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危害严重性:寄主范围广,年损1500亿美元 主要药剂趋势:阿维菌素成为主流,生物农药将扮演重要角色 施入土壤的杀线剂受土壤微环境的影响显著,低毒、高效的阿维菌素是目前杀线剂的主流。 阿维菌素防治线虫主要具有以下优势:活性高,对线虫的敏感度高,只需很少的剂量;在土壤中的扩散能力强,不易与土壤颗粒结合,水溶性高,即使在干旱的土壤都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效;作用机制独特,对线虫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不可逆,不会出现假死现状,防治彻底;低毒,对人与其它高等动物安全,适合无公害蔬菜用药,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药害。 综合防治方法:多种措施降低虫口密度,预防为主 1、提倡水旱轮作。土壤的通气性与线虫生长发育关系非常大,通气性越好,越有利于线虫生长发育,这就是为什么沙质土壤往往受线虫为害更为严重的原因。线虫虽没有呼吸系统,但一般植物线虫还是好气性,在土壤长期淹水或通气不良的条件下线虫的存活率会较低。 2、种植移栽前及时用药,并与基肥一起使用,可有效保护新根不受线虫为害。 3、线虫属土传病害,相比于叶部病害,防治难度要高,防治效果达到60%-70%就相当不错。一般不能通过单一的防治方法解决问题,要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4、选择作用效果好、无公害蔬菜适用药剂如阿维菌素(利根砂/线消)、噻唑膦(福气多)等。 难防症结:为害隐蔽,防治难度高 1、线虫为害的部位以地下部位为主,不容易操作。 2、线虫很小,不到1毫米,虫体透明无色,肉眼很难看到。 3、线虫属低等动物,结构简单,很多药剂对线虫不敏感或无效。 4、线虫的角质层厚,药剂难于进入线虫体内。 5、线虫的卵壳和卵囊有很强的耐逆性(药剂、低温、干旱等)。 6、线虫世代重叠、繁殖能力强,条件适宜时可产300-500粒卵,最高达到1000粒。 难防症结:为害隐蔽,药剂选择有误区 1、线虫为害后的症状与植株缺水缺肥的症状非常相似,农户意识不到线虫的危害。 2、很多农户用杀地下线虫的方法来杀线虫,药剂选择错误。 综合防治方法:多种措施降低虫口密度,杜绝带病苗 1、杜绝传入:对未发生根结线虫的大棚,严格使用无病土的农机具,从有线虫为害大棚进入新棚前需换鞋,严防线虫传入。 2、减少传播来源:在上茬收获后,及时清理病田中的病株、杂草等并集中销毁。 3、降低线虫基数:夏季休耕时,及时进行土壤消毒,降低线虫虫口基数。 4、培育无病壮苗:选择未发生根结线虫的土壤进行育苗,同时使用杀线剂消毒苗床。 5、合理轮作换茬,种植抗病品种:可以种植抗性好、产量高、销售旺的品种。如抗线虫的番茄仙客5号、黄瓜京欣5号。 6、化学防治:对于北方保护地大棚,在移栽前,可选用棉隆颗粒剂处理土壤再播种或种植。 难防症结:为害隐蔽,农户认识不足 1、线虫在地下部位为害,看不见,摸不着,农户只注重地上部、肉眼能见到的病虫害,农户对线虫的认识不足。 2、地上部分的叶片表现出发黄、枯死时,说明线虫为害已非常严重,也就是说等农户意识到线虫为害时,防治已为时较晚。 主要药剂趋势:阿维菌素成主流,生物防治是趋势 杀线剂以噻唑膦、阿维菌素为主,噻唑膦的田间表现比阿维菌素要好,但要注意农药残留的问题,当然与农户对安全用药的认识程度密切相关。生物防治药剂如淡紫拟青霉绿色低毒,能杀线虫卵,是未来的趋势,而目前却面临价格高、货架期短(仅2-3个月)、受土壤环境影响大的问题。 综合防治方法:多种措施并举,杀线剂轮换使用 1、轮作。选用前茬为非寄主作物的地块种植。 2、植前土壤消毒,用杀线剂处理土壤,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3、培育和选用无病苗,可减少苗期发病,防止病害扩散与蔓延。 4、加强肥水管理,下足有机肥,注意及时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料以及土壤改良剂。 5、合理施用杀线虫制剂,提倡杀线剂轮换使用,并注意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