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住家庭的真正价值

 超越梦想之上 2016-02-15

守住家庭的真正价值

白卷 2016-02-14 10:18

守住家庭的真正价值

旧历除夕那天,我读完沈迦《寻找苏慧廉》。被后记中最后一段深深打动:

近日我因父亲住院手术,临时飞回老家。昨天在病房里,我们不知怎的说到了祖母,父亲突然涕泪纵横。

他哽咽着对我的小叔、他的弟弟(小叔因家庭成分不好,年轻时便被支边云南,从此落户边陲)说:“妈妈受过的苦,那时你们在外地,不知道。”

我平生只见过两次父亲泪流满面。另次是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日祖母去世的那天深夜,父亲流着泪为刚过世的祖母梳头。

那年我还只有十四岁,我站在医院病房昏暗的门口,目睹了人生最难忘的一幕。

今年,我已是父亲当年的年龄,而眼前这个躺在病床上为他母亲哭泣的人也已年逾古稀。祖母如果健在,今年正好一百岁。

我忽然想,我为什么会被感动?家庭的真正意义究竟在哪里?为什么每一年,中国的民众都会像候鸟一样千里飞奔回归家乡,宁愿忍受各种无聊的问候、繁复的礼节和无效沟通的人群?

我从十四岁离开家,二十年来每每独行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虽然每一年都会回家,但却似乎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根源所在。这些年每多艰辛,又因此养成习惯,无论遇到何事,心里面第一个响起的声音总是:来吧,谁怕谁?

这种对抗的观念统领了我的情感,以致于在我的心中,家的概念越来越概念化。我不喜欢那些繁文缛节,更不喜欢被强迫做东做西,对人头拥挤的人群,时时想要逃开。而这些,往往是中国家庭的标配,在上一代人,哪一家没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关系链?

可这几年,我慢慢对对抗感到怀疑。我不再年轻,而世界永在变化,总有一日,我也会成为老古董,那些成长起来的儿女少年,所接受的价值观与我们必然不同,是不是这种对抗也是我的未来?我看很多书主张逃离原生家庭,使用的正是对抗的方法,这让我经常感到忧虑。

很显然,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也不能保证按照现在自身理解掌握的方式教育子女,他们就一定会理解我们,并在成长期间不会叛逆,最后不去使用对抗的方式。如果按照心理学的理念,其实对抗和叛逆根本不可避免,到那时,我们又当如何选择呢?

图图说,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在我看来,和解,永远是最好的办法。问题只是如何和解,以及在怎样的基础上。

这就要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家是什么?是心灵的港湾吗?是家人联系的纽带吗?是故土故乡吗?我以为是也不是,它的核心是爱。

是对家人的爱,对自己的爱,是对未来的爱,他们是相互信任、相互抱团取暖的最后一群人。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那这样的家庭其实聊等于无。

那些被说滥了的所谓“原生家庭的伤害”,永远不是因为爱,而是以爱之名出现的“控制、依赖、恐惧和幻想”等等。

真正的爱是柔软的,是放手,是牵挂,是理解,是相互支撑。所谓家人,就像圣经中所说,乃在“万事相互效力”。

有一段时间,我们很喜欢美剧《摩登家庭》。这是部与大陆《我爱我家》类似的喜剧。我从里面学到爱和包容,更学到爱其实需要时时沟通和交流。

我特别不喜欢中国传统中说话含含糊糊的方式,而《摩登家庭》给我的启示是,在合适的场合坦诚坦白的交流所想,其实是最有效的方式。

当我们明白对方所想,知道分歧的点在哪里,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去解决问题,否则,它终究会形成裂痕。

我相信,一段感情的破裂,最初缘于沉默,而最后归于沉默。因为沉默是拒绝交流的最佳途径,而中间,则是无边无际绕着圈的误解。

我们在对抗的同时,往往没有问过,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并固执的坚持?有没有可以取代的方式?他们为什么总是不理解?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为什么会坚持一种方式寻找自我价值?

粲然在做三五锄时,给他的父母写了几封信,其中第二封被放在书中,她直白的写出了自己与父母一代在带小孩子上面的分歧,并说明了她所认为的真正的教育目标,最后她要求:

米尼出生的这个时代,这个“鼓励他成为自己”的环境,是由您们的父母、您们、我们,好几代付出漫长岁月的努力一起争取到的。一定得放手鼓励他成为自己。不然,不仅对不起他的人生,也对不起我们心里对真正美好人生的向往与梦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米尼漫长而奇幻美妙的人生,最开始的灵魂搭建,不在于一粥一饭一伸手一次玩具的归属,而在于每一次情绪的认同,每一次选择的支持,每一条秩序的合理建立,在于他真实地看见自己,公正地看待环境。

有这样有力的爱,这样明晰而团结的家庭支持,即使他以后贫寒、没有好学历、没有好工作,他仍旧会有丰富和饱满的内心,依然会是身心平和、了不起的孩子。

而这样联结着爱的养育,也帮助我们突破原来困于自己时代中,时刻焦虑的“我”。在生命延续里看见自己和这个世界未来——这样的事情,才会真正得以实现。

我想,这就是“教育”真正的含义吧。

爸爸妈妈,在没有米尼之前,我认为“不失败的一天”就是银行卡多进几个钱,有人爱我,有人对我说好听的话。我的工作受到肯定——以此种种。

有了米尼之后,对于我而言,每一个“不失败的一天”,都是家人能坦诚看到自己,坦诚生活,紧密联系的一天。

一生一次之爱,一生千百万次之爱的演练。

我喜欢这种方式。

也许我们既没有学会坦诚说出所想,也从没有认真倾听。

我相信,破碎的家庭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教育,包括破裂原生家庭,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一种好的教育,会缺乏家庭的共建。而在我们的人生中,如果不从破裂中重建,也不能形成完整的自己。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话,叫“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它不但在学校教学中是至理名言,在家庭中也是一样。我们需要坦率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做出我们认为正确的行为。用真诚表达爱,并最终守护住家庭的真正价值所在。

爱,是相互成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