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1910年,齐白石把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编成的《借山图卷》

 种福惜福 2016-02-16

  1902年至1909年,齐白石应朋友之邀外出远游,“六出六归”,这是他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更是他山水画创作发生转变的最重要阶段。远游中,齐白石饱览美景,许多壮美秀丽的景色他都画下来,积累了不少的山水画稿,如《洞庭看日图》、《灞桥风雪图》、《绿天过客图》等。远游结束后的1910年,齐白石在自己的家中把游历得来的山水画稿重新画了一遍,编成《借山图卷》,一共有52幅,后多有散佚,北京画院现存22幅。

  《借山图卷》展现出齐白石不同于以前的全新山水画面貌,主要体现在:一是具有山水写生的性质,是真实山水的艺术写照。《借山图卷》中的每一幅画所描绘的景色都是齐白石亲历过的。有些山水虽然没有具体的景象细节,但都表现出了原型山水的主要或典型特征。如《借山图卷》(之四)描绘的是洞庭看日,画中的形象只有水中露出的一处小丘、一只帆船和远处一抹淡墨中露出的半个太阳。虽然没有更多地描绘出洞庭君山的具体景象,但画中极为单纯简练的形象却勾画出了此处山水的主要特征,同时表现出浩渺空旷的意境特征,由此展露了齐白石鲜活而真实的生活感受。

  从这一点来说,齐白石的山水画与他同代的山水画家,以至与清初四王以来所形成的主流山水画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四王为代表的主流山水画,从创作的题材和生活感受的来源来说,主要是以模仿前人的作品为主要依据,是在前人的山水图式里变化出一点自己的面貌,当然这其中可能也有一些他们自己的生活感受,但不是作为创作的主要来源。而齐白石《借山图卷》的山水,主要是根据自己在远游途中的写生画稿而重新整理创作的,具有自己强烈而新鲜的生活感受,因此每一幅的描写内容都不同,山水面貌都不一样。这就完全改变了四王以来的创作模式,使山水画出现了真实生活的气息,从而使人感到亲切。二是在图式上具有强烈的简练特征。在《借山图卷》中,齐白石所表现的山水形象非常简洁、精练,对现实山水景象做出了高度的概括处理。画面上常常只出现一两处突出的山峰、树石或岸边桥屋,并且刻画也极为简约。此外,在画面上还留出大面积的空白,是对云、水、天等物象的极度概括。但是图式上的简练、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而是体现了他独具的匠心。齐白石的画面处理能分清主次,对于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东西一概予以舍弃,在简练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生动,这就大大强化和凸显了画面形象的视觉力量。陈师曾在其中一幅画中题上“平淡见奇”四字,可谓评价到位。

  如《借山图卷》(之十),画面只有长孔桥、岸边几株柳树、几座房屋和远处一点的水岸。画中的长孔桥为主要描写对象,以长线的形式横卧画面中间,桥孔渐远渐小,桥的远处伸出画外,增加了视觉上的意外变化。岸边几株柳树枝条的短曲线组合,打破了长孔桥的长线单调感。右下角几座房屋的几何形重叠组合,更增强了画面造型上的丰富性。画面上方的远岸长线与长孔桥相呼应,又增强了长孔桥的气势,加强了画面长线造型的统一感。同时以统一的赭色调强化了协调。这幅画由于简洁的形象处理,有力地突出了长孔桥的真实造型感,大面积空白的处理更强化了画面的意境,给人以空旷、清宁的感受,似乎又给人以旅途上孤独与寂寞的心理暗示。由此流露出齐白石远游他乡颠簸离别的惆怅与无奈之感,应该说这是他远游中的心灵写照。

  齐白石对画面布局造意的精心构思,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山水表现方法和图式特征。很显然他没有借用传统山水的表现图式。传统山水的图式,特别是四王以来的山水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形式法则,一般都以全景式的表现方式,具体在布局上或以三段式、两段式,或以“之”、“由”、“甲”、“则”、“须”等基本图式显现。一幅山水中的各种元素似乎都需具备,画面常见重峦叠嶂,云气泉水巧妙隐现其中,山石树木、小桥人家错落有致等。这些程序规范在他的山水中基本上都消失了。齐白石的山水图式源于生活感受,并经过深入的提炼,显示了自己独特的创造性,体现出不同于传统的现代图式意识。三是显示了自己鲜明的笔墨语言的个性特征。齐白石简洁的山水图式和简约的刻画,同他的笔墨语言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他的笔墨上的简洁性也强化了图式与刻画的简练显现。

  齐白石似乎是用花鸟画的大写意笔法来画山水,大笔挥洒,见笔见墨,笔笔可数,一气呵成,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也不反复皴染复加。传统山水画的表现形式有着一整套的笔墨语言的规范和作画程序,形成了皴擦点染的近乎完备的笔墨语言的体系和程序。在对应自然山水的质感方面,北方山水表现多以斧劈皴为主,南方山水多以披麻皴为主,这两类语言形式构成中国山水画的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笔墨表现语言。但这个基本的笔墨形式在齐白石的山水中似乎也消失了。从画中可以看到,他创造性地吸收了传统的某些笔墨语言,如披麻皴。但他的披麻皴的运用并不是为了精细地表现山石的质感,也不是囿于披麻皴的语言范式。

  他简略的大笔粗放的披麻皴,与其说是刻画一点山石结构与质感,毋宁说是画面线条的形式语言的一部分,在形式构成与变化上发挥着作用。或者说,他的披麻皴并不是为了刻画山石的自然形态,而是为了满足组成画面形式的需要,使形式在变化中显示出丰富性。从这里可以看出,齐白石对传统的吸收是为我所用,是为了表现自己感受的需要,而不是被动地因袭传统并被其所束缚。他在笔墨语言上的创造性发挥,同传统拉开了距离,显示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特点。齐白石创作《借山图卷》时期的山水突出地体现了他对现实山水的真实感受,并且为表达这种感受勇于寻求形式语言上的突破,可以说这是齐白石山水面貌的形成期。

借山图卷之一(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二(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三(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四(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五(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六(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七(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八(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九(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一(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二(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三(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四(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五(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六(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七(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八(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十九(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二十(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二十一(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借山图卷之二十二(共二十二开) 镜芯 纸本 水墨 30 cm×48 cm 1910年(庚戌)

来源:斐然艺术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