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务院发意见 为"互联网+普惠金融"指明方向

 信用管理咨询 2016-02-16

7月4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围绕转型升级任务迫切、融合创新特点明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分别是“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普惠金融给出了明确方向,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四大业务、云平台的建设、移动金融的应用、风险控制以及未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从《意见》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正式升级为国家重点战略。这五个方面也涵盖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云平台的建设。

  《意见》提出,支持金融企业与云计算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展金融公共云服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稳妥实施系统架构转型,鼓励探索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核心业务,提供基于金融云服务平台的信用、认证、接口等公共服务。

  这让人不仅联想到5月27日刚开业的浙江网商银行。没有网点、不收现金,马云这家"任性"的互联网银行,成为了中国首家完全跑在"云"上、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银行。结合此次出台的《意见》,让人不得不佩服“马首富”的远见。

  除了云平台之外,最受关注的自然是监管细则。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迅猛,许多公司推出了理财、投资、信托产品等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但这些公司产品创新上都存在合规性问题,即还有法律风险和障碍。

  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将会有监管细则明确下来,让未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自然,"互联网金融想要走得稳健,法律法规是一条腿,征信数据是另一条腿。"针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存在的风险,《意见》要求利用大数据发展市场化个人征信业务,加快网络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改进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外溢效应。

  同时《意见》指出,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和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

  此外,《意见》还提出将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根据此次指导意见,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而普惠金融也将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