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约画家王红丽,体味生活细微之美

 杨关桥 2016-02-16

“水墨相约”栏目旨在与读者朋友分享洛阳书画家的精彩作品与精彩人生;喜欢书画的读者朋友,也可以将您的故事与作品告诉我们,与大家分享。

栏目热线:15137978520


本期画家

王红利,1972年出生于洛阳。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市美术家学会会员,洛阳市油画学会常任理事,洛阳市女画家联谊会常任理事,洛阳市十间房油画艺术空间画家,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美术教师。

画出生活细微之美


观赏书画作品时“伸手摸画”是极不礼貌的一个举动,而王红利的作品总是让人忍不住想伸手触碰,想确认一下眼前真的只是一幅画作。这种逼真重现的绘画技巧正是超写实主义绘画的魅力所在。

《中庸》有言:“尽精微,致广大。”中央美术学院前院长潘公凯教授对此解释:尽精微就是学艺术要深入到精微细致之处,要精益求精,不能浮于表面,要埋下头认真做学问。致广大就是要使自己的人格修炼和胸怀更有包容性,更加宽广,容纳下更丰富的知识。勤勉善思的王红利正是以此为标准在艺术上孜孜以求,精益求精。


王红利对于事物深刻而细微的观察力源于孩童时期。“小时候常常会对着一个弹珠一看就是半天,那时候就在想它的颜色是怎么形成的,我应该怎样才能把弹珠画得最圆最像,并一遍又一遍地描摹,直到自己满意。”得益于这份认真与执着,成年后的王红利在大学时期开始接触油画,见到恩师李建忠教授逼真精细的超写实油画作品,立即找到了自己一直渴求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此开始了写实主义的研习方向。


越深入了解,越为之着迷。超写实主义对于画者手头功底和绘画技法的要求极高,王红利也从未松懈过对自我的要求。一面坚持绘画创作,不断积累和改进绘画技法,与此同时,也遍寻典籍,研究中外名家的作品及其艺术特点,一有机会就去参观各地的画展,到现场观察、临摹名家前辈的画作。为了向国内超写实主义的领军人物——冷军学习,王红利曾多次去北京、上海等地参观他的画展。“这类作品只有走进现场,细细观摩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到他的艺术性以及高超的技法,才能真正有所学习,有所感悟。”画展现场,王红利经常在一幅作品面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认真观摩每一处细节的色彩结构及处理方法,并认真做读画记录。


超写实最难的地方在于对细微之处层次感的逼真重现,但这也是其最大的艺术吸引力。它的真实不仅仅是超越摄影技术的逼真,更重要的是画家面对自然物像的一种感动,感动于自然造物之神妙,感恩于自然赐予的所有物象。王红利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敏感体会,融入每一寸画面,用明亮的色彩风格诠释自己丰富乐观的内心世界,用细腻的绘画笔法重现自然的安静美好。(本报见习记者  张若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