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之春晓园

 kunzhu 2016-02-15
    对于 “春晓园”,可以说是慕名而去。
    春晓园,确切的说应该是“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不过我本人更喜欢“春晓园”这个名字)。
    唐大慈恩寺是公园624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即唐高宗)为了追悼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在皇宫城南晋昌里的“净觉故迦蓝”旧址营建的新寺,面积342亩,是现存寺院面积的7倍,整个工程“穷班垂巧艺,尽衡霍良木”寺院建城后,极为壮丽。唐太宗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当时的大慈恩寺是唐代规模最大额寺院,寺院新建落成时,唐代高僧玄装受朝庭圣命,为首任上座主持,寺内的大雁塔是他亲自督造的,并在此翻译佛经十余年,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从建寺至今,大慈恩寺在战乱中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唯独大雁塔完整的保存了下来,现存寺院只是当时的西塔院。1988年日本船桥市与西安结为友好城市,并出资在原唐大慈恩寺遗址上修建了“春晓园”。
     2007年,为丰富广大市民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在原“春晓园”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并更名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公园以大草坪及大乔木,大缓坡的公共空间为设计理念,为广大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开放式园林景观。



..................................我是分割线..............................................





西安之春晓园
赶早去春晓园  ,再次经过大雁塔音乐喷泉,白天的喷泉较晚上相比,逊色不少


西安之春晓园
“春晓园”北入口叠石流水景观


西安之春晓园
换个角度可借 大雁塔 成景,这就是所谓的“借景”吧


西安之春晓园
与市政人行道相接的依然是水景,有一定高差,水景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西安之春晓园

西安之春晓园
无论从用材还是细节上,都做得很细致




西安之春晓园
通向园内的次出入口


西安之春晓园
在高差的处理上值得借鉴




西安之春晓园
在迭水上设计有休闲座椅的木平台。


西安之春晓园
这种小巧的休闲空间很适合晨练


西安之春晓园
末端的一个小水景


西安之春晓园
由卵石与石条相结合铺成的游园小道


西安之春晓园
春晓园水景的源头,可以说是  “泉眼”


西安之春晓园
顺流而下,在这样堆满石头的小溪边行走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西安之春晓园
小桥那边便是传说中的“白石滩”


西安之春晓园
在没有注解的情况下,我也不知道石碑上刻的是什么

西安之春晓园
白石滩的背面

西安之春晓园
白石滩正面
“白石滩”,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白石滩》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中式古典园林在造景上很讲究意境美
若能将古典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很好的运用于园林造景,不仅能设计出优秀的景观,更能增加景观的文化内涵


西安之春晓园
顺着白石滩往下便是“飞瀑亭”,为何会命名为飞瀑亭呢?

西安之春晓园
由此可见,“飞瀑亭”也确实名不虚传


西安之春晓园
从远处看飞瀑亭或许更有味道,不可否认,距离确实能产生“美”。


西安之春晓园
挑出水面的观景木平台,坐在那个位置喝茶聊天应该是一种享受。
(可惜我赶着下午去兵马俑,没那个闲情去喝茶)


西安之春晓园
水景的尽头,水质有点令人失望

西安之春晓园
卵石与石材搭配的铺装,好像是机割——细纹面


西安之春晓园

西安之春晓园
“春晓园”南入口



.............................分割线............................................................


换条路线走回北入口

西安之春晓园
园内的佛像

西安之春晓园

西安之春晓园
曲江春晓,很有诗意的命名


西安之春晓园
水景的每根柱子上都刻满文字,内容没有去细看,不过类似这样的柱子,应该可以算是中式古典园林的典型元素之一吧



西安之春晓园



西安之春晓园
而这条人行道上的柱子相对简洁,造型有点类似石砚的磨墨,四面刻上四言古诗,穿行其间,饶有趣味。




...........................我是分割线.............................................




“春晓园”,确实是中式古典园林的成功典范,可以借鉴的元素,做法不少。

从上午8点多在春晓园呆到中午12点,然后草草的吃了个午饭,休息一下,下午1点多去火车站做游5路车去兵马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