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西方情人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洛水拾贝 2019-02-14

原标题:在西方情人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原创】孙成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情人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引起人们对这个洋节的议论,今年的话题似乎是爱情到底要不要仪式。

情人节来源于欧洲,它的英语原文是“St.Valentine's Day”,如果音译的话,应该翻译成“圣瓦伦丁节”。但不知哪位翻译界的老前辈在信达雅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考量之后,把它翻成了“情人节”。

瓦伦丁(Valentine)是一个人。关于情人节的传说,笔者在网上检索了一下,大概有六种说法,其中跟瓦伦丁有关的只有两种。

第一种的确与情有关。公元三世纪的古罗马皇帝出于战争的考虑,禁止年轻人结婚,但是有一位名叫瓦伦丁的神父无视禁令,私下里仍然悄悄地为有情人主持婚礼。此事败露后,罗马皇帝在270(一说269年)年的2月14号将其绞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为有情人做主的神父,就把他殉难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丁日”,也就是后来的情人节。

第二种说法与信仰有关。在公元三世纪的古罗马时代,基督教被天主教视为异端邪说,信奉基督教甚至意味着危险与死亡。瓦伦丁本是一名天主教徒,但他经常援助受迫害的基督教徒,以至自己后来也改变了信仰,信奉了基督教,因此被罗马皇帝推上了绞刑架。这个与爱情毫无关系的殉教事件,不知什么时候与“表白爱情”的习俗拉上了关系,成了“情人节”的来历。

大多数人比较相信第一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也许能从源头上就与“情”字扯上关系,笔者则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在古罗马时期,因信仰而殉教的事情比比皆是。另外,1969年,梵蒂冈在一系列典礼改革中,已经将圣瓦伦丁日废除,原因是无法证实瓦伦丁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

实际上,将“St.Valentine'sDay” (圣瓦伦丁节)翻译成“情人节”,也未必就“雅”。因为“情人”一词在汉语当中除了“恋爱中的男女双方”之外,还有“情妇”或者“情夫”的意思。不管是“老情人”还是“小情人”,在语感上都会给人太多的暧昧想象,应该说它不完全是一个褒义词。

十多年前,国人对“情人节”还是比较陌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情人节”之类的洋节如潮水般地涌来,一下子走进了国人的生活。人们对洋节的热衷程度大有压倒中国固有的传统节日的趋势。如果在“情人节”这一天,只是年轻的情侣们表达感情或者给剩男剩女们提供一次寻找人生另一半的机会,倒也不失西方节日的那种浪漫氛围,但是,现在已婚夫妇,甚至已经结婚几十年的老夫老妻,也要来凑个热闹,未免就有点俗不可耐了。

西方节日进入中国,跟商家的推波助澜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每年在“情人节”到来之前的好多天,商家就开始大肆炒作,饭店推出情侣套餐,宾馆推出情侣房,卡拉OK推出双人间等等,不一而足。商家使尽浑身解数,尽可能创造更多的发财良机,从某种意义上讲,“情人节”是商家的“宰人节”。

笔者并不反对西方节日,只是希望在接纳西方节日的同时,充分了解其中蕴含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而不应该把它们变成一次狂欢或者是享乐、甚至是偷情的机会。

笔者在2002年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中日两国情人节中的文化”的小文,刊登在2002年第12期《日语知识》上,对中日两国“情人节”的文化异同进行了比较。当时,情人节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到如今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时隔14年重读此文,不由得感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速度还是相当之快的。

原文转载如下:

中日两国“情人节”中的文化

月14日的“情人节”或“圣瓦伦丁节”,该节日起源于欧洲,原是为纪念269年殉教的基督教圣人圣瓦伦丁而设立的节日,后与罗马当地的信仰结合起来,逐渐发展成为女孩子表白爱情的日子。这一节日何时传到日本不得而知,但在1958年前后大规模地流行起来,甚至将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卷了进去。在日本,这一天女孩需向男孩赠送巧克力,有些小男孩没有收到巧克力,孩子倒没有什么,孩子的母亲却为自己的宝贝儿子没有女孩喜欢而感到不平,甚至有些母亲自己买巧克力送给孩子,并说:“今年妈妈送你巧克力,明年让可爱的小女孩送。”

在情人节的发源地欧洲,情人节只需送一些花,并没有赠送巧克力的习惯。赠送巧克力可以说是日本独特的习俗。本来巧克力只限于送给自己喜欢的人,但后来精明的日本商人发现有利可图,便加紧宣传,巧克力不仅要送给情侣,而且也要送给自己的上司或在一起工作的男子,并把这种巧克力起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人情巧克力[義理チョコ]”,在日本有一句谚语叫做“人情与褌缺一不可”。“褌”是日本男子过去经常穿的兜裆布,没有了就没法见人。在日本社会中,“人情”就象“褌”一样重要,少了就出不了门,见不了人。既然是“人情巧克力”,那么就与爱情没有关系了,一下子变成了不可缺少的东西,不送则影响同事关系。因此,巧克力商家在这一天可以销售大量的巧克力。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年轻女性在情人节这一天用于巧克力的消费大约为1万多日元(相当于人民币780元左右)。其中真正用于恋人的只有3000日元,其余均为“人情巧克力”的消费。不仅如此日本商人还设立了一个欧洲根本没有的“whiteday”或者叫“marshmallow day”,时间是一个月后的3月14日,在情人节收到巧克力的男子在这一天必须要向赠送巧克力的女孩还礼,礼品一般是白色的东西,比如果汁软糖(marshmallow)或小甜饼(cookie),部分女性内衣制造商也来凑热闹,提倡送女孩名牌内衣。至此可以看出,情人节送巧克力实际上完全是日本商家精心设计的一个大阴谋。

在我国,过去说到情人节,那就是“七月七”,并有一个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该传说最早出现于《诗经・大东诗》中,古代有不少版本,广为人知的是:王母娘娘的闺女织女私自下凡与贫穷的牛郎成婚,后被王母娘娘发现,派人将织女抓回天庭,牛郎带着两个孩子追赶,刚要追上时,王母娘娘用金簪一划,眼前出现一条银河,从此两人隔河相望,相思而不得相见。后来也许王母娘娘可怜两个外孙,遂允许两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一次。每逢这天,喜鹊飞来搭成鹊桥,牛郎与织女便在鹊桥上进行一年一度的相会。“鹊桥”一词也成为汉语中具有特定意义的词汇。如“鹊桥相会”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的团聚。“搭鹊桥”则表示为未婚男女撮合(为已婚男女撮合不能叫“搭鹊桥”,而叫“拉皮条”)。现在报纸或杂志一般将征婚广告栏目叫做“鹊桥”。“七月七”可以说是东方的“情人节”,在古代中国,这一天的晚上未婚姑娘在自家庭院之中供奉水果,面向星空祈求织女使自己心灵手巧,将来能找到如意郎君,婚姻美满幸福。故七月七又叫做乞巧节。这一节日很早就传到了日本。日语叫做“七夕”。在《万叶集》中,歌咏“七夕”的诗歌高达130余首。奈良时代(710年~784年)乞巧节的风俗也传到日本,并成为朝廷的重大节日活动――“节会”之一。用于“七夕”祭祀活动的针线工具,现在仍保存在日本正仓博物院中。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日本中央政府设立了“织部司”,专门负责祭祀织女的各项活动。江户时代(1608年~1867年)“七夕”与正月7日(人节)、3月3日(上巳节)、5月5日(端午节)、9月9日(重阳节)一起,成为幕府的五大节日之一,并逐渐传入了民间。

现在,“七夕”仍然是日本的一个重大节日活动。仙台市的“七夕”是日本东北地区三大传统节日活动之一。这天日本女孩在庭院之中供奉食品,所不同的是她们用细竹装饰庭院,在五彩诗签上写下自己的美好愿望或诗歌,折好后挂在竹枝或竹叶上,祈求书法与女红的提高。细竹就宛如圣诞节的圣诞树一样。虽说日本也知道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的故事,但由于古代日本妇女以沉默温顺为美德,因此多么大胆的女孩也不敢在诗签上表白爱情,至多写下“但愿学业有成”等无关疼痒的话。不象现在在情人节这天火辣辣地直接表白爱情。

在论及婚姻时,中国有一句谚语叫做“有缘千里一线牵”,“一线”中的“线”指的红线。虽说中国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谚语,但对其中红线的由来了解的并不多。“红线”来源于唐代李复言的传记文学《续幽怪录定婚店》,说是一个叫韦固的书生,一天晚上途经宋城,遇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坐在地上借着月光翻阅书本,韦固上前窥视,一个字也不认识,他向老人仔细询问之后才知老人是掌管人间婚姻的神仙,所翻阅的书籍是婚姻簿。所以今天将媒人称之为“月下老人”或“月下冰人”,简称“月老”。韦固看到老人口袋中还有一根红线,便问其有何用途,老人说不管是恩是仇,只要用这根红线拴住他们的脚脖,他们就得结为夫妻。韦固忙好奇地问自己未来的妻子是谁,老人说是一个穷困潦倒卖菜老太太的闺女,韦固大怒,派自己的仆人去杀那女子,未能成功。数年后,韦固娶一官宦人家女子为妻,洞房花烛夜当韦固揭取新娘的红盖头时,发现她正是当年那位卖菜人家的女子。韦固不得不惊叹姻缘仍前世所定,不可抗拒也。从这个故事中也可看出古代中国人相信婚姻爱情仍是命中注定的缘份,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今天不少中国人仍然相信缘份的存在。

“红线”的传说,日本的老辈人也知道,但在日本红线所系的不是脚脖子,而是左手的手指,据说这是因为十指连心的缘故。

——原载2002年第12期《日语知识》

【原创】孙成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