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动的人没有“自由”?

 昵称535749 2016-02-15
译者: 洋芋酱 原作者: Anil Ananthaswamy

发表时间:2016-02-14

 

如果一个冲动的人做出了什么糟糕的决定,就别再一味地责备他啦!那不一定是他的错。“冲动”这种性格,会让一个人来不及思考想法的正确性和操作性就做出决定。至少,这是在一个经典的“自由意志”实验上验证过的。

1983年,神经科学家本杰明·里波特进行了一项实验,以测试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里波特要求参与者们观察钟面上旋转的点,并自发弯曲他们的手指。当他们想要动手指的时候,他们就必须指出点的位置。当参与者们在进行这项实验时,他们的头皮上连接了电极,这些电极可以给脑电图反馈信息,以便于里波特纪录他们的脑活动。

那他有什么发现呢?他发现,脑活动图像中有一个峰值——潜意识准备。潜意识准备优先于自发行动,准确地说,这发生在人们意识到行为动机的350毫秒以前。他们认为,“潜意识准备”给大脑发信号,让大脑为接下来的行动进行准备。

关于里波特对实验的看法,他将其解读为“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假象”。不过,他解释道,我们并不完全是神经的奴隶,至少在自觉认知和采取行动之间,我们还有200毫秒的时间(下文简称为“否决期”)。里波特解释道,这段时间足够让我们否决掉一些行动了,或者说,行使我们的“自由否决权”。

尽管对里波特的实验解读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但那并没有停止科学家们对其进行调整再度测试。在其他的试验中,它揭示了健康程度与否决期长短的关系。患有妥瑞症(Tourette’s syndrome,多发于3~15岁的儿童,病状为发声性抽动、行为紊乱)的人比没有这种症状的人否决期更短,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是如此。

缺乏“自由否决”的能力

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艾米利·卡斯帕和阿克塞尔·克里尔曼兹决定看看调查结果是否适用于爱冲动的健康人群。他们询问了72名志愿者,让他们完成基础调查问卷,鉴定他们易于冲动的程度。然后,志愿者们都参与了“里波特实验”,研究人员在一旁纪录脑电图的情况。

那些被普遍认为“冲动”的人,他们的否决期确实更短。而且越冲动的人否决期就越短。

“这可能表明,冲动的人抑制行动、控制行为的反应时间更短。”卡斯帕解释道。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艾伦·斯扎格,在理解里波特实验上下了很大功夫。他提醒到,关于这个实验的任何结论,都建立在如何理解试验中不同的信号上。他自己进行的实验表明,潜意识准备并不是一个“告诉大脑准备反应”的信号。他认为,这是随机的神经杂讯堆积起来的信号,恰好这个信号超过了反应的阈值,让一切行动变得可能。

但是,很多神经科学家仍然偏好里波特关于潜意识准备的解读。如果真的是这样,斯扎格说,研究表示“冲动的人可以否决自己行动的时间更少,因为他们的否决期更短。”

“抛开对于实验解读的争议不谈,这个发现可能指出了研究“冲动性格”的新方向,而且它还与躁郁症这样的综合征相关。”斯扎格说。

链接寻找:谭木木

翻译:谭木木

校对:Candy

本文系洋芋网原创,由蝌蚪五线谱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