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记 ▪ 阎肃评传 读古文,知时事,悼名人 2016年2月12日,阎肃逝世 【提示】 重点实词 重点虚词 特殊句式 阎肃者,冀州保定人也。十岁随父去乡,客居巴山蜀水,学于渝州大学,好曲乐,学未竟而辞作乐官。 肃貌不扬而多才,人称“全能”,尤擅做词,执笔时清思泉涌,吟哦间妙语云飞。曾为歌剧《江姐》作词云:“红岩之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文辞清雅,情意真切,一时家喻户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闻“阎词”。润之先生闻之大喜,传肃觐见,相谈甚欢。其时,肃仅三十有三。 常人五十而知天命,肃五十而词作丰,且文风与世风同变,心意携民意齐飞。其词不以锻炼雕琢为工,但如天上浮云,随意飘摇而悦人耳目;且似山中小溪,自然流出而沁人心脾,堪称一绝也。所作《敢问路在何方》《说唱脸谱》,辞工旨趣,传诵一时。又曾以“赝品祸人”为意填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孰真孰假有谁知?”语句摇曳多姿,无人知其本意,皆以为言情也。 肃至晚年,壮心不已。戊子年地动汶川,肃已七十有八,心忧故土,请缨抗震,军中不许。肃闻十五勇士空降灾区,感慨系之,夜作《云霄天兵》云:“纵身一跃,雄鹰俯冲;五千余米,顷刻化作绚丽彩虹。”军中将士闻此曲,莫不踊跃奋发,迎难而上。肃公一人,可抵数万兵也。 庚寅年,军工团远赴边地巡演,肃请从,遭婉拒,怒曰:“吾虽双股难屈,犹可缓步,携马桶一只,何处不可往?”或曰:“肃公八十矣,不宜远行。”对曰:“吾乃八零后也,何老之有?!”众人笑之,叹之,敬之。 乙未年秋,有歌者忽言肃公仙逝,官媒多误转,后方知为谣传。 丙辰年正月初五,又闻噩耗,人皆不之信,以为再讹也,后各媒介报之,乃知其非伪也。 别史氏曰:“肃少而聪颖,老当益壮,词作入耳入心。世人误传其去,非咒之也,乃怜之惜之也。而今驾鹤西去,世人皆言其乘月华登天,为天宫作曲耳。可谓'人间痛失娇子,天上喜获明星’。呜呼!阎公去矣,人间天上,必将清曲阵阵;噫嘻!阎公不老,千龄万龄,犹以高歌长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