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我的课堂有一个误解,他们会跟我说:“我就喜欢你这样不重技术的老师,喜欢你的这种不讲技巧的课堂。” 其实看我的画就可以看得出来,我是很重视基本功的,而我自己每年都会反复练习基本功。基本功虽然是基础,但是我不会对新学员强调这方面的练习。这貌似很矛盾,为什么看重,却不强调呢?
其实恰恰因为我非常重视基本功。 基本功要扎实,一定会经历一个比较“苦”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枯燥,且没有捷径,也非一日之功。我希望来学习的人并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能够长久深入,因而这个“苦”的过程,我会希望伴随着“爱”而来,才能吃苦如甘。 就如同非常在意的一段关系,会特别在乎其中有没有“爱”一样。
学员浅尝辄止,如流水一般过,对老师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备好一份课程,便可以重复的讲一遍一遍,只是需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吆喝上,做好招生的功夫。只是做重复的事对我来说却是很困难的,这让我觉得累。 我倒是喜欢花许多功夫在学员的心态上,慢慢唤醒热爱,不需要教授太多的人。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师徒的关系,除了教学,更要有许多潜移默化的功夫。 当学生真正拥有内在的热爱了,学习才会开始。就好像父母与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亲密关系”。“教育”本身是空洞的,只有“爱”才会赋予教育意义。 只有学生心中热爱,才能对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练习甘之如饴,老师的传授才会落到实处。 对于初学者来说,工具和手头的准备倒不是难事,两三日就可以齐全,而心里的准备却不是那么容易。我们需要清理很多的杂念,需要扫除很多的尘埃,才能静得下来,沉得下来。 正是因为急不来,心性的配合才更加重要。 绘画的技巧和功夫,是阳光是雨露,是“术”,绘画的心态和理解,是时间是季节,是“道”。“术”的练习,非一日之功,而“道”的领悟,更需潜移默化。 越是着重越要放轻,越是紧要越要放缓,这便是基本功中的道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