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收账款风险识别的研究动态

 jasonhu1998 2016-02-15

    识别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包括辨别应收账款风险要素,衡量应收账款质量,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和流动性。应收账款风险的识别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将识别的风险与企业销售收款业务流程联系起来,以完善企业的销售收款业务流程。应收账款风险的识别有利于企业对自身持有的应收账款风险状况做到及时掌控。应收账款风险的识别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评价,信用管理科学有效的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水平较低,反之较高;第二,考察应收账款本身的质量状况,反映应收账款质量的各项指标显示企业应收账款质量较差,那么企业很大可能被高风险的应收账款所累;第三,客户信用状况的分析,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及时收回货款。
    首先,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识别可以通过分析公司的信用管理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机构在进行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活动中发挥的效用来进行。李强(2002)认为应把应收账款作为非货币性资产管理,在货物发出、未收回货款前,应进行跟踪监控。也就是说,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除了要涉及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外,还要增加信用管理部门,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应尽量减少赊销,视客户的信誉度不同采取灵活实施销售措施,例如根据不同赊销客户的信用状况、不同付款期限的应收账款采取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收取利息的办法和要求客户提供抵押、所售的产品降低价格一次性完成货款收入、签发承兑汇票、对客户赊销期加以控制等措施。首先根据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环境制定出合理严谨的收款制度,量化收款责任,分配好收款岗位的人员数量并且注意提高其专业素质,对其工作效果进行合理的考核,加大催收力度,为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积压调动起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最大积极性。
    孟庆福(2006)研究发现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 5855 亿元,提出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风险监督体系。吴剑东、肖云(2006)认为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对保障交易活动正常有序起到重大作用,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降低坏账成本和提高收款效率,保障企业持续经营和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其次,应收账款本身质量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对企业而言,要识别自身的应收账款风险需要评价应收账款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规模,计算应收账款在短期内转换成现金的快慢程度,并与企业的竞争对手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张友棠、张勇(2006)认为企业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分析平均收账期较为普遍的指标是销售变现天数指标。虽然与不同的客户签订的赊销合同的信用期限不同,但一定时间段内收回应收账款的天数可以通过销售变现天数来计算。销售变现天数在计算中通常采用年度平均法或季度平均法,而年度平均法的误差比较大,一般采用季度平均法。一个季度的销售变现天数=本季度应收账款总额/本季度赊销总额×92。
    应收账款属于经营性流动资产,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对企业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应收账款质量的评价要考虑其对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即对企业扩大销售规模和资金及时回笼的影响。钱爱民、张新民(2009)指出应收账款是企业在开展自身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拥有或控制的,在使用中能够给企业带来正常经营利润的资产。在对企业经营性资产进行质量分析时,应首先在整体上以经营性资产的运营结果为考察重点来对经营性资产的质量进行界定。也即是说,对应收账质量的评价可以从周转性、保值性及获利性来衡量。
    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效率的一个常用指标,同时也为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提供了参考。杨雄胜、缪艳娟和刘彩霞(2000)提出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应结合其他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来更加准确的计算和衡量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年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但由于企业赊销资料作为商业秘密不宜对外公布,并赊销收入额也往往无法直接取得,所以一般用销售收入净额来代替。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高估了应收账款周转效率。现行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已难以反映流动资产的营运效率。
    最后,客户信用状况的因素是影响应收账款风险最直接的因素。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及时收回货款,客户能否及时还款直接影响到应收账款的流动性和风险,因此,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估有利于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识别。以信用为基础的应收账款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货款能否及时收回带来了挑战。黄群慧(2002)则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查来探索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债务人经营状况不好,遭遇严重亏损是企业不能及时偿还欠款的主要原因;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形式下的过渡赊销也是导致应收账款累积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比较大比重的应收账款被拖欠亦由交易企业因本身要进行改制和产品生产经营的战略转型,以及组织内部的结构需要调整导致的;至于那些因为信誉不佳而长期拖欠的货款比例也没有如外界想象的那般多。因此,不断更新企业内部组织经营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让其与息万变的外界宏观经济环境相适应才是企业必须要做且不断完善的。

     对于如何评价赊销客户的信用状况,如何衡量客户的还款能力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韩家平、蒲小雷(2001)提出了“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是一套结合了西方管理技术、中国市场信用现状和中国企业管理特点的管理模式。“3+1”科学客户授信管理模式将西方管理技术和本土企业管理文化紧密地结合。“3+1”科学客户授信管理模式由四项内容组成,其中:“3”是指 3 个相互关联的客户授信管理机制——前期、中期和后期客户授信管理机制;通过此机制首先应该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估,然后对企业产生的债权进行保障,最后,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建设。“1”是指:企业组织结构中必须建立 1 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培养信用管理人员。袁秀兰(2005)认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加强事前控制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企业在面对赊销业务时,需要对交易方的资信状况和本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综合的评价,特别是运用“五 C”系统对此项业务进行分析:其次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治理制度也是必要的,构建完整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对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信用管理部门和采购部门的职能职责要进行清晰界定,要求各部门及时更新数据并做好记录,以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回收。程新生等(2010)在客户信用风险传统评价方法基础上,增加公司治理因素形成了“7C”评价法,强调从制度角度对客户长期风险进行评价。Giannetti et al(2011)研究发现买卖双方的市场地位对赊销政策条款有重要影响,市场地位高的买方将获得更为优惠的条款,同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供应商会为提前付款提供更优惠的折扣。企业倾向与为品质优良的客户提供宽松的赊销政策,在进行赊销之前需要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