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中国十大名匕首(盘点)

 沐云清影 2016-02-15



第十:铜匕首

古代名匕首。《妖乱志》:'肃胜纳财于吕用之,求知盐城。高骈有难色,用之曰:一宝剑在盐城井中,须灵官取之,骈许之数日,胜献一铜匕首,用之曰:此北帝新佩也,得之者,兵不敢犯,骈宝秘之,常持以坐起。'

大家都看 >>> 微信公众号文玩圈

文玩百科全书 权威挖掘 深度解析

辨伪存真利器 专家标配 玩家必备

长按复制“wenwanquanzi”进行添加关注


第九: 梅花匕

古代名匕首。其形为两端有枪头的锐器,长约一尺二寸,铁制,当中作握手用,其杆为圆形或方形,上缠绸带,握手处有一个月牙开拓护手刃,使用时,一般左右两手各持一匕。这还是匕首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我觉着这超出匕首的范围了都~

第八:羊角匕首

古代名匕首。《虞初志》:'有尼授聂隐娘羊角匕首,广三寸,为其脑后藏匕首,而无新伤,用即抽之。'《说渊聂隐娘传》:'隐娘自言,被一尼挈去,教之剑术,授以羊角匕首。'

电影·聂隐娘效果图

61年河北青龙抄道沟出土商代晚期羊首曲柄短剑


第七:徐氏匕首

古代名匕首。《典论》:'徐氏匕首,凡斯皆上世名器。'


第六:百辟匕首—清刚

古代名匕首。《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匕首三,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

{《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宝刀,一曰灵宝,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又作露陌刀,一名龙鳞刀

魏太子丕造百辟宝刀三:其一长四尺三寸六分,重三斤六两。文似灵龟,名曰灵宝。其二采似丹霞,名曰含章。长四尺三寸三分,重三斤十两。其三锋似霜。刀身剑挟,名曰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曹丕集,剑铭》)}

三国及两晋初期,钢铁到剑生产数量巨大,遗憾的事国内保留下来的实物极少,少数标本多仅存刃体且大多锈蚀断裂,实不知曹丕所铸这三把匕首形如何。不过那个时期的百炼钢技术及淬火工艺已相当高超,延续汉唐时代的华丽装饰也不一定。即为宝剑(匕首),可以想见其精美及强悍程度了。


第五:百辟匕首—扬文

古代名匕首。《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匕首三,其二曜似朝日,名曰扬文。'


第四:百辟匕首—龙鳞

古代名匕首。《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第三:虞帝匕首

古代名匕首。《汉书·王莽传》:'莽绀服,带玺笔,持虞帝匕首。'虞帝用的匕首是不可能了。猜测可能是取名“虞帝”。汉代钢铁刀剑也比较成熟,以环首、玉具为流行标志。各种金铜雕刻兽纹、玉装具、鎏金、鎏银都不在话下了。


第二: 徐夫人匕

古代名匕首。《史记·刺客列传·荆轲》:'燕太子丹使轲刺秦王,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粹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故此匕首后世名为“徐夫人匕首”。

第一: 鱼肠

古代名匕首。勇绝之剑。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打算暗杀吴王僚,伍子胥推荐专诸作刺客。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即鱼肠剑,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五把青铜名剑之一,全长35cm,剑柄11cm,剑身22cm,剑宽2.2cm ),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

关于鱼肠剑名称由来:一种说法是认为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鱼肠,这种鱼肠倒不是指生鱼的内脏,而是要将一只鱼烤熟,剥去两胁,然后再看鱼肠,则有点像古剑剑身上的纹路,曲折婉转,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据说清朝吴大皙藏有战国鱼肠剑的墨拓本,满刃花纹毕露,就宛如鱼肠一般。其实不光是鱼肠,剑纹还可以像龟文、像高山、像流波、像芙蓉……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鱼肠剑之得名,就是由于它小巧得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一种可能是鱼肠剑的剑身细长柔韧,能够沿鱼口插入,在鱼的胃肠中曲折弯转,而抽出时则恢复原形,钢韧无比,熠熠生光;另一种可能是鱼肠剑为诸多名剑中十分小巧的一枚,如短刃,如匕首。

按照书上记载 鱼肠剑是类似上图的青铜剑呢。不过找不到相配的图,上面这个怎么看都不像鱼肠剑啦。姑且看下学者们推测的欧冶子铸【纯钧剑】(下图)参考下吧~

下图现代仿古设计百炼钢鱼肠剑:

【其他】:

龙泉宝剑·电影《龙门飞甲》新月短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