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小丑”的“梁” “信口开河”的“河” ![]() 成语“跳梁小丑”“信口开河”,人人会说、会写、会用。但对其中的“梁”与“河”的确切含义却多不理解,真可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跳梁小丑”的“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梁上君子”的“梁”,后者指屋梁。“梁上君子”语出《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至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后来就用为窃贼的代称。“跳梁小丑”的“梁”则与屋梁无关。如《汉书·萧望之传》:“今羌虏一隅小夷,跳梁于山谷间。”柳宗元《与杨诲之书》:“今夫狙猴之处山,叫呼跳梁,其轻躁很戾异甚。”这里说异族和猕猴腾跃于山谷间或山上。原来“跳梁”即“跳踉”,“梁”是“踉”的假借字。“跳梁小丑”比喻上窜下跳捣乱的卑劣小人。 “信口开河”亦作“信口开合”,意谓随口乱说一气。“河”是“合”的假借字。如果不明白“梁”“河”的同音假借字,以为跳到屋梁上,开到江河里,那就闹笑话了。 成语中类似这样含假借字必须破假借方能透彻理解的又如: 一壶千金语出《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陆佃注:“壶,匏也。佩之可以济涉,南人谓之腰舟。”意谓落水的人得到葫芦瓢可免溺死,比喻物虽轻微,急需时却十分贵重。这里的“壶”是“瓠”的假借字,“瓠”即“匏”,葫芦之属。 可见,对成语中的假借字不可掉以轻心。 ——摘自2016年2月3日《语言文字周报》,作者:祝鸿熹。题目有改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