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军的高技术侦察

 yingziyihao 2016-02-14
        (图)为来自商用卫星的格罗兹尼城图像,指挥官可在其上进行任务规划。 




  所谓高技术侦察,是指运用超越传统技术的新兴技术所实施的侦察,它融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尖端技术于一身,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军事侦察和监视的水平均已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无论是侦察的时域、空域还是频率,都大大地拓展了。
  应该说,随着高技术在侦察中的广泛应用,侦察已不仅仅再只是处于传统意义上的对整个战争的保障地位,而且已成为作战的直接支援力量,甚至可以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直接转换为战斗力,对战争的进程和胜负产生主要作用和影响。毋庸置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作为信息时代战争胜负两大要素———信息与火力中信息的获取与传输,亦即情报的侦察与传输,定将更加备受世界各军事强国的关注。
  当前,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科技大练兵热潮正在全军兴起。随着科技练兵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针对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特点,特别是近期科索沃战争的实际,全军部队把“新三打三防”作为了技术练兵的新课题,以求进一步增强我军“打赢”的能力。要真正能够百战不殆,在高技术战争中仍能克敌制胜,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在知己的基础上更要知彼,真正了解未来的对手已经或可能拥有的各种技术装备、技术手段、建军思想、战略战术等,只有这样,才能占据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本版就“新三打三防”所涉及的“防侦察监视”,谈谈现代及未来外军高技术侦察的主要特点。
  美国人认为:如果比对手更了解战场,那么我们一定能赢。
  美国参联会前副主席欧文斯上将毫不掩饰地指出:“我认为,目前在我国已经开始具备这样的能力: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战场,这个战场的边长可能就有300公里,也可能是整个北朝鲜、伊拉克的面积。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国家所发生的一切:如果那里的装甲运兵车正在集结,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战车,分辨出它是一辆T—80坦克还是一辆5吨卡车;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的指挥控制设施,即使它们是沿着高速公路运行的机动设施,我们也能看到他们或听到他们知道他们在何处;我们能够看到这个国家的输电网或其它各种各样的系统,而且我们可以一天24小时实时监视所有这一切。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仅以30秒钟的延迟,在各种气象条件下,透过云层,在10厘米的误差以内非常精确地看到它们。如果交战的一方能对战场了解到这样的程度,而它的对手则不能,那么拥有这一能力的一方就享有‘主宰性作战空间感知能力’,我认为,它一定会赢。因为如果他能观察战场达到那种程度,或许他就拥有了孙子在谈到制胜因素时所说的那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能力”。
  侦察地域广阔、精度高
  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拥有的侦察纵深达400—600公里,可以有效监视从伊拉克幼发拉底河至巴格达以北的广大地域。
  传统的侦察与监视方式受技术条件和手段的限制,无论是其侦察覆盖范围,还是侦察的精度都无法和高技术条件下的侦察相提并论。高技术在侦察领域的广泛运用,不仅能在地面上运行侦察,而且能从空中、海上、水下、天上实施侦察,不仅能用目视和光学手段进行侦察,而且能在声频、微波、红外各个波段进行侦察。从侦察的范围和地域来看,世界军事强国美军战役战术部队建制力量的侦察范围,可以覆盖作战对手的战役战术全纵深。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拥有的侦察纵深达400—600公里,可以有效监视从伊拉克幼发拉底河至巴格达以北的广大地域。至于战略侦察,随着大型相控阵雷达、超视距雷达等侦察平台的使用,其侦察距离达数千公里。一架最大时速为3700公里的SR—71战略侦察机,其每小时侦察的范围可达5万平方公里。而太空侦察的出现则更是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都处在航天大国的时刻监视之下。
  再以高技术侦察的精度看,现阶段高技术侦察的精度已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一是分辨率高。如外军装备的先进的微光夜视仪,能在星光下发现120米处竖立的直径0.15米的竹竿。美军装备的TR—1A高空侦察机,可以飞到21600米的高度,续航时间长达12小时,最大航程4800公里,可拍摄160公里远的图像,分辨率达0.7米,并可将获得的情报随时发回地面指挥所。至于成像侦察卫星,在仪器正常工作,天气条件良好时,其普查分辨率优于3—5米,详查时则优于2米,而美军最先进的第6代侦察卫星其分辨率已达到了0.1米的迄今世界最好水平。二是方向、距离误差小。美军的通信侦察设备FSR—1000通信侦察接收机,其测向精度达0.5—1度,其GPS卫星导航定航接收机使用的高精密度误差不超过15米。
  空间侦察与监视技术备受青睐
  侦察卫星可以不受地理、国界以及气候条件等的限制。在地球上任何地区的上空畅通无阻,优势明显。
  空间侦察与监视技术是航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在不但已经成为战略情报的主要来源,而且其触角正伸向战役、战术范围。空间侦察之所以备受青睐,原因有三:一是侦察范围广,获取情报多。卫星高高在上,视野开阔,在同样的视角下,卫星所观测到的地面面积是飞机的几万倍。一颗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导弹预警卫星,可以连续地监视约占地球总面积42%的区域。当前世界主要军事大国70%的战略情报是由侦察卫星获得的。另据美国情报部门称,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期间,侦察卫星提供了所需情报的90%。二是获取情报速度快。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侦察卫星,每秒飞行七-八公里,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绕地球转一周,这个速度比汽车、火车快几百倍,比超音速喷气式飞机快一、二十倍。更重要的是,卫星在轨道上飞行无须动力,仅靠地球引力和发射时的初始速度维持运行,这是其他侦察工具所无法相比的。三是受限制少,安全系数大。现代战争战场地域广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这就对情报获取与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面防空兵器的长足发展可以在高、中、低空编织成密集的火网,使得除空间侦察外的其它各种侦察手段严重受限,侦察卫星可以不受地理、国界以及气候条件等的限制,在地球上任何地区的上空畅通无阻,优势明显。在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军事领域里广泛运用的今天,任何重大的军事行动和地面目标,要想安全躲过卫星的“眼睛”,是越来越困难了。
  空间侦察对于战争胜负以至于国家安全的重大影响,使它成为世界各航天强国竟相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以美国历史最久,水平最高。仅以照相侦察卫星为例,美国从1959年开始研制此类卫星,迄今产品已发展到第六代。其典型代表是KH—11光电数字成像卫星和KH—12雷达成像卫星。
  KH—11于1976年首次发射成功,其后继改进型卫星具有红外照相能力,能在光线不足甚至是漆黑的夜晚拍摄地面目标。该型卫星还具有很强的机动变轨能力,并且燃料用尽后可由航天飞机在轨加注。在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将此前正在监视伊拉克的5个成像航天器变轨,从低地球轨道监视南斯拉夫。它们以每小时4万公里的速度绕地球飞行,每隔24小时在南斯拉夫目标上空侦察两次。它们每天运作两次斜线飞行,以便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
  而KH—12则是美军为了克服KH—11易受天气影响的缺陷,于1983年开始研制的侦察卫星,该卫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种军用雷达成像侦察卫星。KH—12上装备的高分辨率(0.3至1米)合成孔径成像雷达,能克服雪、雨、云、雾和夜暗的限制,真正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侦察。它不仅特别适用于跟踪和监视舰船、装甲车辆、弹道导弹等暴露和运动目标,而且还能发现经过伪装的武器装备和一些假目标,甚至还可以穿透干燥的地表,发现藏在地下数米深的军用设施。KH—12可以在高轨道上以低分辨率宽视场方式工作,也可以在低轨道上以高分辩率宽视场方式工作,所得数据可实时传回地面。
  侦察的全时辰、全天候和资料实时传输
  随着光纤、微波、激光、传真机、卫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分发的时间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装备有各种高技术侦察设备的军事强国,能够在需要时从空中、水面、地面和外层空间对其侦察对象实施全天候、全时辰的侦察。如电子侦察系统可在任何天候、任何季节截收通信、雷达、制导、导航等信号的内容和技术参数,而雷达成像卫星的问世,则使得恶劣天气对以往光电数字成像卫星的限制和干扰这一难题被成功化解。在南联盟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动用了15至20种不同类型的50余颗卫星,包括3颗高级“锁眼”KH—11光电成像卫星、2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3颗小型光电成像卫星、跟踪与数字中继卫星等。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天晴下雨,或是阴云密布,这些卫星均能为北约战机及巡航导弹提供被攻击目标的详细准确位置坐标,又能为轰炸后的效果评估提供评判依据,便于统帅部及时准确了解前线战事的发展,并为下一步军事行动定下决心。虽然巴尔干半岛的恶劣天气给北约的精确轰炸制成了不少麻烦,但由于北约高技术侦察手段的完善和技术上的先进,南联盟军仍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无法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此次战争最终以北约遂了心愿而告结束,北约的高技术侦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战争中消灭对方力量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能及时获取有关敌方的准确情报并实时传输到己方的打击部队。随着光纤、微波、激光、卫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信息的收集、分发和传输的时间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先进的摄像机可将战场上拍摄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由无线或有线电送到指挥所,指挥员几乎在第一时间便可以看到前方战场上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信息情报的实时传递,直接为“被发现即被摧毁”的战法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