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间弥生】37年精神病院生涯的艺术灾难

 昵称13477377 2016-02-16




关于呆萌的草间弥生老奶奶,她的艺术之路应该从何溯源?这就要从她长达37年的精神病院生活说起……


作为当代艺术的大家长,草间弥生的迷幻作品广为人知。这位古怪孤僻的日本怪婆婆总顶着一头鲜艳的假发、化着浓妆出现




“波点”、“精神病”成为伴其一生的两个关键词,虽然作品总以色彩鲜艳的动感图案呈现,但草间弥生身上总萦绕着一股阴森忧郁的气质。


先来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创作的?






虽然作品很难懂,可草间弥生老奶奶也是有点小可爱







而在草间弥生作品中,这股离经叛道的“歪斜之风”究竟从何而来


37年的精神病院生活


从十岁开始,草间弥生就饱受幻觉煎熬。患有歇斯底里症的母亲认为草间弥生所说的幻觉是胡说八道,不但阻止她作画,甚至还把她关起来打骂。极大的精神压力把草间弥生推向毁灭。


10岁时的草间弥生


在日本经营艺术品经销生意的失败加重了她的病情。从1977年开始,她就待在日本的精神疾病医院一边就医一边进行自我修复。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草间弥生


在医院附近,草间弥生开设了一个专门存放装置作品的工作室,极少出外的她过着医院和工作室两点一线的生活,与世隔绝整整三十七年




“恶心”的传统艺术教育


1948年,19岁的草间弥生只身离家,到京都市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日本传统师徒制下的日本艺术。




死板无趣的“完美”艺术教育令她无所适从。于是她经常逃课自己作画,标志性南瓜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在心中萌发。


1951年草间弥生作品《Lingering Dream》


草间弥生标志性的作品《南瓜》


不断上演逃课戏码的她终于得偿所愿被学校开除,自此以后,她内心非常清楚“如果想在艺术领域上走得更远,必须逃离日本这个封闭的地方,去触摸外面的世界。”


1957年在家中的草间



Georgia O’Keeffe成就了她


20多岁时,草间弥生开始写信给被誉为美国毕加索的抽象派艺术家Georgia O’Keeffe,请教如何才能在纽约艺术界立足,最终倍受感动的Georgia说服自己的经销商买下草间弥生的几幅作品,帮助正疲于住院、财务困境的草间度过难关。


草间弥生寄给Georgia O’Keeffe的书信


Georgia的倾力帮助为草间弥生的前行减去不少阻力,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草间著名的花卉作品受到关注,过中一半功劳应该归于Georgia。


草间弥生和Georgia O’Keeffe



始于“疗伤”的小圆点


为了克服梦靥般的幻觉,草间弥生在画布上记录下这些视觉感受。在她的精神濒临崩溃之际,她开始画一些斑点。




如果没有艺术,没有这些圆点,我早就已经选择自杀。

——草间弥生


标志性的小圆点由此而生。对她来说这些忽大忽小的圆点是支撑她继续生存的巨大能量。只有拿起画笔,她才能找到一种心灵的平衡


1961年的草间弥生


这也成就了如今无处不在,逼死密集恐惧症的小圆点,它们充斥在草间弥生的生活里每一个角落。






日常的生活也是一身圆点,面包也要是圆点的。






1962年圆点更被实体化成1500多个反光金属圆球,在这个名为《那克索斯的花园》(Narcissus Garden)的装置艺术中,路边的一树一景在球体上都扭曲变形,反射出铮亮的光泽。





《那克索斯的花园》(Narcissus Garden)装置艺术


2008年,草间弥生作品《No.2》更卖出了5,794,500美元的天价。草间弥生因此成为在世女画家画作最高纪录保持者。



《No.2》



被视为国耻的裸体行为艺术


六十年代,嬉皮士与性解放成为时代主题。草间弥生很快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流行什么,他们抗议越战、吸食毒品、崇尚性解放、追逐东方神秘,寻求外来宗教的庇护。有人甚至以打破常规为生,更有人因此变得富有、出名。


60年代的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1965年作品《 Infinity Mirror Room》


草间弥生开始把波点蔓延到到奇形怪状的物体上,后来发展到行为艺术当中的裸体之上。





草间弥生裸体肉身上画上圆点


不仅仅要在裸体上绘画,还要被画的人开心地舞动起来……




在草间弥生1966年《自我消融》人体艺术作品中,媒体更是对她投以赤裸裸的讽刺。



“我们的地铁变得嘈杂、肮脏、拥挤不堪”


而对于这种裸露的行为艺术,草间弥生是这样说的——


要做一个永恒的自我,要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请脱下你的衣服,忘记你自己的存在,尽情地享受性爱,自我毁灭才是通向和平的唯一途径。



对抗越战的〝The Anatomic Explosion〞公共裸体活动



“唤醒死人大狂欢”(Grand Orgy to Awaken the Dead)


她的行为艺术引爆整个纽约,随后便受到德国媒体邀请,在巨大的四面都是镜子的工作室中举办“乍现”活动,草间安排数名男同性爱者在舞台上彼此鞭打,进行群交、兽交。刺激的感官体验令“草间·乍现”迅速红遍纽约,一直延伸至整个欧洲,草间弥生从此成了“性解放”的领袖。






与Andy Warhol明争暗斗


六十年代末的草间弥生名气甚至可以与波普艺术领袖Andy Warhol匹敌。而草间更多次指出,Andy Warhol的《牛首交错》作品以自己1963年作品《千船会》(《Aggregation: One Thousand Boats Show》)作品为参考。




由阳具软雕塑组合而成的《千船会》(《Aggregation: One Thousand Boats Show》)


而这些阳具远看是这样的…




近看是这样的…




同样以非主流形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难免被放在一起做比较,“当时我身边聚集的全是长得好看的男同性恋,而Andy 那里也聚集了一大堆漂亮的女模特,我们彼此互相竞争,看对方到底可以聚集多少俊男靓女。”草间弥生说。两间工作室在纽约分庭抗礼,明争暗斗。


Andy Warhol的与草间弥生一行人


草间弥生是怎么做到这种效果的?她后来接受采访时便这样说过——




当我从远处眺望什么东西


就会被幻觉包围


这就是我成为环境设计师的原因



草间弥生的忘年恋


不仅事业得意爱情也同样大获丰收。与Joseph Cornell的邂逅为草间阴暗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相差36岁的两人


两人一直相伴直至1972 年Joseph去世。极为不同的艺术理念令这段长达十年的忘年恋,充满着爱与恨、金钱与名誉。






草间弥生从不去迎合,不在乎对错和认同,却意外地得到世界的认同,不知道这位“女神经“还会为我们带了什么样的惊喜?




By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