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治慢性肾炎的经验

 孤独薰依草 2016-02-17
        慢性肾炎为临床常见疾病 。 其病因在现代医学上尚未完全清 楚 ,亦无特殊疗法 。 而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其特长 ,值得探讨 。 曹 向平教授认为慢性肾炎主要与肺 、脾 、肾三脏相关 ,而关键在于肾 的“气化” 。 临床分为 8 种证候 ,分别采用宣肺清利 、固卫益气 、温 经化气 、助阳利水 、健脾消肿 、养荣降浊 、泄热滋肾 、补气和营等方 法治疗 。 辨治方针为 :病证结合 ,辨证为主 ,分清标本 ,权衡攻补 , 修复局部 ,调节整体 。

 1畅 对病机治则的认识 
慢性肾炎多属于中医学的“水肿” 、“虚损”范畴 。 此病轻重程 度 、证候表现不一 ,变化多端 ,情况复杂 ,但皆与肺 、脾 、肾三脏相 关 。 喻嘉言说 :“三阴结为之水 … … 三阴者 ,手足太阴脾肺二藏 也 … … 足太阴脾足以转输水精于上 ;手太阴肺足以通调水道于 下 ,海不扬波矣 。 惟脾肺二藏之气结而不行 ,后乃胃中之水日 蓄 … … 是则脾肺之权可不伸耶 ?然其权尤重于肾 ,肾者胃之关也 , 肾司开阖 ,肾气从阳则开 … … 水直下而为消 ,肾气从阴则阖 ,… … 水不通而为肿 。 … … 关门闭而水日聚 ,上下溢于皮肤 ,跗肿腹 大 … … 肾本肺标 ,子母俱病也 。”何以说脾不能转输水精 ,肺不能通 调水道 ,其根在肾的开阖失常呢 ?曹向平教授认为关键在于“气 化”二字 。 诚如张景岳所云 :“所谓气化者 ,即肾中之气也 ,即阴中 之火也 。 阴中无阳 ,则气不能化 。 所以水道不通 ,溢而为肿 。 故凡 治肿者 ,必先治水 。 治水者 ,必先治气 。 若气不能化则水必不利 。 惟下焦之真气得行 ,始能传化 。 惟下焦之真水得位 ,始能分清 。”若 少火衰微 ,肾之阳气不足 ,开阖失职 ,气不化水 ,水渍侵脾 。 同时脾 失温煦 ,脾气益闭 ,不得输精布水 ,营卫生化乏源 。 肺卫因之失充 , 通调随之不利 ,卫外失固 。 外邪易侵 ,相互影响 ,更伤肾气 。 在发 展过程中 ,可见标本转化 ,主次有别 ,往往肾为主要矛盾 ,但有时肺 或脾又可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 故有其本在肾 、其标在肺 、其制在 脾之说 。 

2畅 辨治方法 
(1)宣肺清利法 本法适用于肺卫气虚 ,风邪诱发 ,有水肿而兼表证者 。 主症 : 恶寒发热 ,轻则面睑浮肿 ,重则周身水肿或见咽痛 、咳嗽 、喘急 、尿 少 。 苔多薄白 ,脉多浮数 。 治法 :宣肺化气 ,清热利湿 。 方药 :麻 黄 、连翘 、赤小豆 、杏仁 、桑皮 、白茅根 、大腹皮 、扦扦活 、生姜 。 如热 高 、汗多 、喘急 、肿甚 、脉大者 ,去连翘 、大腹皮 ,加石膏 、白术 ;如舌 苔黄腻 、纳呆便溏 ,去麻黄 、桑皮 、大腹皮 ,加苍术 、苡仁 、藿香 、蔻 仁 、淡竹叶以化湿热 。
 (2)固卫益气法 本法适用于上证外邪虽已解除 ,但肺脾气虚 ,卫气不固 ,虽用 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但疗效不著 、病情不稳者 。 治法 :固卫 益气 ,运脾调中 ,佐化腐浊 ,以图改善病情 ,巩固疗效 。 方药 :炒防 风 、炙黄芪 、焦白术 、茯苓 、炒扁豆 、黑料豆 、荠菜花 、地肤子 、陈皮 。
 (3)温经化气法 本法适用于脾肾阳虚 ,水浊内蓄 。 如李用粹所谓 :“大经小络 , 津液与血 ,悉化为水 。 故面目四肢浮肿 。”现代医学谓 之肾变期 。 除水肿外 ,伴有大量蛋白尿 。 血胆固醇增高 ,血浆蛋白 降低 。 甚则有胸水 、腹水 。 主症 :形寒怕冷 ,神倦困顿 ,面色苍黄 , 纳少便不实 ,尿少而清 。 舌淡 ,脉沉弦 。 治法 :温经化气 ,外达腠 理 ,下通州都 ,兼化瘀浊 。 往往得汗出尿通而肿消 。 方药 :炙麻 黄 、淡附片 、北细辛 、茯苓皮 、大腹皮 、五加皮 、陈皮 、鹿角片 、生姜 。 
(4)助阳利水法 本法适用于上证服药 3 剂无显效 ,不宜续服者 。 主症 :形寒 怕冷 ,神倦困顿 ,面色苍白 ,舌淡苔润 ,脉沉细 。 治法 :温肾助阳 , 行水利尿 。 阳旺则气化而瘀浊随消 。 方药 :淡附片 、川桂枝 、仙灵 脾 、焦白术 、猪苓 、茯苓 、泽泻 、槟榔 、黑白丑 、炒车前子 。 每服一二 剂后尿量即明显增多 。 
(5)健脾消肿法 本法适用于脾虚气滞 ,中宫不运 ,升降失司 。 主症 :肢倦便 溏 ,腹大而胀 ,肤有裂纹 ,泛恶不思饮食 ,尿少 ,下肢按之凹陷不起 , 舌红苔净 ,或有糜点 ,脉细数无力 。 治法 :益脾调气 ,利水消肿 。 方药 :炙黄芪 、党参 、白术 、山药 、芡实 、半夏 、茯苓 、猪苓 、泽泻 、陈 皮 、赤小豆 。 此种病例须守方多服 ,始能收效 。 (6)养荣降浊法 本法适用于精血日衰 ,水气横溢 ,浊阴内扰 ,生化乏源 。 一方 面精气漏泄(蛋白自尿中丢失 ,血浆蛋白低下) ,另一方面水湿困 扰 。 常伴有氮质潴留 ,且可向尿毒症发展 。 正如枟证治汇补枠所说 : “既关且格 ,必小便不通 ,旦夕之间 ,陡增呕恶 ,此浊邪壅塞三焦 ,正 气不能升降 。”主症 :开始水肿不显 ,但感身重腹满而胀 ,继则肿势 加甚 ,全身浮肿 ,皮肤光亮而?白 ,按之凹陷不深 。 尿量极少 ,纳呆 恶心 ,大便不实或秘结 ,舌淡体胖多无苔 ,脉细缓或小弦 。 其治疗 , 温肾或利尿均不能奏效 ,必须首先斡旋中焦 ,调理脾胃 ,升清降浊 , 并注意饮食调节 ,使精血渐生 ,浊阴渐化 。 治法谓之温养气血 ,和中降浊 。 
方药 :炙黄芪 、桂心 、当归 、丹参 、党参 、焦白术 、法半夏 、陈 皮 、鹿角片 、益母草 、陈葫芦 。 此证危重 ,应中西医结合 ,各展所长 , 每有获得好转的病例 。 
(7)泄热滋肾法 本法适用于水肿虽然消退或不见水肿而血尿明显 ,白细胞增 多 ,以及过用激素 ,出现肾阴不足 ,湿郁化热者 。 主症 :五心烦热 , 腰酸尿黄 ,舌红脉弦数 。 治法 :清泄湿热 ,益阴滋肾 。 方药 :生地 、 枸杞 、茅根 、小蓟 、茯苓 、黄连 、黄柏 、枳实 、竹茹 、车前子 。 并可于方 中加漏芦 ,其清利湿热之功尤佳 。 苔腻者另加半夏 、白术 。 遇有肾 功能不全之患者 ,更须密切观察 ,及时随证施治 。 
(8)补气和营法 本法适用于水肿不显 ,气血虚损者 。 主症 :倦怠乏力 ,腰腿酸 软 ,胃纳差减 ,大便不实或秘结 。 头晕 、面色?白或萎黄 ,舌质淡 红 ,苔薄白 ,舌体胖有齿印 ,或舌尖红 ,脉沉细或小弦 。 治法 :补气 益肾 ,养血和营 。 方药 :炙黄芪 、党参 、白术 、丹参 、赤芍 、生熟地 、 山萸肉 、茯苓 、黑料豆 、茜草根 。 本方守服 ,可改善机体状态 ,逐渐 消除蛋白尿及镜下血尿 ,使面色渐荣 ,减少反复发作 。 
【临床体会】 西医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主要采取利尿 、降压 、消 炎等对症处理措施 ,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也常应用 ,对某些类 型的慢性肾炎有一定疗效 ,但副作用较多 ,总的预后较差 。 现代医 学认为这是急性肾炎在进入终末期肾衰前的一个缓慢进展过程 , 表现为肾皮质逐渐变薄 ,肾小球细胞减少 ,毛细血管球萎缩 ,肾功 能减退 。 随之而来的是体力衰退 ,尿浓缩能力减弱 ,出现蛋白尿 、 血尿 、贫血 、高血压 ,以至于尿毒症 。 本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也有少数没有水肿表现 ,但多有 一定的虚损征象 。 本病的辨证论治常以水肿为中心 ,但水肿消退 往往仅是本病的缓解而非痊愈 。 更有水肿时起时伏或局部水肿以 及水肿始终不明显者 ,则不能不参考现代生化检查 ,以把握病情变化 ,因势利导 。 曹向平教授提出的辨治方针 ,可以总结为 :病证结 合 ,辨证为主 ,分清标本 ,权衡攻补 ,修复局部 ,调节整体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