,甚至相反。例如,迫害者总是粗声粗气,当事人就慢言细语;迫害者总是损人利己,当事人就处处为别人着想;迫害者总是脾气暴躁,当事人就避免任何争吵。

反向认同就是压抑,迫害者面具还在,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其结果是,迫害者面具被投射到别人身上,把别人变成迫害者,“引诱”别人来伤害自己。你总是慢言细语,处处为别人着想,避免任何争吵,别人就可以随意欺负你了。

反向认同就是向受害者认同,戴上受害者面具,像受害者那样行事。受害者面具有四个,反向认同主要是向讨好者和苦命人认同。

和反向认同相反,有的人会出现“向加害者认同”,就是把迫害者面具(客体面具)变成主体面具,自己变成迫害者,去伤害别人。

“向加害者认同”和反抗者面具很难区别。反抗者面具是受害者面具的一个变体,就是遇到伤害的时候奋起反击。这个面具可能是天生的,人在遇到伤害时,会本能地出现“紊乱行为”,乱抓乱打,乱叫乱咬,如果因此摆脱了伤害,就会形成反抗者面具。这个面具也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譬如看到别人用这种方式摆脱了困境,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向他认同。“向加害者认同”也是学习的一种,只是学习的对象不是别人,正好是迫害者。

不管反抗者面具是自发形成的,还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都会得到迫害者面具的强化,用迫害者面具充实自己,或者与迫害者面具合而为一。

这也意味着,有些迫害者面具是从反抗者面具演变过来的。一个人遇到伤害,通过反抗,摆脱了伤害,从此得到甜头,习惯性地用这种方式处理所有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迫害者和受害者没有差别,迫害者就是受害者。一个人越暴虐,内心就受伤;越气势汹汹、咄咄逼人,内心越脆弱、无助。

处理受害者面具的方法是安置,就是把它识别出来,把它的能量释放掉,理解它,接纳它,学会“控制”它。处理迫害者面具也是如此,但是很多人会出现阻抗。这是因为,他们把迫害者面具和迫害者混为一谈了。接纳一个杀人犯,向杀人犯认同,到底合适不合适,是有争议的。在面具重建技术中,要接纳和认同的不是迫害者,而是迫害者面具,莫雷诺的心理剧也是如此。

迫害者面具是当事人人格的一部分,没有办法踢除,只能接纳。不接纳就是压抑,而压抑的结果是,迫害者面具要么从内部攻击当事人,例如做恶梦、失眠,要么投射出去,从外部攻击当事人,例如老是担心受到伤害,或者真的遇到伤害。

其实,如果有控制地使用迫害者面具,不但没有坏处,还有好处。迫害者面具就是反抗者面具,遇到伤害,该反击的时候就得反击。当然,不能防卫过度。如果学会了控制迫害者面具,就不会“过度”。

“过度”通常都是压抑引起的。压抑使人不认识自己的迫害者面具。不认识,不了解,当然不知道如何驾驭。同时,压抑导致能量聚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暴发、“失控”。所以,处理迫害者面具的关键是释放能量,最好的方法就是扮演迫害者。扮演即能释放能量,又是一种认同和接纳,又能学会使用(控制和驾驭)面具,直到得心应手。

扮演迫害者,就是“向加害者认同”。这是有意识的,有节制的,可以控制的认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