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汉字〗 初,裁衣之始也
我六岁入私塾,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第一堂课是背诵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至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不作解释,学生不敢发问。后来得知塾师不解释的道理:对蒙童来说,解释得再详细,他也听不懂。初学时就是要死记硬背,今后随着年纪增长,慢慢地就会理解。 可是,我这个人悟性较差,有些小时候硬记的东西,到了六七十岁还没能完全消化。就拿人之初的“初”字来说,我只知道它是开始的意思,至于它为什么左“衣”右“刀”?那也就是近几年读文字学著作后才弄清楚的事。 《说文》曰:“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段玉裁云:“裁,制衣也。制衣以鍼(针),用刀则为制之始。此说从刀衣之意。”[注] 吴其昌《金文铭象疏证》云:“初民无衣,大抵皆兽皮以刀割裁而成,衣之新出于刀,是初义也,故初确系从刀。”
原来,“初”是个会意字,寓意为:用剪刀裁面料是做衣裳的起始。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云:“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你看,从一个“初”字即可以看出,本人“学之力”不咋的。 并非本人强调客观原因,我之所以不知仓颉造“初”字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当下的字典词书不讲“裁衣之始”的影响。就拿《辞海》为例吧,它解释“初”字有五个义项:(1)起头;刚开始;第一次。(2)当初;本来。(3)最低的。(4)根本;从来。(5)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或开头十天(各义项所举例句省略)。偏偏把“裁衣之始也”这个本义一笔勾消掉了!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人的长知识的过程亦然——初时知识面“极狭”,只要勤学多问,刻苦钻研,总有“豁然开朗”之时的。 注:段玉裁云:“(鍼)所以缝也。缝者,以鍼紩衣也。竹部箴下曰:缀衣箴也。以竹为之,仅可联缀衣。以金为之,乃可缝衣。今俗作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