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间竟有如此仙逸楷书!

 紫嫣雅閣 2016-02-15


太白仙居久探求,不知何处是沙丘。

已征文献穷坟典,终见碑铭脱隐幽。

---刘友竹诗评《北齐沙丘碑》


先说说历史价值。此碑于1993年泗河枯水季节在兖州城东南一里许之泗河内出土,厚22厘米。上镌文字26行,每行8字,字大约3厘米见方。文字前无标题,后端已残缺。现有文字基本保持完整,清晰可读。因文中有“沙丘城”字样,习惯称之为“沙丘城碑”。碑现藏兖州市博物馆。


这碑楷,非常不简单,结体为楷书,波磔有隶意,此碑是块佛碑,碑文的内容赞美佛教的教义,描述庙宇的情形。碑文的书法,是由隶向楷过渡的字体,笔峰犀利秀美,字体工整严谨,透出迷人的书法艺术神韵。其拓字被视为书法珍藏。文中有“大齐河清三年(564)岁次实沉于沙丘东城之内”等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碑刻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移家山东家居兖州的铁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诗:“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薛天纬先生曾谓:近百年来,李白研究的最大实物发现,就是沙丘碑。著名李、杜研究专家蜀人刘友竹先生1994年来兖州时见到此碑,万分惊喜,当即赋诗一首:


太白仙居久探求,不知何处是沙丘。

已征文献穷坟典,终见碑铭脱隐幽。

-刘友竹诗评《北齐沙丘碑》


当然,对于书法人而言,此碑刻的书法价值极高,这才是关键所在。其书飘逸秀美,舒展自然,结体为楷书,波磔有隶意,堪称为北齐时期书法的珍品。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