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扒無界“联姻”科技寺秀恩爱,到底是“真爱”还是“形婚”

 孙维宏的图书馆 2016-02-17


2月14日,科技寺和無界两家创业空间通过“【在一起】结婚照”高调宣布联手,颇有秀恩爱的意思。那么,無界将“WeWork”的成功模式进行本土化运营结合科技寺的“创业及修行”理念,能不能很好的运作,两家创业空间在一起,到底是“真爱”还是“形婚”呢?



2月14日,科技寺和無界的“【在一起】结婚照”海报高调刷屏创投圈,引人注目。在很多人看来,科技寺创业空间和無界空间属于行业内“非常有范儿”的联合办公空间,这次两家高调联手,真有点仗着高颜值秀恩爱的意思。但这事儿细想似乎没那么简单,2015年的情人节,滴滴和快滴就是这样开玩笑似的宣布合并,结果这个“玩笑”彻底改变了出行行业的游戏规则,也几乎宣布了一个行业的创业窗口期结束。那么这次科技寺和無界玩的是什么,合并、收购还是抱团取暖?看来无论是“真爱”还是“形婚”,这次秀恩爱事件值得深八。

 

中国的创业空间有那么多,为什么科技寺和無界选择了彼此?




先来看看两个空间的“出身”:科技寺的创始人Jerry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他将多年来的创业感悟融入到创业者服务中去,建立了科技寺创业空间,提出“创业即修行”的理念。通过两年的摸索和运营,科技寺的运营逐渐走上正轨,慢慢成为了很多互联网创业者首选的“创业修行地”。而無界空间的创始人Randy和其他核心成员全是海归作战,他们将“WeWork”的成功模式进行本土化运营,倡导“创造工作美学”。短短的时间,年轻、洋气又充满设计感的無界空间吸引了很多时尚、文创类的创业公司。看来,两家空间能够“在一起”不仅仅是高颜值,更重要的是实力相当!

 

再来看看两家的发展规划:据2016年1月31日科技寺的官方统计,一共有1000多位来自世界13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业者在科技寺创业,而科技寺一些店面的工位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2016年科技寺将会在全国增开到12-15家店面,其中北京有5家店会覆盖了北新桥、三里屯、望京和中关村等热门地段。无独有偶,無界空间在2016年共有5个新空间联合运营,空间总面积将近1万平米,工位数将超过1500个。仅在望京,科技寺和無界加起来就有三家店面。两家势均力敌的扩张速度,又是选择北京作为重点城市来发展,出现业务重叠甚至竞争是必然的。但毕竟北京的创业服务市场巨大,如果两家空间从拿地,到团队入驻招募,再到城市运营,进行抱团合作,科技寺和無界将成为北京创业空间市场里最大的Player,在2016年为创业者们共提供10家创业空间,超过4000个工位办公。

 

当然,两家联合之后扩大的不仅仅是规模,更是影响力。首先,科技寺的店面覆盖全国,無界空间深耕北京,两家在地域上形成互补,也会得到更多当地政府和媒体的支持。其次,两家空间都很注重打造国际影响力,科技寺长期以来为很多国外创业团队和有海外业务的创业公司提供服务,国际基因很好,因此受到了外国使馆、投资署等部门和机构的关注。在2015年9月20日,英国财长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第一站行程到访科技寺。無界在日常的社区活动中积极邀请国外的嘉宾或者留学校友,很多海归创业者都认为在無界能获得他们想要的人脉和资源!相信在强强联合之后,科技寺和無界能帮助到更多的国际创业者和实现国内外创业信息的互通。




量变产生质变,全新的服务应运而生


科技寺和無界的联合不单单是空间数量的增加,提供多元化的创业服务和服务价值才是这次联合真正看重的。据两家目前的公开口径,双方将会联手推出一系列的新服务:


首先是联合的membership。我们知道整个行业都在学WeWork的Membership,但科技寺和無界认为照搬WeWork模式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创业者对服务的需求要更接“接地气”。像要有足够多的空间,才能提供“Hot Desk”这样的服务。科技寺和無界推出的“Hot Desk”服务,意味着创业者可以在十家店面都拥有自己的时租工位,并可以使用会议室、咖啡厅、休息区等公共设施。“Hot Desk”就如同开了一扇哆啦A梦的“随意门”让创业者们可以在北京北新桥、三里屯、望京、中关村等十个繁华商业区之间任意穿梭,随时随地办公、谈公事。

 

于此同时,双方将开放所有的增值服务资源,提供双方会员使用。这些资源包括了人力、行政、法务、财务、技术等所有创业者需要的增值服务,这些服务小到买咖啡、订机票、跑腿送东西,大到请个技术大牛做服务器配置,找FA,都有人帮你轻松搞定。其实,企业的初创期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处理“杂事”上。科技寺和無界通过为创业者打造完善的增值服务,让创业从“孤单”变成“简单”。

 

除了线下服务,科技寺和無界的线上社区也将全面打通,会员们可以与其它空间的创业者、投资人、创业导师、行业大牛一起交流,所有线上、线下活动也将向会员们全面开放,聊得好了,约个饭局,说不定A轮融资就搞定了。有人说,最能帮到创业者的就是同样在创业的人,因为这份同理心是最难得的,而创业社区就是在帮助创业者们找到自己的同类。





创业服务的门槛在提高,行业标杆能否出现?


自从国家鼓励双创以来,创业咖啡、孵化器、联合办公,不管打着什么样的旗号,搞空间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实际上做空间很难赚钱,如果入驻率低于一定标准就会亏本。在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经常可以看到一家空间欢欢喜喜地开张,隔壁不远一家正在转让的情景。因此,能够连开多店,甚至形成规模的难度可想而知。



 

科技寺和無界空间在迅速扩张之下,空间不但不赔钱,还实现了微利的状态,运营状态健康 。科技寺的Jerry的看法是,空间不靠租金盈利,未来要靠服务赚钱。無界空间的Randy也认为众创空间的盈利来自成本控制,空间要发展还是要回归创业服务。

 

如果说开空间是做加法,那么增值服务就是做乘法,此次两家空间的战略合作,表面上是把店面资源进行了打通,实际上则打通了服务和后台运营机制,这样的合作在行业里是罕见的。而合作所带来的利益一方面是看得到的创业服务聚合,另一方面是空间拿地、装修、办公用品采购,甚至团队入驻招租等看不见的运营成本都将会大大降低,提升效率。

 

看来这次“秀恩爱”事件不是一次简单的情人节发狗粮,而是两家空间预谋已久的战略合作计划。从开店进程、服务创新,到品牌推广和团队建设上,两家空间都是“神同步”。优秀的创业空间逐渐走向联合是否会重新定义行业标准我们无法猜测,但创业服务的门槛被拉高了却是不争的事实。按照目前的发展来看,空间产业的最大竞争力会是“创业服务”,到最后只有具备更多资本和更强运营能力的玩家能把“创业服务”真正做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