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开铸“嘉靖通宝”,为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此种钱币存世较多。在铸行方面,朝廷先下诏命令两京宝源局开铸此钱,并令工部按照永乐、宣德时铸钱标准在其他四省开铸,铸量比永乐、宣德时略有增加。 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千钱重七斤八两。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时,改为每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千钱重八斤。 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旋边、金背等钱。火漆就是二次熔炼,旋边就是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经四火熔炼之黄铜,俗称“四火黄铜”。 嘉靖通宝钱大都为小平钱,仅在十三年时,令工部宝源局仿洪武钱五等式铸小平、折二、当三、当十大钱,于钱背穿右侧铸“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字十”。此套钱为记重钱,各只铸三万,且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因为并未流通,因此传世也少,传世品中有一背穿右直书“一钱”的记重钱,为孤品。值得一提的是,世宗所出的钱比前代各钱要精美。 本为艺术论事团队、通俗古玉作家古董古玩经纪人编辑。实时输送最专业的古玩鉴定知识,欢迎订阅此账号! 微信公众号:古玩交易中心,我们 爱 护 原 创,转载需注明出处,谢谢。 文玩艺术品微信交流:15221388067 |
|
来自: 老刘tdrhg > 《1、钱币/票证/首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