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急性胆囊炎,常因饮酒及饮食不当而诱发,发作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可向右侧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胆囊息肉是慢性胆囊炎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赘生物。中医辨证属于胆胃郁热,气机郁滞。以辛开苦泄,疏肝利胆之法治之。 【案例介绍】: 患者:张某,女,38岁,职工,初诊,2001年5月21日。 主诉:右上腹部疼痛1周。既往有胆囊炎、慢性胃炎病史。本次发作因饮酒后突发右上腹部剧痛,疼痛向后背放散。经B超检查为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单发)。查体:右上腹麦氏点压痛(阳性),腹肌紧张,无反跳痛。刻下症:右上腹部疼痛,胸肋胀满,胃脘隐痛,恶心呕吐黄绿苦水,口苦口干,小便黄溺,大便干结,舌红苔白黄,脉弦数。 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息肉(单发),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肝胆湿热,胆胃郁热,气机郁滞,胃失和降。治则:辛开苦泄,疏肝利胆。方用: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合方加减。 处方: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制半夏12g,黄芩10g,黄连6g,干姜6g,党参15g,甘草6g,大黄20g(后下),芒硝10g(烊化),元胡10g,川楝子20g,蒲公英15g,败酱草15g,丹参10g,木香10g。水煎服,一日一剂。7剂。饮食禁忌:少食油腻辛辣。 二诊:服药后泻下臭秽物较多,腹痛明显好转,口苦减轻,舌苔稍黄腻,脉弦。证属肝胆湿热,气滞血瘀。以乌梅仙女汤加减。拟方:威灵仙10g,乌梅30g,女贞子15g,三棱10g,莪术10g,丹参20g,大黄10g,郁金10g,香附10g,赤芍20g,茯苓20g。连续服用月余病情痊愈。 【按语】: 急性胆囊炎,常因饮酒及饮食不当而诱发,发作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可向右侧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胆囊息肉是慢性胆囊炎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赘生物。中医辨证属于胆胃郁热,气机郁滞。以辛开苦泄,疏肝利胆之法治之。方中柴胡、枳实疏肝理气。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半夏、干姜辛开降逆,大黄、黄连、黄芩苦寒宣泄,党参、甘草益气健脾,元胡、丹参、川楝子、枳实、木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威灵仙、乌梅、女贞子三药对治疗胆囊息肉有显著效果。 临诊加减:胆结石加金钱草、半枝莲、海金沙利胆排石;黄疸加茵陈蒿、山栀子、大黄清热退黄;呕吐重者重用生姜、半夏各30克降逆和胃;腹痛重者加五灵脂、炒蒲黄、制乳香、制没药化瘀止痛。
◎编审:彭家大小姐 ◎责任编辑:陈柏材 ◎版面编辑:静待花开
立足中医 面向基层 提升能力 坚持公益 投稿邮箱: 2330901299@qq.com 中医杂谈微信公众平台号:zyzt_5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