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幷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蘇軾稱其文博辯雋偉,絶人遠甚,必顯於世。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名篇有《照碧堂記》、《拱翠堂記》、《有竹堂記》等。 【詩詞作品】 臨江仙·自古齊山重九勝 自古齊山重九勝,登臨夢想依依。偶來恰値菊花時。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 昨夜一江風色好,平明秋浦帆飛。可憐如赴史君期。且當酬令節,不用嘆斜暉。 臨江仙·代內 馬上匆匆聽鵲喜,朦朧月淡黃昏。碧羅雙扇擁朝雲。粉光先辨臉,朱色怎分唇。 暫別寶奩蛛網遍,春風淚污橊裙。香箋小字寄行雲。纖腰非學楚,寬帶為思君。 臨江仙·同前 常記河陽花縣裏,恰如飯顆山逢。春城何處滿絲桐。綸巾幷羽扇,君有古人風。 重向梁王臺畔見,黃花綠酒誰同。新詩別後寄南鴻。回頭思照碧,人在白雲中。 臨江仙·信州作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一个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靑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臨江仙·用韻和韓求仁南都留別 曾唱牡丹留客飲,明年何處相逢。忽驚鵲起落悟桐。綠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風。 莫嘆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曉猶同。此身應以去來鴻。江湖春水闊,歸夢故園中。 臨江仙·十歲兒曹同硯席 十歲兒曹同硯席,華裾織翠如葱。一生心事醉吟中。相逢俱白首,無語對西風。 莫道樽前情調減,衰顔得酒能紅。可憐此會意無窮。夜闌人總睡,獨繞菊花叢。 臨江仙·晁達州見和 君似蒼崖千仞竹,一枝孤映蒿蕭。簞瓢不減萬鍾豪。閑情搔短發,佳句詠纖腰。 罷酒蘭舟回楚柂,相思何處今宵。淮南幽桂水雲饒。他年春草恨,應有小山招。 臨江仙·呈祖禹十六叔 盡説彭門新半刾,昆吾剸玉如泥。功名餘事不須為。才情詩裏見,風味酒邊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靑雲往歲心期。千鍾百首興來時。伯倫從婦勸,元亮信兒癡。 ————————————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鹭轩 微信号:luxuan3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