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沔镇志-第二十六章 园林绿化

 国民一员 2016-02-16

第二十六章  园林绿化

 

第一节   

 

一、怡 

怡园,俗称“船舫”,又称“奚家船舫”,原是1座奢华的地主庄园。相传是明洪武年间(1386年~1398年),浙江宁海籍的侍讲学士方孝儒之后代奚鉴英所建。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即明成祖兵入京师,今江苏南京),方孝儒不肯为明成祖起草登极诏书而被杀,诛灭十族(九族及方的学生)。据说幸存之一裔,潜至金山湾改性奚。而后又举家从金山湾分移三处——上海县召楼镇、南汇县瓦屑镇及横沔镇怡园村(现名)。其中横沔镇的奚氏传至奚东村时,家业已颇为“兴盛”,单农田就约有300余公顷,传说西行直至周浦镇,中间仅有2块田属别姓。奚东村为显示其门庭富豪和满足其享受之欲,曾多年运筹建造1座大庄园。然而,卒前终未实现。其子奚鉴英(人称学长先生)承继父业,大兴土木,造成深闺宅院,并仿上海豫园“内园”格式,收集各地嶙峋怪石、名贵树木、奇花异草,请来四方能工巧匠,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动工兴建此园,历时十一年之久,方得竣工,花费白银几万两之巨。

奚鉴英建设庄园时,竭力寓示他拜念先祖孝儒公忠于朝廷,及期望后代子孙读书求功名、坐案桌、掌印信、操旧业、永不败的意图。因此,他把庄园东南面积0.13公顷的一块田,整成东西一长方形象征“案桌”,又在“案桌”东面面积0.27公顷的一块田中间,划了个圆圈,四周挖土开河,圆地中央建造1座“五鹤朝天”亭子,象征“印信”。为示意仕途通畅,“印信”易手可掌,便在宅院正门前建造1座数米宽的石砌拱桥,题名为“船舫桥”。说起此桥题名,笔者原以为不伦不类,有欠“正统”,无可发挥;孰不知细细琢磨,便觉得也还另有其意。此桥所以如此面宽,是为了停泊保养那条与奚氏富豪至关重要的“收租船”,除显示其气派贵赫外,是否又象征“财如活水,随涨随高,源远而流长”矣!说不定鉴英此举,更比当年“东村公”略胜一筹!

据奚氏后人及附近年逾花甲的长者传称,庄园面南座北,占地2公顷余。其中花园部分北至“四面”厅,南到“牡丹”亭,东起“长寿无终”廊,西至“得月”廊。中间配有荷花池、旱船、假山及其他亭台楼阁。各天井或栽青松翠柏,腊梅木棉,或种枫杨杜鹃,石榴枇杷,或植棕榈木莲,丹桂修竹。朵朵艳花,片片碧草,交相衬缀,是园尽染,足见园主之奢心,艺匠之巧心。

奚氏宅院西毗“长寿无终”廊,正中七埭进深,两翼厢房复叠,连附属建筑在内,全庄园有房屋460余间,仅次于四川省大地主刘文彩的庄园。进今日船舫街居中业已拆去的宅院正门,穿过天井便是前厅“留余堂”(即今之茶室),中厅为“承启堂”,后厅名“基福堂”。东西两侧各有南北向走道,俗称“蟠龙”(盘弄)。后厅正中悬一大珠灯,由数千粒珍珠串成九九八十一盏小灯。据说,此灯每逢二月十二百花生日燃点时,景象非凡,黄浦两边那些稍有名声的人士,乘船、坐轿、骑马到此赏景玩乐,填诗作对,一聚数日。在这日子中,园主为炫耀门庭,特地开放西侧花园,允许附近百姓入内观赏。可是在那样一个时代,人民终日劳作也难偿一饱之愿,谁有闲情逸志入园赏花游春?倒是奚氏门中及其亲友,乘此灯节大肆逍遥一番,他们在珠灯下饮酒品茶,尽情作乐。

花园正面大门名曰“花门楼”,但家人入园一般都是沿西“蟠龙”北行,过东园墙月洞门入园。进得园时,一丝衡疏翠竹缀于门右首处,门左侧立一株紫薇,扑拙可喜;幽径偏北、兀立一堵粉墙,再穿月洞门步入园内,俨然一方石庭心,东西廿余步,落北一栋高屋,便是内眷深闺。西望乃又一南北向短粉墙,墙彼处,疏疏立着2棵桂树。院墙东北角有座小假山,名曰“老人峰”,此山全由千孔百窍,朦胧多态的太湖石垒成。

小天井南毗“四面厅”(又名方厅)。此厅结构考究,顶上天花板全用名贵木板拼成“升箩”状,共5只,中间1只大“升箩”,四角接镶四只小“升箩”。据说在封建社会,天花板拼成此种“升箩”,只限王宫官府可行,之外算是违禁王法。因此,这四面厅建成后即被人上告衙门。案发后,奚氏即将其改为存放奚氏先人牌位的祠堂,风波才告平息。方厅墙上画有整套的“西厢记”壁画,前后两张大匾,当堂悬挂。上有名家字书:分别为“苟有可观”、“萍藻生香”。两侧花墙内栽有寿星竹,插有几十块鱼鳞石。出方厅西北角的门,也是一个为数枝修竹掩映的小天井,天井西北角有1座小巧玲珑的假山,名曰:“美人峰”,上栽腊梅1株。

出“四面厅”南门即见荷花池,池畔婆娑树影下,摆着几条石凳,清泊淡雅。一池浅水,清澈见底,横贯13曲小石桥。漫步桥上,可观桥下几十绺水草间有无数金鱼在嬉相尾逐;盛夏际,绿荷浮在水面,芙蓉婷婷玉立,生趣盎然。

“旱船”可算是园中又一大胜景,其坐落花园正中,恰与荷花彼岸的“四面厅”遥遥相对。说是船,其实是由3间别致的建筑构成,过3曲桥越池即可登临。踏上前舱,抬头便见“话雨蓬”3字大匾,据说此乃出自宋代名家苏东坡手迹。中舱安置大理石台面的石桌和一围数座石鼓凳,看坊上雕有“旭日东升”,“五老品图”之类的画样,两边窗上刻有栩栩如生的四时各色名花。后舱盖有船楼,登楼凭栏,可极目三面围绕的假山,景色旖旎,可醉可迷。但真欲上楼,路径可谓“曲折”,先得从荷花池东畔的假山脚下,踏上静卧池边的石质水牛背,攀过牛头,钻仙人洞,进旱船后舱,再循迂回的山洞,还须拾级山路登上大小狮峰,方可进入船楼。这也许是奚氏园主寄寓“登高及弟,路途多折”的意境,若果然如此,多少也为后人处世办事提供一点鉴训。

若想观赏全景,须在旱船船首处穿过“半亭”,步过仙人桥,盘道登上石亭,此时园林整个风姿,一应尽收眼底。下得亭来,过竹林又遇另一亭,叫作“六角牡丹亭”,此亭梁栋皆为上等红木,门窗桌椅乃至茶具瓷器也全为六角形之状。荷花池西,一南北向伸展的矮墙外是110间建筑,系豪华的书房和陈列室,内藏古董器玩及名人书画。较有名气的有翡翠雕琢的“大白菜”、玛瑙“石榴”、白玉“如意”、嵌金镶彩“铜香炉”等。据说还有一块叫“沈狮峰”的英石,产于广东,奚氏花了千两白银从一姓沈的官家买来,石长0.76,宽为0.5,背后有乾隆皇帝的跋和宝御印信。所惜者,这些名贵珍品,历经涤荡,均已与岁月共逝,至今可闻而不可见。

从陈列室再西行进“得月廊”,然后南行至“育花暖房”,复而取道左径,便可直出该大花园的正门,称作“花门楼”。门楼上,“怡园”2个隶书题字,当然亦非普通人士之墨迹。好一个偌大所在,尽情浏览,确是有怡心养神之功效。

奚氏后人说,建园所费几万两白银系祖上所传;当地也曾流传说,奚东村之父在世时,雨夜有一船户泊岸求助,声言要求寄存船载数十甏腌菜,东村允其所求,给予寄存。尔后船户竟一去而不返。时经数年,东村启而审视,何来腌菜?原是白花花的银子。后来证实,那个船户是海盗,已被伏法,奚家依此而暴发横财。然而深究起来,此传说未免荒诞不经,滑稽可笑。

现在,当年玲珑细巧的怡园,由于种种原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起逐渐殒没。

    二、翊 

    翊园,俗称陈家花园,位于横沔集镇东市梢,与浦东新区(原川沙县)交界处;建于民国10年(1921年),占地2公顷。园中亭台楼阁。湖山花树,至今虽八十余载,几经沧桑,但格局基本保持原状。

    园坐北面南,大门前一泓清水,名花园浜,原为小五灶港。进门,迎面是石笋、松柏组成的园形大花坛,中立百年以上的大雪松。环坛五色鹅卵石路面。铺成对称的花鸟人物图案,有“丹凤朝阳”、“蹦蹦送子”、“松鹤延年”等。路向三面延伸。两旁均有2高的水泥廊架,又有左右短廊,数株百年以上的灵霄古藤盘绕长廊两侧,两旁近百株桂花郁郁葱葱,盛开时十里芳香。长廊北端有猴潭。向左过小石桥,有半虹亭,向右是承礼堂。直前可进入假山中的“别有洞天”。“洞天”共有2层,全由太湖石叠砌,洞内曲径盘旋,洞高有2余,宽一人可行,循洞内石阶而行可直达洞顶,往前过东西石级,经九曲桥,便入曲涧亭。曲涧亭建于溪中,八角飞檐,水瓦结构,窗雕花鸟,廊绘百兽。经曲涧亭至半虹亭。沿猴潭畔,曲折而入莲花池。池岸全用太湖石镶砌,湖石奇特,巧匠云叠,似狮若猴,类鹰状鱼,雅赛写意国画。亭对面,隔溪与松山相望,山上遍植松柏,间竖石笋。山上原有嵩亭、石塔,可惜已毁。山后烈土墓前石碑一方。是横沔镇人王立峰在抗美授朝中牺牲后于1951年人民政府所立的烈土纪念碑。

左右两短廊前有梅林,穿白莲池,池中有“九龙戏珠’立体雕塑。“文化大革命”期间,六龙被毁,幸存三龙。池斜对面即半虹亭,尖顶上塑仙鹤玉立,瓦楞处塑嫦娥、玉兔。亭后碧水游鱼。景影婆娑。

    右边土坛,巨松挺立。沿曲径,南端一片翠竹,原为桃林,现仅存樱桃数株。承礼堂内白玉石狮一对,体形不大,但雕刻精巧。

    承礼堂右边稍后有一座两层楼房,为当年主人住房,精细幽雅。大门前青桐覆荫,两旁各有珊瑚石盆景,路面均用卵石铺成。面对大门,有一组按国画格局,用石山树木布成的长方形土坛,象一幅巨大的屏风。正中太湖石上篆刻着“瑞云”两字。松柏对称,间插石笋,石山有洞,洞有喷泉。形成石吐瀑布,冲泻入池,水花晶莹,令人神爽。

此园乃横沔人陈文甫所建。陈系犹太人哈同老板娘的干儿子,仿哈同花园筑成此园。

1949年横沔地区解放初,翊园曾作为南汇县第二乡镇联合办事处办公用房,后又作为国家粮库。1954年改为敬老院。1960年又改设为上海市第二精神病疗养院。1983年,人民政府拨款整修,扩建病房100余间,有医护工作人员200名,住进精神病员近300人。

1992年,由上海福利彩票有限公司出资20万元,重修承礼堂,复其原形。

199810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投资2058万元,动工扩建。在原园址向北征地1.53公顷,新建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于1999年底完工。至此,整个园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87公顷增至3.40公顷,建筑总面积增至1.2万平方米。

新园区建筑占地25%,绿化占地60%,道路占地15%。大门向北,门前虹桥港上新建水泥桥1座,进门坐南面北有灵壁大石,高3余,宽约2,为澳大利亚驻沪办事处捐赠。新园区大门与老园南大门在同一轴线上,门楼上拓有“翊园”2字。

2000年,又投资110万元,对老园进行重新整修,复其原貌。经上海市园林局专家考证,园内有百年以上古树32棵;有建园时所栽银杏2棵;南大门内曲廊两侧4棵灵霄亦为百年古藤。

新园区建成后,改名为上海市民政局第二精神病院,内设4个病区,男病区和女病区各2个,有病床400张。

原在翊园后土山上的王立峰烈士墓于1999年迁至周浦烈士陵园内。

在翊园承礼堂西后侧假山前有石碑1块,高2余,宽1左右,面南而立,上刻“园记”,每字都用铅镶嵌:“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一月桂阳夏寿田撰文,长沙郑沅书写”。

三、沔溪园

沔溪园始称横沔苗圃,建于1980年元月,位于横沔人民公社机关院内北侧,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上海市郊区第一家农民公园。

进原横沔人民公社办公大院向左朝北,即可望见125开间新型的苗圃大楼。圆柱平顶,绿墙粉栏,屋前花坛中,雪松、冬青,终年常绿;牡丹、菊花、月季和各种应时花卉,随着季节的转换,四时不断。

进苗圃大门,偏左一泓水池约0.27公顷,在波光连漪的湖面上,九曲桥架连两岸。九曲桥全长30余米,白石栏杆,每曲正中一幅幅暗八仙花卉图案,桥柱上一对对小石狮,神态各异,逗人喜爱。桥中有亭,名“起飞”,象征横沔镇奋发向上,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起飞。“起飞亭”3字由书法名家胡闻遂书写。“起飞亭”六角,两层飞檐翘角,琉璃绿瓦,朱红圆柱,色彩绚丽,上层玻璃长窗,下层红栏靠椅,亭中圆瓷桌橙,可小憩观鱼。亭北入口处,左右两座四方小亭,三面塑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浮雕(暗八仙花卉图案和“三打白骨精”浮雕,均为张根福塑制);朝北镂花朱门,是“水晶宫”的出入口。进门循级而下,可深入亭下“水底龙宫”。宫内亦逞六角,五面有大玻璃遮隔,内置5幅“孙悟空大闹龙宫”立体塑雕。美猴王闯海索宝,龙王、虾兵、蟹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顶部作滴水波状,经灯光渲染,更是光彩夺目,气象万千,人处其间,宛如身入神话世界。九曲桥北,池中太湖石上,塑“二龙戏水”,青、火二龙,昂首欢跃,似欲离水腾空而起。

过九曲桥,南面是育苗林地,一行行,一丛丛,水杉,松柏,香樟,玉兰等幼苗,专供城乡绿化。往北有种兔场,饲养着西德纯种毛兔,每年可为群众发展副业,提供1000多对种兔。再向北,梅花鹿饲养场圈养着40余头稀有的梅花鹿,欢腾跳跃,增添游人情趣。每年除向国家交售名贵药材鹿茸外,还可繁殖幼鹿10多头。

由鹿场向东,绕湖而行,曲径迥环,湖岸1枝垂柳夹枝桃,春日桃红柳绿,夏日垂柳拂面。朝东有百兽形假山1座。假山四周,一方方或圆形,或菱形,围着冬青、黄杨、夹竹桃,其间有100年以上的腊梅,80年以上的银桂,以及牡丹、芍药、芭蕉、紫薇,争妍斗艳,四季不绝。整座园内,郁郁葱葱,奇花异草,错落有致,人行于此,心旷神怡。

湖畔东侧,另有一门,门内一方花地约0.27公顷,种植大片时令花卉,嫣紫姹红,美不胜收。并有玻璃温室4棣,专育各种越冬早春花苗和四时名贵花卉。姿色各异的仙客来、瓜叶菊、圣诞花等,芬芳朴鼻。还有各色山石、树桩、大小盆景,品种繁多,竞放异彩,芳香阵阵,四季春色满园。

1991年,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题名“沔溪园”。

1998年,横沔镇人民政府出资80万元进行重新修建此园,并把原金鱼场填平后改建成儿童乐园。

20007月,原横沔镇、康桥镇建制撤销,建立新的康桥镇,新的康桥镇人民政府机关设在原康桥镇。沔溪园和原横沔镇政府办公大院一起转让给复旦康桥学校。

 

第二节  绿 

 

解放前,横沔地区无成片树林,农民习惯在屋前宅后种上几棵杨树、苦楝树、榉树等树木,少数大户人家在坟墓周围种上几棵柏树。怡园、翊园内栽有雪松、桂花、罗汉松、龙柏、灵霄等名贵树木数拾株。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号召群众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每年春季各级领导、企事业单位、个人开展植树活动。1978年,中共横沔人民公社委员会、横沔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制定农田基本建设10年规划,分期实施,路、河修筑开挖后,进行植树绿化。1982年,横沔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设立绿化领导小组,由横沔人民公社主要领导任组长,王雪根任绿化专管员。1985年,横沔乡绿化委员会成立,规划、指导全乡的绿化工作及苗木供应,先后担任主任的有庄福根、徐文彪。1992年,横沔乡林业站成立,王雪根任站长。

1985年,横沔种子场被评为“上海市绿化工作先进集体”;1986年,横沔砖瓦厂被评为“上海市绿化工作先进集体”。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横沔中心小学、横沔电子厂、横沔水厂被评为“南汇县绿化工作先进集体”。王雪根、曹正华等被评为“上海市绿化先进工作者”。

1997年~1998年,横沔镇在创业路、高新路、立新路、第一机耕道东段、第二机耕道东段等道路两侧种植香樟树5340株。

1999年,上海市政府建设外环线林带,横沔镇地段造林78.8公顷。是年,横沔镇人民政府在康桥路两侧植树绿化8.5公顷。

1999年,横沔镇12个村农田林网化全部达标,全镇林木覆盖率为8.7%,镇区林木覆盖率为10.6%

一、四旁绿化

解放后,国家有计划地开展四旁(路旁、河旁、宅旁、田岸旁)绿化工作。集体负责在道路两旁、学校等单位的“四旁”植树绿化,农民在宅基、田岸旁植树。但由于管理不善,树木成活率低,难以成林。

1983年,横沔公社种子场,在路旁、河旁、办公楼周围种植水杉树2000多株,由于管理到位,树木成活率高,生长茂盛,形成了一道道绿色屏障。横沔砖瓦厂、电子厂、水厂、横沔中心小学等单位建造花坛、植树种草,营造了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出现了一批绿化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1994年,全国第四次林业资源调查,横沔镇总植树20.6万株,林木覆盖率为5.9%,镇区林木覆盖率为7.7%

1997年,横沔镇人民政府及新苗、石门、人南、怡园、叠桥、火箭、汤巷等村联合出资6.67万元,在创业路、高新路两则种植香樟树4444株、美人蕉5000株,树木管理由各村负责。是年,沿北村、人西村、叠桥村、沿南村、石门村农田林网化达标。

1998年,横沔镇人民政府及石门村、新苗村出资2.96万元,在立新路石门村段、第一机耕道新苗村东段的两则种植香樟树896株。是年,新苗村、怡园村、火箭村农田林网化达标。

1999年,上海市政府建设城市外环线林带,环线外侧为100,内侧20,路面隔离绿带16,横沔镇5.8公里区域内造林绿化78.8公顷。林带内种植香樟、桂花、银杏、棕榈等树木花草,并配备专业养护管理人员。

1999年,横沔镇人民政府出资在康桥路两侧种植树木花草8.5公顷,营造绿化景观工程。是年,全国第五次林业资源调查,横沔镇总植树33.7万株,林木覆盖率为8.7%,镇区林木覆盖率为10.6%

 

 

 

 

 

 

1994年、1999年横沔镇林业资源调查情况表

26-2-1                                                    单位:公顷

项目

 

 

年份

全镇

面积

     

镇林木覆盖率

 %

镇区林木覆盖率% 

 

   

经济林

竹林

四旁林

基地林

镇区林

特用林

1994

2386.1

141.8

48.1

5.9

73.6

6.7

7.5

 

5.9

7.7

不包括国有单位绿化

1999

2386.1

208.1

45.8

5.6

60.8

6.7

10.4

78.8

8.7

10.6

特用林(环线林带)

 

二、果树(经济林)

解放前,横沔地区有果农5户,果树面积1.3公顷,种植挑、梨、枇杷、葡萄等品种。

1960年,国家下达果树计划面积,在汤巷大队种植桃、梨、橘、葡萄、无花果等果树24.7公顷,果品送上海市区或在横沔地区销售。汤巷大队曾试种苹果,但未获成功。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种植业结构调整,果树面积增加。1999年,横沔镇果树种植面积45.8公顷。

三、竹 

解放前,横沔地区50%以上的农户有竹园,面积在0.06公顷0.2公顷不等,品种有篾竹、早燕、步尖等。

1956年以后,扩大粮棉种植面积,竹园逐年减少。

1976年,横沔人民公社有竹园面积6.74公顷,其中农户私有3.58公顷。

1999年,横沔镇有竹园面积5.61公顷。

 

四、古树名木

1985年,经上海市园林局审定,横沔地区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13棵。其中:(1)怡园村有瓜子黄杨、罗汉松各1棵,在原怡园内,后因建厂,环境恶化,两树先后于1990年、1995年死亡;(2)汤巷村有腊梅1棵,在汤巷村8组圣母堂后;(3)上海市第二精神病疗养院(翊园)内有10棵,分别有:黑松1棵、雪松1棵、构骨1棵、龙柏3棵、灵霄2棵、罗汉松1棵、桂花1棵。

1999年,横沔镇尚有古树名木34棵,其中上海市第二精神病疗养院有32棵、新苗村有1棵、汤巷村有1棵。

五、苗木基地

1. 横沔苗圃

横沔苗圃建于19801月,位于横沔人民公社办公楼后面,占地2公顷多,建有温室花棚280平方米以及办公室等。培育苗木花卉200多种,精制各色山石盆景,承接绿化工程,绿地养护,盆花摆设,每年供应苗木花卉2万多株和相当数量的盆景。

19994月,横沔苗圃由上海康茂绿地工程有限公司接收。

2. 上海浦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浦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公司租用沿北村10组土地4.3公顷,作苗木基地,建造办公楼及辅助设施;聘任技术人员,培育苗木花草;承接绿地养护和绿化工程。公司负责人:汤天福

1994年,陈某某、陆某某等租赁浦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所有苗木基地。由于经营管理不善,1996年,横沔镇农业公司收回其租赁权。

19994月,上海浦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由上海康茂绿地工程有限公司接收。

3. 上海康茂绿地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康茂绿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46。公司接管原横沔苗圃、上海浦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的设施及基地;有土地4.5公顷,其中苗木基地4公顷、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玻璃温室400平方米

公司配备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20多人,并按不同季节雇用季节工,种植培育各种苗木花卉200多种,承接绿化工程、绿地养护和单位摆花业务。1999年。公司实现产值20万元。

2000年,公司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建造盆景园1500平方米、双层塑料农膜管棚720平方米、单层农膜管棚720平方米。公司充分利用现有基地,大量引进及培育苗木、花卉,并形成各类特色:(1)以铁树、五针松、棕竹为代表的盆景类;(2)以桂花、玉兰、香樟为代表的乔木类;(3)以茶花、茶梅为代表的花木类;(4)以散尾葵、发财树为代表的热带植物类。

上海康茂绿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志勇。历任总经理:闵伟强、王炎根。

4. 上海琛亮园艺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琛亮园艺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属横沔镇第一家私营园艺公司,有苗木基地0.67公顷1999年,公司规模扩展,租用沿南村22公顷土地作苗木基地。公司配备技术力量,承接绿化工程、绿地养护、盆花摆设等业务。基地种植香樟、桂花、杜英等苗木花卉100多种。

公司经理:徐桂根。

 

 

一、清光绪《南汇县志》所录“怡园”

怡园在北七灶,清嘉庆奚桂森别业。中有“话雨蓬”,冯金伯书;额“宛在舟”,沈伦书;方厅“苟有可观”,贺隆锡书;西墙“得月廊”,张立书;西厢“遗庐”,王成瑞书并跋。又有奇石一,曰:“狮峰”,为太常沈宗敬故物,沈尝因以自号。玲珑皱透,水竹间得此,颇饶胜趣,今园已仅存其名。参《府志》。

王惟一记略:秋坨先生创“怡园”于居右,令子可庵继焉,嘱予为记。园自桐荫山房入,有石屹然,曰“小鹫峰”。迤南,历曲廊折而西,可容坐者,榜曰“可以赋新诗”。一亭出其旁,曰“听鹂”。亭外诸峰矗立,若堕若逼;下循长廊,旁有室,为“谌然巢”。折而西,花木蓊郁,杂莳牡丹、芍药,为“乞花小筑”。由壶口入,为六宜小榭“面也龛”。自龛出,粉廊周遭,曰“得月”。循槛而转,有室曰“如往而复”。其北乃小螂嬛也。其外则“壁影湖”。湖上桃柳紫薇,杂出于坂岊霍洹间。而  舟桥三折其上。过桥接岸舫,为“恬雨逢”。蓬之南扉,为“岚翠逵”。北之石洞,为避尘岩,极狭。攀援而过,忽得垣夷。北有室,四面绿,榜曰:“苟有可观”。由石坪面南数十步,一室临湖,曰“会心处”。循廊而北,折向东,粉墙外围,石笋内列。复沿廊东南数折,不觉渐高,拾级而上,有阁特耸,曰“挹爽”。遥睇园之西,复有修篁戛云桃柽回互曲水处,为“别有天”。俄南下,循石扉有洞曰“宿云”。复拾级而上,登盘陀,可容数人,再陟再降,入“岚翠逵”。由石扉出,则仍桐荫山房焉。雪江陆子为作画,而予记其实如此。

说明:(1)螂嬛:神话中天帝藏书处。

     2)坂岊霍洹:指假山石的斜坡、突出部、及峰顶等各部位。

二、翊园记事碑文

壬申之春,余居沪上。战后萧瑟,为之邑郁无欢。陈子文甫来访,约长沙习叟及余临观其所筑翊。习叟辞以远,余不乐独游,且为后约。文甫出示园图,媵以园名录。录曰:园为横沔,买地三十亩,为之六越年,乃成轩亭四起,曲廓萦带;具竹树邱阜,引流叠石之胜。有曰承礼堂、有曰自然轩、有曰曲涧亭、有曰横溪小筑。堂之后有湖心亭;亭之后小径登山有嵩亭;亭之前石塔矗焉,又有半虹亭;亭之前种树分行,曰梅林、曰桃林、曰桂林。其东有假山瀑布,其西有莲池、有竹林、有铜塔。凡园中胜处,皆有题榜。园虽小卢鸿十志殆备之矣!陈氏世居南汇之五灶港,早为右族文甫之祖万增起业漕营,为商家先进管会董者三十年。文甫之父子敬,以谦厚承家益之风雅。能歌诗,善奕棋,究心音乐,尤精琵琶,能以琴曲为之。合肥李文忠尝称为康对山后,能手琵琶于乐,能通古今之变,奇险促绝处,七弦所不能到。余恨不及一闻之。文甫席丰厚而好宾客,重然诺彬彬君子,又能鉴别古物。余尝过其居,缃架斐几,逶迤缤纷。其论古玉,述诸浸色,原始至精,且要俗人不办也。文甫求习叟为书园碑,习叟命余为之文。习叟洞山宗子,余所师事,固不敢辞。且文甫厚,余尝从假园居避暑,直诺无难色。则余之为此亦乐于从事也,他日或作笠屐之游。翊园桂树,香闻十里。黄龙大师誉山谷道人之公案,又当一番重提也,是为记。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一月,桂阳夏寿田撰,长沙郑沅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