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部面部】角孙穴—治疗头痛、耳部红肿、目赤肿痛、目翳、齿痛等

 Question正正正 2016-02-17




导读:按摩角孙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头痛、耳部红肿、目赤肿痛、目翳、齿痛等,角孙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角孙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角孙穴位位置图

   【图解角孙穴位的位置

    角孙穴的位置:位于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取穴方法:正坐或侧伏,以耳翼向前方折曲,当耳翼尖所指之发际处。若以手按着使口能合,其处牵动者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皮肤由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除上述神经外,还有颞浅动、静脉,无深筋膜。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由颞神经支支配的耳上肌(皮肌),继经颞筋膜入颞肌,直抵骨膜。颞肌属咀嚼肌,由颞深前、后神经支配。

  

   【穴名解说

    【角孙穴】经穴名。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出《灵枢.寒热病》。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1、角孙。角,耳也,肾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收引之气。孙,火也,角为之水,则孙为之火也(肾之子为肝,肝之子为火),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气态物。该穴名意指天之天部的收引冷降之气由此汇入三焦经。本穴为三焦经经脉中的最高点,三焦经无气血传至本穴,本穴气血为空虚之状,足太阳膀胱经外散的寒湿水气夹带着足少阳胆经的外散水湿风气因而汇入穴内,穴内气血既处火所在的天之天部又表现出肾水的润下特征,故名。

    2、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理同角孙名解。

    【穴位含义】:足少阳足太阳的天部冷缩水气由此汇入手少阳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分传于颅息穴和耳门穴。

    【功能作用】吸湿降浊。


   【按摩角孙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头痛、耳部红肿、目赤肿痛、项强、目翳、齿痛等。

    【作用功效】吸湿降浊、清热消肿,散风止痛。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偏头痛、腮腺炎等。

    【穴位配伍】率谷穴透角孙穴配足临泣穴治眩晕。配听宫、翳风主治耳部肿痛;配太阳、头维、太冲主治偏头痛。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角孙穴,沿皮刺0.3-0.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耳周。

    【艾灸方法】角孙穴,艾条灸5-10分钟,角孙穴,艾炷灸3-5壮。

投稿邮箱:675739663@qq.com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刻删除)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第七届:《全国中医推拿、正骨、整脊手法交流会》

第二届:《中推杯》 全国 “中华好手法”技能大赛


附:2016年元月课程计划表(长按下图—保存至手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