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
MPV的全称是Multi-PurposeVehicle,即多用途汽车,该类型的车在我国早期被称为“子弹头”。它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兼具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载货功能等于一身,一般为两厢式结构,即多用途车。车内每个座椅都可调整,并有多种组合的方式,例如可将中排座椅靠背翻下即可变为桌台,前排座椅可作180度旋转等。近年来,MPV趋向于小型化,又出现了所谓的S-MPV,S是小 Small 的意思。S-MPV车长一般在4.2—4.3m之间,车身紧凑,一般为5-7座。 MPV的开山鼻祖:克莱斯勒大捷龙,过去国内一般将此类车型称为子弹头车型 现在的MPV首先是要具备两厢式结构,布局以轿车结构为基础,一般直接采用轿车的底盘、发动机,因而具有和轿车相近的外形和同样的驾驶感、乘坐舒适感。由于车身最前方是发动机舱,可以有效地缓冲来自正前方的撞击,保护前排乘员的安全。许多MPV都是在轿车平台上生产出来的;如广州本田奥德赛,其车型开发完全是按照轿车的理念进行的,这点是MPV与轻型客车最大的不同。 MPV车型的座椅灵活多变,一般为7座设计,且各个座椅可以单独调节 MPV前门为常规开启方式,而后门一般为侧滑门 全球第一款MPV车身是1983年11月,克莱斯勒的普利茅斯·大捷龙车型。MPV诞生初期并不被各大汽车厂看好,如和克莱斯勒同为美国汽车代表的福特和通用对这个类别的车极不看好。但在此后的第一个销售年度里,大捷龙和其兄弟车型卡拉万的销量达到了21万辆,远远超过了预先的盈亏平衡估计点。在那个经济低迷的年代,厢式旅行车为克莱斯勒的扭亏为盈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在1987年,欧洲人重新演绎了MPV的含义,他们把MPV定义为“Multi-purpose Vehiche(多功能车)”。从此以后,MPV被越来越多的车企所接受,现在几乎每个厂商旗下都有至少一款MPV车型。 国内MPV代表车型别克GL8 五菱宏光是新兴小型MPV的代表 在国内常见的MPV车型有:别克GL8、本田奥德赛、江淮瑞风、东风风行以及五菱宏光等小型MPV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