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适合上新三板的十类企业

 cpit58 2016-02-14

一、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
  证监会:(转板预期)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满12个月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互联网时代+可穿戴+机器人+大消费。

 

二、未来2~3年有上市计划的企业

  上市是第二次创业,上市依然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和可以预期的业绩支撑和成长性。从原罪到规范治理,只有时间可以证明公司是一个优秀的公众公司,以一个公众公司的形象提前进入规范的公司治理。

 

三、寻求并购和被并购机会的企业

  中国已进入并购时代,新三板将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成为创业、创新的数据库,成为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的猎物。反过来,中小微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引进面临瓶颈的情况下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被收购)。

 

四、未来没有接班人的企业

  创业者为了退休后的保障或财产对子女的传承,最好的途径显然是把公司变为股票可流通的公众公司。

 

五、未分配利润比较多,想分红又想少缴税的企业

  财税[2014]48号: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暂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六、拟进行股权激励的企业

  企业最珍贵的是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也成为公司的主人,能够分享公司成长的价值,只有上市或者挂牌的公众公司才能让员工持有公司的股权价值予以变现。

 

七、现金流比较好,可以获得银行更多信用贷款的企业

  中小微企业最难的是银行融资,通过规范治理加强增信措施后,基本上可以通过股票质押获得一定的(信用)贷款。如果在挂牌的时候同时引进投资人,部分银行可以给出等额的信用贷款。

 

八、受IPO政策限定暂时难以上市的企业

  新三板是以重信息披露为主交易场所,包容性非常大,那些在A股折戟的企业,最合适在新三板上挂牌(实行分层管理,优势更加明显),如超过200人的公司、担保公司、城商行、小贷公司、PE管理机构以及因业绩下滑被否的企业不仅可以给投资人多一个退出通道,而且可以通过做市商、定向增发、发行债券、优先股等方式实现快速发展。

 

九、有一定盈利能力,又打算融资的企业

  新三板虽然不设财务指标、不限所有制,但是对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个缺乏持续盈利能力的企业是不适合到新三板挂牌的。

 

十、强势品牌效应的企业

  对于那些比较依赖于品牌的消费类企业,上新三板和在各大卫视做广告有一拼,但是费用相差十万八千里。随着新三板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品牌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