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面磨床 磨头修理

 关福 2016-02-17

磨床磨头

概述

一种磨头装置,在磨床圆柱周围布置多个这种磨头装置。每个装置由磨头和金属固定器组成。砂轮夹具在一个侧面具有定位切口和连接在砂轮夹具一端上的薄切削砂轮。金属固定器有一金属本体和锁定螺栓,该金属本体具有适合与切口配合的突起部。

M7130平?面?磨?床?磨?头?修?理

平面磨床磨头不走什么原因?
答:要检查磨头油是否在正常液面,磨头前后油槽是否保持足够的润滑油,没有润滑的情况下开机,容易拉伤磨头导轨,导致磨头咬死。

M7130平面磨床磨头修理可按什么顺序拆卸?! 

答:M7130平面磨床磨头主轴的前轴承是一个钢套镶铜的、带外锥面、内圆孔的整体轴承,外锥面与轴承座孔配合,要调整轴承间隙时,须先松开吊紧螺钉,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螺母,可收紧轴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螺母,可松开轴承。轴承外层上开有多条槽,便于散热,此外,还有一条大的燕尾槽,其上装有吊紧螺钉,轴承间隙调整好后,应将其拧紧。油环将来自油杯中的润滑油带入主轴前部与轴承配合处的螺旋槽,提供前轴承的润滑。此结构优点是轴承承载力大,缺点是制造加工困难,由于轴承的润滑条件较差,故当主轴与轴承间隙过小时,容易产生轴承发热以致“抱轴”现象。主轴的后轴承用滚动轴承支承,用润滑脂润滑。

磨头修理拆卸可按以下顺序进行:拆卸砂轮防护罩及砂轮→拆前轴承调整螺母→拆去平衡块的紧定螺钉→拆后盖及风叶→拉出主轴→松开轴承吊紧螺钉→拉出前轴承。

M7120A平面磨床的主轴和轴瓦的修复或更新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M7120A平面磨床的主轴和轴瓦的修复或更新应注意:

(1)旧主轴修复时,要估计好最大的修磨量,修磨后对主轴的热处理是否有严重损耗,特别是主轴采用渗氮、渗碳处理时,更应注意热处理层是否会被修磨掉(一般渗氮层厚度在0.35"0.5mm,渗碳层厚度在1.05"1.5mm)以及修后主轴的刚度是否足够。一般修磨量应小于0.1mm,

(2)旧轴瓦修复前,应将轴瓦、支承头配对编号,并记下其原来的装配位置,不要搞乱,轴瓦的刮削最好用机刮设备刮削,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缺乏设备时,应采用圆刮刀刮削,刮削量要尽量少。        

(3)采用新轴、新轴瓦时,要仔细检查轴瓦是否有碰伤、拉毛等现象,发现有毛头、碰伤,应仔细刮去,再用氧化铬跑合,装配前,还应修复轴瓦的接触面积。

M7120A平面磨床磨头修复

 一、M7120A平面磨床磨头的结构
    如图:山前后两组”短三瓦”结构的轴承支承,支承处山两单独油封空隔开,油封装置1共两处。平衡环2除了起平衡作用外,也可以来控制轴向窜动,山两组球面轴承环3,圆销4及球面支承环5纽成了双向平面Ir推轴承,弹簧6及圆销7可消除轴承的间隙。如图1M7120平面磨床磨头结构 磨床磨头
1、油封装置2、平衡环3、轴承环4、回销
5、球面支撑环6、弹簧7、圆销8、透气孔
二、检修主轴、轴瓦、平衡轴承对其恢复精度要求
1、主轴精度的恢复
主轴只有在颈部探伤发现有裂纹或硬度下降且小均的情况下需换新轴,一般情况下主轴可以采用修复方法恢复精度。
    (1)检修主轴两端中心孔,如图:
磨床磨头
    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卡住圆柱形砂轮,以金刚钻将砂轮车成60度圆锥,将主轴一端顶在60度砂轮顶尖上,另一端顶在尾架活顶尖上,主轴近左端的外圆上用中心架托住(防jE砂轮受力过大),分别将两端中心孔研出,然后进行测量,检测主轴前部1:5锥部(装砂轮处)及后部1:7锥度(装转子处)的径向跳动,要求均在0.002毫米以内,如果超差做好记号进行定向研磨,将60度砂轮顶尖高速旋转,主轴另一端以尾架顶尖轻顶,车头一端用手捏住,将记有1i同轴度方向的记号处向上(即径向跳动的最低处)进行研磨,而后将主轴慢慢地随之转动,以防.IE顶尖孔研成椭圆,研磨直至两部的径向跳动都在规定要求以内为jP。也可用电磨机将60度砂轮卡上电唐机上进行定向研磨,其IE的就是装砂轮处和装转子处同在一条直线上为基准,为精磨轴承处做准备。
磨床磨头
   (2)在外圆磨床上精磨轴承部位,去的越少越好。(前后尺寸一致),其径向跳动均在0.002毫米之内,粗糙度要求为RaO.lum,轴肩端面跳动在0.005毫米以上。
    2、轴瓦的修复
    ”短三瓦”结构轴瓦除了严重抱紧,发热而使轴瓦中的铅折出处一般都可以修复使用。
    (l)拆开轴承时,将每个轴瓦与成对组合的球头螺钉用线扎在一起,(原有编号)以免修配中调错。
    (2)将球头螺钉夹在车床上(或钻床上)对研轴瓦球面的接触部分,用氧化铝粉与煤油混合的研磨剂进行研磨,研至接触率≥70%,表面粗糙度RaO.lum,做好配对记号。
    (3)对轴瓦进行刮研,以修磨好的主轴轴颈为基准,如图:
    在标准平板上放一对V型架3,将修磨好的主轴2放在V型架上,将轴瓦涂一层红丹油,在主轴轴颈上研点刮削,(用手压轴瓦研点时,用力要均匀),用百分表测量轴瓦两端平行,其误差为0.01毫米,轴瓦表面研点数为18至20点,(25425)毫米,研点要均匀分布。
    (4)轴瓦的抛光:将主轴夹在车床上,在轴瓦中加入粒度为W10至W7的氧化铬粉,用低转(6至8转>速度,对研抛光,并不断注入适量的煤油,防IE烧伤,使抛光的轴瓦表面粗糙度RaO.lum  Ra0.05um。
    3、修复平面IE推轴承
    (l)将平衡环的工作端面,放在研磨平板上研磨,其粗糙度要求Ral.6um以上。
    (2)再分别对两组球面轴承环夹在车床上,与其相配的球面环对研,至接触面率≥70%。
    三、装配
    1、仔细清洗壳体,主轴、轴瓦及球面螺钉和平衡环,轴承环等零件。
    2、将平衡环、转子、风扇叶轮装在主轴上,放在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充许在平衡环及风扇叶轮上钻孔。以达平衡的目的。
    3、将双向平面止推轴承装在主轴上,装好平衡环中的支头螺钉,一起装入壳体。装上前后油封装置,注意:两只油封装置上分别有两个回油孔,装时要保持回油孔装在上部位置,使前后”短三瓦”轴承,切勿将轴瓦的方向装反,相配的球头螺钉装错。
    四、调整:
    ”短三瓦”的调整要求严格,一般都用固定工艺套来调整,其主要的目的是轴的轴线与壳体的中心线生命,防止电机的转子与定子扫镗。而修复的主轴轴颈尺寸小了,固定的1艺套无法使用,可用借用量具内径百分表来调整,其步骤为:
    1、确定轴颈的公称尺寸和超额分配孔的公称尺寸。算出轴与孔之间的距离,如M72IOA平面磨床圭轴轴颈公称尺寸是50毫米。壳体孔的公称尺寸是95谈毫米,轴与孔之间的距离是20毫米。
    2、选用18 35毫米的内径百分表,用20毫米的量杆,压表0.2毫米来测量轴与孔之间的距离,如图二,用百分表触之前端壳体处外部的轴颈。用手上下抬动轴前端,百分表的读数为前端轴承的间隙。后端的间隙测量,将超额分配的透气孔塞拆下,放一圆柱销,百分表触之圆销的端面,用手上下抬动主轴的后端,百分表的读数即是后端轴承的间隙。
图一:l、2、3为测量孔    图二:测量间瞎示意
磨床磨头
    3、前后端盖的安装,先将前后内小盖上好,用0.05毫米厚的塞尺插入检查四周的间隙,前后的外压盖涂密封胶上好,同样用0.05毫米的塞尺检查四周的间隙。
    4、以手动转动主轴,应轻快无阻,再检查主轴的径跳动和轴向窜动,均在0.01毫米之内。
    5、装上电机定子和转子,检查定子是否对齐转子如果不一,可对齐将紧固螺钉紧固。并用0.15-0.20毫米的塞尺检查周围的间隙,将风扇叶轮装好,螺母被紧。
    6、试运转试验:试验前先将供油装置仔细清洗,特别是濒器更应仔细清洗。轴承案例保护装置中的水银开关庆在主轴供油的情况下才能拉通,不得用其它的手段使水银开关接通,开车后检查轴承漫长情况,空转2小时一4小时最同温度不得超过60度,主轴的径向跳动0.01毫米之内,轴向窜动0.01毫米之内为合格,试磨。
    五、总结
    通过M7120A平面磨床磨头主轴的修复,体会到轴、轴瓦及双向平。
M1320E磨床磨头主轴的调整
这个问题就不是说就能解决的了,调整完全靠师傅的技术,凭师傅的技术高低和技巧。在调整前,首先要检查该磨头的间隙大小,是否要调整,这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作料无用功。
磨?床?内?圆?磨?头?的?修?理

摘要:随着机械装备工业的迅猛发展,精密磨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内圆磨具是万能外圆磨床的关键部件,对零件的内孔磨削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加工出合格零件的根本保证,本文着重论述了内圆磨具的特点与修理方法,简单可行,具有较强实用性。

关键词:内圆磨具,镀铬,砂轮主轴,套筒,调整

一引言:

机械加工厂制造各类精密零部件常常离不开各类磨床,如:万能外圆磨床,工具磨床,内圆磨床等,高精度外园磨床等。这些磨床往往配有非常重要的部件:内圆磨具,俗称内圆磨头,因为它是磨削零部件内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内圆磨具的修理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二内圆磨具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内圆磨具因使用要求的不同,转速高低的不同,负荷大小的不同及加工范围的不同,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以下图一是内圆磨具的一种典型结构。

内圆磨具的特点是转速较高,一般都在6000转/分以上,有些达到20000转/分,需要磨削的内孔一般精度较高,因此内圆磨头的旋转精度要求也很高,径向跳动都在0.005mm以内。另外受结构的限制只能靠轴承内部的的润滑脂自身润滑。在维修过程中,频繁的拆卸轴承会造成主轴轴颈和套筒内孔的过早磨损,从而破坏了主轴和套筒的原有几何,尺寸精度,致使磨头的精度很难恢复。如果报废主轴和套筒会使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使用寿命,如向厂家求购周期又太长,成本太高。因此,主轴和套筒的修复是内圆磨具维修关键的部分。

三内圆磨具的修理

以上说过,内圆磨具的修理主要就是主轴和套筒的修复,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和学习发现,许多的内圆磨具虽主轴轴径磨损,拉毛甚至有明显的啃痕,但拆卸过程中外圆锥面,精度并无太大的损伤;套筒轴承安装部分内孔虽然磨损但其同轴度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尚能达到使用要求。因此本人分如下步骤进行修理:

(1)砂轮主轴:首先对砂轮轴的磨损情况进行分析,测绘(用千分表,偏摆仪测量主轴各项跳动量是否达到实用尺寸),决定采用镀铬修复的方法。通过修研两端的中心孔,测量除轴径外的各外圆的尺寸,锥面(孔)的径向跳动的数值,要求在0.002-0.003mm之间,其后修磨主轴轴径(为在镀铬后,加工前有一测量基准,主轴中间有一长外圆必须“见光”,圆度(0.002,粗糙度Ra0.8)如下图二所示:

修磨时应保证单边镀层厚度不大于0.20mm,修磨中和修磨后反复计量各外圆,锥面(孔)的跳动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应重新修研中心孔。镀层的厚度应考虑磨削加工余量(单边磨削余量在0.04-0.06mm之间),镀前应对中心孔和不镀的外圆等加以保护,镀后须重新测量不镀的各外圆,如无任何变化和缺陷即可进行修复轴径。为考虑装配的方式和装配后轴承不宜过热,轴径的磨削尺寸尽量取中差或配磨。磨削时注意冷却液要充足,进刀量一定要小,否则容易使中心孔研损或变形。

(2)主轴套筒:在旧套筒内孔同轴度能满足使用要求下,为保证其配合精度,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对轴承外环进行镀铬的办法。

为保证轴承外环镀铬时留有测量基准,本人在外环中间绕了一圈宽3-4mm的胶带纸,。为避免轴承内部因镀铬工序或刷镀而造成腐蚀,并和技术人员研究设计了专用两用芯轴,一是使用垫圈密封,螺母锁紧,用铜皮,铝是为了使芯轴保证良好的导电性;二是工装锁紧后应保证外环外圆镀层处跳动始终控制在0.001-0.002mm之间,镀铬时应保护芯轴中心孔清洁,螺纹部分也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轴承外圆必须清理干净,不能有任何油污和杂质存在。镀后拆去胶带纸,清理中心孔,而后测量(用偏摆仪)没有镀层的部分跳动是否超差,如确认,可对轴承外环进行磨削加工。外圆磨削前应统一调整好锥度在0.003-0.004mm之间,并测量套筒内孔的尺寸做好记录,对各个轴承进行配磨,不同的转速,不同的结构轴承外圆与套筒内孔的配合尺寸不同,一般6000-8000转/分,应控制过盈为0.004-0.006mm,10000转/分的内圆磨头应控制间隙在0.002-0.005mm之间。

(3)内圆磨头的装配

修复好主轴和套筒后就可以进行装配了,首先要进行清洗工作,保证装配时无任何的油污和杂质,其它零部件如弹簧应换为新的,并要求两端面平整。测量各个轴承的内径和外圆实际尺寸,做好详细记录,并根据套筒的尺寸记录,选配相应的轴承,全部零件精修棱边,去毛刺,通过预加负荷配磨各个相应的轴承内外垫后精研磨各个垫的端面。成组轴承要求内径,外径的尺寸一致性《0.002mm,装配中主轴轴承和相配合的主轴轴径的相对位置必须是轴承内圈的径向跳动量的相反方向;同样轴承外圆的径跳高点与套筒内孔的径跳低点应处在同一位置;装配后应检测主轴的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符合设计要求,运转5分钟后主轴无异常噪声,砂轮轴温度不在急剧上升,20-30分钟短暂高速运转,未发现温度急剧上升情况,停止运转一段时间等磨头完全恢复常温后,反复试验几次,最终以高速运转两小时后前后温度均小于20°C为正常合格。反之则需要拆开检查。

四结束语;

由于采取了了以上的修理方案和加工方法,我厂数台内圆磨头均得到了成功的改造,精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成本大大的降低(买一套内圆磨具需要6000元以上,而照以上方案的维修费用只有上千元左右,不仅节约了费用,节省了时间,而且解决了工件内孔的精密加工的问题,满足了生产的急需,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作为本人在日常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和体会,希望对各位师傅在平时设备的维修工作得到启发,少走弯路,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关于外圆磨床磨头主轴的问题

我公司购买的济南机床四厂的数控外圆磨床,近期在更换砂轮的时候发现砂轮法兰盘的内孔与砂轮主轴锥度部分被紧紧贴死,使用了很多方法都拆卸不下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有和我们公司一样存在这个问题的吗?

答:用的是莫氏锥度,向小的方向敲击就应该拆卸下来的,不行的话就只有加热拆卸了,用的力太大了,说明配合间隙好,属使用不当造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