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爱贴标签?

 Tyahuang 2016-02-17


来都说:《来都来了》上线五集以来,许多人对我们的“标签墙”和自选标签这个环节非常好奇。我们提供超过300个标签,每个来访者可以在其中选择3个,偶尔也会有人带着自己想好的标签来。前些天,主创人之一申音说出了标签墙的用意,“其实,标签墙只是一个有意为之的小游戏。人类的大脑,就是这么偏爱简化思维。我们喜欢归纳总结贴标签,我们试图给每一个事情都找出理由……”这回,我们打算来聊聊“贴标签”。



你以为我们只有300个标签?不,我们的标签库里有700多个,它们被按照“积极”、“中性”和“消极”来分类,(标签也有标签…)其实,我们还想征集更多,如果你有好的建议,留言告诉我们吧。


在自选标签这个环节,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小细节。有人问过来都“既然是给自己选标签,为什么要放那么多负面的?谁会给自己贴负面的?” 然而选负面标签的人真的挺多;有些人选的神速,在几百个标签上扫一眼,半分钟内就全部选好;有人很纠结,十分钟也选不出来;还有人嫌三个太少;有人说,‘我觉得我是这样,但别人并不觉得’;也有人自带标签前来…


按照社会心理学中“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TA就会成为标签所描述或分类的那种人。标签并不是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它们常常很有用。


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一些标签,“美”,“丑”,“好吃”,“难吃”,“有用”……那么接受信息是很难的。标签可以形塑我们的感知,有简单明了的,比如颜色、形状;也有复杂难概括的,比如人。标签中包含着假说,当我们接受某些标签,其实也意味着我们接受它们背后的观点和信念。标签理论认为,行为异常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因为群体中的大多数倾向于为少数派或者不合规矩者贴上负面评价的缘故。



对于“贴标签”这种行为的产生,有很多理论解释,比如,


简化信息认知


“贴标签”的首要便利是简化信息认知。人的思维方式是趋于简化的,越简单的越容易被接受。尤其是在一个高速信息化的社会,我们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和成本去了解或者探究。通过标签,你可以快速地筛选和接纳你所需要的信息,这是最省力的认知方法。


分类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希望通过简单的标签找到群体,找个自己的身份,避免孤独。拖延症,强迫症、懒癌……这些并不严重又具备调侃意味的标签,快速地将人群分组,带来“我不是一个人”的安慰感。


满足心理可控的需要


就像诊断一样,标签是对管理不确定性的一种尝试,是一种控制方法。它可以减少我们对变化、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给予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


自我预言的实现


社会学家Merton认为,对于许多事,人们会有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简单地说,我们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标签本身没有对错,但这种简化思维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刻板印象。为了图省事,人们常常倾向于用认定的某些标签来归类某个群体,并形成刻板印象,形成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忽视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




目前为止,在我们所经历的数十个来访者中,关于星座的标签是最多人选的。


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星座?主创人之一松蔚老师曾经谈过:


我跟别人聊天时常说,‘他就是个典型的XX座…’或者‘他?虽然是个XX座,可是一点不像!’所以你可以看出其实我根本不‘信’星座。但我觉得这样讲起来,一来比较简便(假设对方也知道这套术语,很容易就能get我想表达什么),二来轻松有趣,三来也可以拉近距离。对方很可能会说,‘你也信星座啊?’这样我们可以就这个话题继续聊下去。


我有朋友当了占星师,我经常感觉他的工作和我的工作(心理咨询师)性质有一部分重合,我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去聆听和解读别人的人生。人生是什么呢?就是一部分可知,而一部分不可知的一个混合体。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科学的或非科学的——都应该得到这个结论,否则就是不客观。从这一点出发,我跟他站在科学与非科学的不同阵营上,竟能找到奇妙的共同点。我遇到过不少寻求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他们找我咨询之外,也找人解盘、合盘,为的是解决关系中的不确定感。有时他们会跟我讨论他们的盘,那些术语我完全听不懂,所以我问:‘这些对你意味着什么?’他们一解释我就懂了,那些术语背后的东西就是他们现实中的问题。


就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的人:沟通的问题、关系的问题、不确定感的问题、自我怀疑的问题、没有话题可聊的问题、过去未解决的问题、将来没发生的问题……而星座,就是他们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


标签墙虽然是我们有意为之的小游戏,但标签只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有些人被贴上一些标签,他们会做符合那些标签的事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我们的许多来访者,在聊完之后,常常发现“原来我不是我认为的那样”,自己变成了“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人是复杂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当你贴上标签,你只看见了丰富而复杂的人的一角,它限制了你如何看待自己。


每个多层次的自我,都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基因、环境、人际关系、家庭、教育、过往经验、信仰、情感以及习惯等等。要将这所有可能的因素融入到单个标签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我们想表达的。We are who we are, 标签不能定义我们。标签永远会存在,因为这是人类的本性,这个社会也依赖于标签。但我们希望你不要沉浸在这些标签里,受标签所困扰。如果你想改变,想要更好,你需要展现自己更丰富的一面。



那么问题来了,

你现在最想撕掉的关于自己的标签是什么?

这是别人还是你为自己贴的标签?

为什么想撕掉它?

(我们的公众号留言功能已经开通了,说出来也许就好啦!)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回复关键词看见][改变]

可以看两位主创人关于「镜相」实验的两篇文章

● 如果你想参与对谈

可以回复[报名]得到报名链接

● 想参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活动和调查

请回复[愤怒][单身][安全感]

● 想观看往期视频 请回复[来都来了]

喜欢「镜相」 ,就分享给你想分享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