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蕉线虫主要分类与症状介绍

 老农花 2016-02-14

香蕉线虫主要分类与症状介绍

香蕉(Musaparadisiaca)属于芭蕉科芭蕉属,其果实芳香可口,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终年可收获。我国是世界第二大香蕉出产国,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省和云南省。

香蕉线虫病是香蕉一类重要病害,国内外不同香蕉产区共发现植物寄生线虫达到31属84种,许多国家由于线虫危害造成的香蕉损失可达30%-60%。我国香蕉上报道的植物寄生线虫有27属54种,主要有根结线虫、肾状线虫、螺旋线虫、矮化线虫、短体线虫、滑刃线虫、纽带线虫、垫刃线虫、小环线虫和香蕉穿孔线虫。香蕉线虫优势种群是根结线虫,其次是螺旋和肾形线虫。下面主要介绍根结线虫、肾形线虫、螺旋线虫和香蕉穿孔线虫。

根结线虫属于定居型内寄生线虫,是分布最广泛、危害最大的植物病原线虫,是线虫优势种群,占比70%-80%。受感染的香蕉根部形成念珠状、鼓槌状、锥状或纵长弯曲状的瘤状根结,根部畸形,须根少,根内维管束变红褐色,甚至变褐腐烂死亡,严重影响根部稀释功能。地上部分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叶尖、叶缘及下部叶片黄化干枯。根结线虫造成的伤口还为真菌、细菌等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便捷通道。如根结线虫可与古巴尖镰刀菌(香蕉枯萎病)复合侵染,加重病害发生。

肾形线虫是定居型半内寄生线虫,与根结线虫类似,通过成熟雌虫产卵繁殖,每个卵囊可产50粒左右的卵,存活能力强。雌虫是惟一具有侵染力的虫态,成熟雌虫在皮层附近定居取食,导致内皮层细胞壁增厚,容易断裂受肾状线虫的侵染的香蕉根系变小,多坏死斑,严重时腐烂死亡,地上部分则表现为蕉株矮小、生长缓慢、叶色褪绿,类似缺素症状,严重导致产量。

螺旋线虫属于迁移型半内寄生线虫,在国内外香蕉产区的分布广泛。主要种类有双宫螺旋线虫和多带螺旋线虫,螺旋线虫在根表皮层取食,被侵染部位出现红褐色坏死伤痕,使细胞壁木质化,根系发育受影响,侧根减少。地上部分则表现为植株矮化、营养期延长,果穗重量减轻;为害严重时还会出现翻苑粘重的土壤有利于螺旋线虫病的发生,但连续雨天水淹,不利该病发生。

香蕉穿孔线虫为迁移性内寄生线虫,是一种重要的危险性植物病原线虫。该线虫可危害360多种植物,分布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已有5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其实施官方控制,是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之一。香蕉穿孔线虫对香蕉和胡椒的为害是毁灭性的,一般引起香蕉猝倒病、根腐病和黑头病。发病香蕉的地上部长势比对照植株弱小,叶片局部变黄萎蔫;根部形成红褐色或黑褐色的坏死斑,严重时变黑腐烂。目前在中国大陆还没有香蕉穿孔线虫分布的公开报道。

由于线虫为害比较隐蔽,加上种植户对该病害认识不够,常误诊为缺水缺肥,所以为害前期往往被忽视,导致发生普遍,直到发生严重才引起重视。香蕉危害严重时才进行防治会影响防治效果,因而需要引起重视。下期将介绍香蕉线虫防治方法。

 


友情提示
香蕉大梦想,我们来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