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推送《香蕉》一文后,有人问空腹不能吃香蕉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不能空腹吃?这是一个舶来的概念,说是因为香蕉的镁含量高,会导致血液中镁含量快速升高,使得血中镁和钙比例失衡,对心血管产生抑制效果,影响人体健康。 听起来特别有道理是不是? 类似的道理在饮食方面比比皆是,这一类说法即便不是100%也起码超过90%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梦游! 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含镁31.9毫克,每天摄入镁的推荐量对于中年人来说,男性420毫克,女性320毫克,也就是说如果靠吃香蕉来摄取足够的镁的话,男的每天要吃13个香蕉,女的要吃10个香蕉。 如果再遇见用镁来振振有词地说不能空腹吃香蕉的业余的或专业的营养专家食品专家,将10或者13个香蕉摆在他们面前,看着他们吃下去,然后告诉他们远远不够,因为消化道不可能全部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能达到三分之一就已经很高效的。接下来再拿出20或者26个香蕉放在他们面前,请他们把每一个都吃下去。 然后,告诉他们厕所在哪里。 因为镁摄入量多了可能引起腹泻。 香蕉并不是吸收镁的最佳途径,有很多食物含镁的量高于香蕉。举香蕉为例,是告诉大家类似的说法基本上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把大象的饭量套在人身上。人的消化道不是曲曲弯弯地用来玩捉迷藏的,而是用来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的。人类存在的历史数以百万年计,只有最近不到百年才能够享受丰盛的食物,而且还不包括那些穷国和落后地区,连万分之一的时间都不到,如果人的消化道对食物如此挑剔,人类又怎么能够生存繁衍到今天、让你们和我在这网络上相聚? 穿越一下,远古,很小的一撮人走在荒野中,好几天了野兽没猎到一只,野果也没找到一把,一个个早已经饿成瘪臭虫了,突然看到一棵香蕉树,一拥而上,长老说且慢,222222年后中国人说香蕉不能空腹吃。于是一群很2的原始人因为信了咱中国人很2的饮食理论,集体饿死在香蕉树下。 有没有食物不能空腹吃? 有,不是不能,而是不要,比如酒精,因为很容易喝大发了。 另外不要空腹去采购食物,因为你的饥饿感会促使你买过多的食物,结果不是回来以后吃多了,就是很浪费地扔掉了。 还有一个不要空腹去的地方是去逛店。很多人特别是女人觉得一逛店就不会在餐馆或者家里大吃大喝,加上逛店要走很多路,试衣服时穿上脱下再穿上再脱下挺耗力气的,减肥效果很好。 今年年初的一项研究,发现空腹逛店的人比吃饱了再逛店的人花更多的钱去购物。 为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买东西量入为出,即便钱不是问题,往往在购物上有所克制,当处于饥饿状态,体内的激素和脑部化学物处于一种不正常状态,都饿成这样了还在乎钱? 网购那? 最近常和一位美女导演共餐,她经常在上菜之前在淘宝下单。 虎老师,你说的是女人。俺们男人饿成什么样也不会乱买衣服鞋子包包的。 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在饥哦的状态下,男人会更加被胖妞吸引。 这是要吃人的节奏吗? 不是,是认为胖妞手里的食物资源丰盛。 如果你是个爱吃懒动、觉得减肥太辛苦的女孩子,约会的时候不要在一起吃饭,这样情人眼中更有可能出西施。 空腹这个概念其实是和药物吸收相关的。 药物和食物不一样。食物吃进去,在吸收的量上没有那么多讲究,哪怕到了吃窝头拉棒子面粥的地步,等排干净了再自我调节。药物则是为了治病,不能一厢情愿地认定一片药吃进去统统被身体吸收了,也不能为了保证足够的药物成分被身体吸收,每次把一瓶药全吃进去。 除非静脉注射,药物要经过几层半透性细胞膜,才能进入体循环。口服药物首先等经受住消化道低PH值和消化道分泌液的考验。一些酶可能使得药物降解,干扰素这种多肽药物因此无法口服,只能采取扎肚皮等办法。 药从口入,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层薄、血管丰富,很适合药物吸收,但是药物在口腔的停留时间短,吸收的量不多,为了加强口腔吸收,有些药采取含片的方式。 胃个头大,因此很多人认为药物吸收主要在胃,空腹也说的是胃。胃的上皮细胞面积是大,但胃粘膜厚、药物在胃的停留时间短,因此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胃排空的情况便成为决定药物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空腹时胃排空快,有利于很多药物的吸收。吃多脂肪食物减慢胃排空,也就影响了很多药物的吸收。因此很多药物最好空腹吃。 诸如副交感神经阻断药会减缓胃排空,如果同时吃其他药的话,这些药的吸收就会受影响。 如果不空腹的话,食物会对药物产生良好的影响吗? 食物可以加速一些不易溶解的药物例如灰黄霉素的溶解。也可以减少一些容易被降解的药物比如青霉素G的降解速度。这类药物要和食物一起服用。 还有一种可能,食物对药物的吸收不产生影响,这些药物空腹不空腹的都无所谓。 药物经过肠道的时间决定它们被吸收的效率,尤其是不易溶解的药物如灰黄霉素、靠活性迁移的药物如维生素B、脂溶性低的如抗生素。既然这样,为什么还增加了一个溶解的过程?小孩子吃的药多是溶剂或咀嚼的药品,这样就避免或大大减少了药物在消化道内溶解的步骤,提高了药物被吸收的效率。为什么大孩子和成人不用? 因为成本。小孩子吃药有大人喂,大孩子和成人吃药靠自觉,药水也好和咀嚼也罢,都不如药片或者胶囊方便、经济、稳定,人们也更容易接受。 说到这里,对空腹这个概念应该有了比较靠谱的了解。吃食物没有必要考虑是否空腹。空腹指的是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胃排空了,您感觉饿了,身体处于一种对食物欢迎的态度,怎么可能因为吃某几种食物而影响健康那? 也许先吃某几种食物会导致不舒服,那或者是因为消化道本身有问题,或者是心理因素,可以先吃点其他食物。但是记住要少吃,不能为了不空腹先吃上几斤吃饱了,然后成了北京烤鸭的原材料,填鸭了您那。 有人说我吃了什么什么确实拉稀呀? 这和是否空腹有什么关系?不洗干净的话,不管空腹与否都可能拉。还有肠易激、溃疡性结肠炎等因素,不要一拉稀就联系到空腹上。 空腹禁忌是民间的一种怀旧情结,那年月饥几天饱一顿的,加上没有卫生习惯,拉稀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每当你想起空腹之禁忌时,先问问自己:饭前洗手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