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心佛(明超《无门关夹注》)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02-15

 

不是心佛

 

  南泉和尚(池州[安徽贵池]南泉山普愿禅师[748-835],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人,俗姓王氏[因此禅门常称他“王老师”],幼慕空宗。唐至德二年[757]依大隗山大慧禅师受业(始受出家之业),诣嵩岳受具足戒。初习相部[相部律,四分律三派之一。相部之法砺, 对南山之道宣、东塔之怀素而立一派,谓之相部律],研习戒律,次游诸讲肆,历听《楞伽》、《华严》,入《中》(中论)《百》(百论)《门》(十二门论)观,精练玄义。后扣大寂(马祖道一禅师)之室,顿然忘筌,得游戏三昧。一日,为众僧行粥次,马祖问:“桶里是甚么?”师曰:“这老汉合取口(闭上嘴)!作恁么语话(居然讲这样的话)。”祖便休。自余,同参之流无敢诘问。贞元十一年憩锡于池阳,自建禅斋,不下南泉三十余载。(大)太和初,宣城廉使陆亘向师道风,遂与监军同请下山,伸弟子之礼,大振玄纲。自此学徒不下数百,言满诸方,目为郢匠。)因僧问云:“还有不与人说底法么(究竟有没有一个不给人说的法呢,所谓清净法身、佛性是有还是没有呢)?”

  泉云:“有(有啊,当然有了。)!”

  僧云:“如何是不与人说底法(那个不给人说的法究竟是怎样的呢)?”

  泉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不是某种事物和现象)。”

  不说的法虽然有,但无论说它是什么都不对。但这样的回答不是让你找到什么悟到什么,而在于能不能当下狂心顿歇,便同本得。既然什么也不是,既然无论你找到、体会到、悟到什么,都不是它,你怎么可能找到点什么呢?

 

  无门曰:“南泉被者(这)一问,直得揣尽家私(直弄得把自己全部的家当都翻箱底掏出来给人。揣,给与。),郎当不少(狼狈不堪)。”

  颂曰:

  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颂文大意:像南泉这样把自己的所悟所得,全部彻底地拿出来,对前来参问禅旨的人,反复地去说明教导,实际上反而有损于他圆满具足的佛性之德。只有无言才对学人具有真正功德利益,使之契会本心本性。正是因为这样的缘由,哪怕是经历沧海桑田的那样长久的时间,哪怕你一直如此长久地对此追问不休,我都不会有任何的哪怕半点的提示给你!

 

  (明超《无门关夹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