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机肥料无害化处理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种。 物理方法如曝晒?高温处理等;化学方法如用化学物质除害,在有机食品生产中不能采用;生物方法如接菌后的堆腐和沤制。 一、物理方法 就是利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杀伤作用,清除有机肥料中的病毒、寄生虫、恶臭物质等,如秸秆肥还田前、堆肥堆制前、畜禽肥出圈后、沼渣肥施用前、人粪尿施用前的曝晒处理等。 该方法简便易行,省工省时,但养分损失大,易污染环境,且处理效果较差。 主要适用于堆肥,是利用有机物质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来提高温度,以杀死肥料中的病虫。高温堆肥应掌握以下技术条件:
(3)堆肥内部温度可控制在50~60℃。当温度高于65℃时,可翻堆或加水降温,以利于氮素的保存。
二、生物方法 由于使用的微生物不同,有机肥无害化处理的堆、沤方法也有很多。
堆腐要点是“喝足、吃饱、盖严”。喝足即秸秆必须充分湿透,水分充足是纤维素水解的关键。吃饱即要用足“301”菌剂和尿素。 堆制时,将湿透的秸秆分三层堆积,一、二层各厚50~60厘米,第三层厚30~40厘米,在各层上部撒上“301”菌剂和尿素,用量比自下而上为4∶4∶2。 盖严,即堆积结束后,做好泥封,若冬季堆积,堆顶可盖地膜增温,或在堆内加少量驴粪、马粪,以利前期提温。
水足: 按秸秆与水1∶1.7的比例,使秸秆湿透,确保发酵期的水分需要。 药匀: 按湿透后的秸秆量的0.12%施足催腐剂,用喷雾器均匀喷施,边喷边拌。 封严: 将施药后的秸秆堆垛成宽1.5米、高1米的秸秆堆,拍实,用土和泥密封,泥厚2厘米。
将麸皮、钙镁磷肥、红糖、酵素菌扩大菌掺混均匀后,再和鸡粪一起依次撒在用水湿透的秸秆上,拌匀后堆于池内,稍微镇压,每天观察堆肥的温度、湿度。 适宜的堆温为60~65℃,湿度为50%~60%。堆肥呈黑褐色腐烂状态且有光泽无任何异味时,即说明酵素菌堆肥堆制完成。
夏天3~5天可完成,春季10~15天可完成,冬天适当加50℃的温水以加快完成。 发酵完成后仍要堆放数周后再施用,这样可以把病原菌、虫卵、草籽杀灭,把臭气除去,同时可使肥料腐熟,提高肥效。
将粪便与稻草等膨松物按10∶1的比例混合后,每100公斤混合肥中加入1公斤催熟粉进行堆腐。堆积10天进行第一次翻混,再隔10天进行第二次翻混,再过一周,堆肥熟化即完成。
本文内容来源:中国化肥与农药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