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行虽是国际问题研究,但近年我越来越对以下两个东西感兴趣:一、我越来越多地对中国国内转型感兴趣,因为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以其内部转型成功为基本前提和可持续的基础;二、我越来越多地对新闻背后的人的因素感兴趣,因为如果把社会发展比喻成产品,那么正如有什么样水平的工程师,就能做出什么样水平的工业产品,在社会领域里,这个社会的人们拥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就能做出什么样水平的社会产品– 这种社会产品,往往就是我们对许多问题的处理方式。 因此,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其说是一部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还不如说首先是一部思想史。而翻开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史,遗憾的是,我们可以看到实在太多的千疮百孔。其间的原因当然是极其复杂的。最权威、最简单,然而某种程度上也几乎是最不负责的解释是: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没有经历过思想启蒙和精神洗礼的进程。 之所以称之为最不负责的解释,是因为人人都知道,中国没有经历过思想启蒙的进程,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而且在可预期的未来,中国也不可能经历象欧洲早年那样的思想启蒙进程;但另一方面,中国近年的崛起进程却以令世人惊诧的速度展开,其间产生的各种矛盾都以新闻事件的方式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等待人们给予解释和梳理。 正在崛起的中国不同于亚洲现代化的另一个国家-日本,也不同于之前的“亚洲四小龙”。这是一片拥有几千年历史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历史上这个国家曾以其文化、哲学和价值观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中国的崛起必然将对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战略格局产生相当程度的冲击力,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上述格局。 惟其如此,中国的人们具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将影响甚至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向。而这里所讲的认知水平,显然不仅是指对政治、经济和军事事务的管理能力,而同时也是指在上述管理能力背后的价值判断和取向,而这些判断和取向有时往往又是与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的认知水准有时很难完全超越所处的发展阶段。 本文章内容摘自《中国人成熟吗?》一书。
|
|