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钱遗珍:宣和通宝背“陕”银钱

 老刘tdrhg 2016-02-15

白银在宋代已较广泛地作货币使用,主要是作贮藏及大额支付,而银钱均属赏赐赠时所用,并不在市面上普遍流通。《武林旧事》记载,宫中嫔妃怀孕至七月,即赐予银钱。《容斋四笔》记述皇室子弟在宫邸生男产女时,邻里官员均进献以金银制造的洗儿钱。宋代的银钱在当时量多用广,并不稀罕,但在流传过程中,常被销熔作锭或改作首饰,所以量减日珍。尤其是“靖康之难”,昏庸无能的徽、钦二帝下令搜刮城内百姓的金银送金军议和,加上金军攻下京城,掠尽皇宫及全城权贵珍奇珠玉及所有金银制品,金银钱能遗存至今者凤毛麟角。

这枚宣和通宝背“陕”小平银钱(见图),外径24.3毫米、穿径6毫米、廓厚1.7毫米,重5.8克,黑漆古包浆下显露出浑厚凝重的褐红色银锈及温润银质;钱面宽轮狭廓,地章微突,穿口干净,右下缘遗存流传中的砸碰凹痕;钱背除左下侧略平夷外,其余部位均较规整。该钱钱文清楚,瘦金体,顺读,书体妍丽,笔画老辣,潇洒俊逸,背穿上的大“陕”字恣肆纵横,敛聚透力。背“陕”字宣和铜钱存世原已稀少,银质者乃钱中之珍。

据史料记载,徽宗赵佶政治无能,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贪污横暴,滥增捐税,穷奢极欲,兴建华阳宫,大搞“花石纲”,强推当十钱,大行夹锡钱,造成民病壅滞,私铸泛滥,仅“以私钱得罪者十余万人”,“东南钱额不敷,宣和以后尤甚”。对此局面,时任陕西转运副使请铸小铁钱以权之,徽宗大悦,御书宣和通宝为钱文。从此开铸小平背陕字的铜、铁钱,除用于国内,铁钱也作为对西夏贸易的货币。

徽宗御书的宣和通宝,是宣和钱中唯一的瘦金体钱文,虽保留了瘦金体的风格,但较铁画银钩已逊一筹。因此,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中说:“到了宣和年间,他已是四十多岁的人,暮气沉沉,所以陕字宣和钱文圆润得一点劲道也没有了。”这种发展过程只要看“通宝”两字就可以看出来,特别是“通”字的“用”部和“宝”字的“贝”部,与崇宁、大观骨骼清秀、纤细刚劲相比较,的确不如从前了。

背“陕”宣和通宝中的“陕”字既纪地又纪监:纪地是宋太宗至道十五路之一的路名。治所在京兆府(今西安),辖境约当今陕西和宁夏的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及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地区。熙宁五年分为永兴军、秦凤二路,习惯上仍称这二路为陕西路;纪监,是指陕州监,监址在永兴军路的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自神宗熙宁四年设置,到徽宗时,一直在州东、州西分别铸制铜、铁钱,大观以后,岁铸铜钱达10万贯。银质背“陕”字宣和通宝铸于此,并非行用,乃是呈送朝廷。

如今,这枚钱面布满氧化腐蚀痕迹的“宣和通宝”背“陕”银钱,无疑为宋代遗世银钱中增添了不可多得的品种,收藏研究价值显著。

成交价:RMB 1,150,000---成交日期:2011-07-03

成交价:RMB 1,800,000---成交日期:2011-07-05

成交价:RMB 6,500,000---成交日期:2013-07-05

成交价:RMB 2,260,000---成交日期:2011-08-29

本为艺术论事团队、通俗古玉作家古董古玩经纪人编辑。

实时输送最专业的古玩鉴定知识,欢迎订阅此账号!

微信公众号:古玩交易中心,我们 爱 护 原 创,转载需注明出处,谢谢。

文玩艺术品微信交流:152213880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